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四川盆周山区马铃薯超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


四川盆周山区马铃薯超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四川马铃薯已成为重要特色粮经作物,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高度重视,承担着粮食安全和特色产业发展双重任务。我省马铃薯生产主要集中于盆周山区和川西南高原(攀西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单产水平不高。研究集成四川盆周山区马铃薯超高产栽培技术,对提高马铃薯单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助力马铃薯主产区脱贫攻坚有重要意义。该技术为2011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内容之一。 通过近10 年的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应用效果表现为:在汉源连续5年经专家现场验收,净作高产田块鲜薯产量均超过3500kg/667m2,最高时达4592kg/667m2,比普通高产田块增产1000kg/667m2,增收1000余元。在万源县套作马铃薯高产田块鲜薯产量均超过3000kg/667m2,比对照增产1500kg/667m2,增收1500余元。远远高于全省马铃薯平均1400kg/667m2的产量水平,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技术要点:

(一)优选种薯 选择产量潜力高,过了休眠期的脱毒种薯,并做好种薯消毒处理。 (二)精心选地,精细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为马铃薯块茎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适时早播,春季当10cm土层地温稳定上升到7℃~8℃时播种,净作地每667m2播种5000~6000个种薯,套(间)作地每667m2播种3000~4000个种薯或薯块。 (四)平衡施肥 净作地在每667m2施2000kg~3000kg腐熟农家肥,20kg~30kg尿素、5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或等氮、磷、钾有效量的复合肥做基肥;套作地较净作地减少30%~40%。苗齐后,净作地每667m2追施尿素10kg、套作地6kg~8kg。 (五)水分管理 做好灌水抗旱、排水防涝,保证花期及块茎膨大期充足的水分。 (六)综合防治病虫害 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实行轮作,加强栽培管理,坚持田间早预防。 (七)适时收获 根据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收获。

适宜区域:本技术适用于四川盆周山区及类似生态区的马铃薯种植,最适宜于光热水条件好,海拔1000-2000m的山区。

注意事项:特别注意种薯质量,保全苗、壮群体,早施提苗肥,保证花期及块茎膨大期水肥供应,做好晚疫病的预防及治疗工作。

支撑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西昌学院

联系人: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成都市锦江区静居寺路20号,西昌市北工业园区 邮政编码:611130,610066,615013 联系人:郑顺林,沈学善,李佩华 联系电话:028-86290870,028-84504290,0834-2580077 电子邮箱:248977311@qq.com,shenxueshan@126.com,1604003116@qq.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四川省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