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高效嫁接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四川是茄子种植大省,茄子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产量200多万吨,位列全国第3位、西部第1位。茄子不仅是我省蔬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省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茄子保护地栽培面积日益扩大,土地轮作困难,导致茄子黄萎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频发、危害严重,严重制约了茄子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研究集成了茄子高效嫁接关键技术。该技术嫁接苗成活率高达97%以上,嫁接苗对黄萎病、青枯病等多种现有茄子土传病害具有良好抗性,嫁接苗较自根苗在抗病性、抗逆性、产量、商品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确保了茄子生产的丰产稳产,实现了茄子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有效的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经过近十年研究,形成了茄子高效嫁接栽培关键技术。该技术先进实用、操作简便,成熟度高。自2011年以来一直在我省茄子主产区成都、乐山、德阳等地示范推广,现已成为我省茄子防治土传性病害的最有效的方法,应用面积在逐年增加,2019年示范推广面积超过30万亩。该技术在产区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抗病性和抗逆性,茄子商品性和丰产性突出,对茄子的增产稳产起到关键作用,有力促进了我省茄子产业提质增效快速发展。 (三)提质增效情况 该技术可使连作田块茄子的黄萎病、青枯病等土传性病害发病率低于5%;在非发病田块,嫁接苗较自根苗采收期延长20天以上,产量增加10%以上。每茬减少药剂灌根2次以上,减少叶部病害防治施药次数2次以上,劳动强度较传统种植大幅下降,亩节本增收超过2000元。 (四)技术获奖情况 以该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成果申报2020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技术要点:
(一)育苗设施 冬春季育苗应在具有增温、保温功能的大棚设施内进行;夏秋季育苗应在遮阳网等具有降温功能的设施内进行。茄子宜采用50 孔穴规格穴盘。 (二)品种选择 砧木宜选用抗病、与接穗亲和力强的砧木。目前生产中普遍采用托鲁巴姆等品种。接穗品种宜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 (三)种子处理 根据当地主要病害发生情况,选用以下消毒方式: 温汤浸种:将种子在55℃左右温水中浸种15-20min后,立即在冷水中冷却,捞出晾干。 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h,或用0.1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 min,捞出用清水洗净。最好使用包衣种子。 种子处理:砧木托鲁巴姆种子不易发芽,宜用100mg/kg的赤霉素水溶液浸泡24h后晾干,再放入清水中浸泡12h-24h,催芽宜用变温处理,每天30℃处理16h, 20℃8h,同时每天用清水洗涤一次,5d-7d可出芽。一般在砧木苗出齐后,再开始接穗种子催芽;将消毒后的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2h-24h后捞出洗净,置于发芽箱保温保湿催芽,温度25℃-30℃,8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四)播种育苗 根据栽培季节选择适宜的播种期。砧木的播期应早于接穗,托鲁巴姆作砧木,应比接穗提前20d-30d播种。基质覆盖播种后,用经过孔径0.5 cm的网筛筛过的基质覆盖,刮平并覆膜。 (五)适时嫁接 砧木长到5片-7片真叶,接穗长到4片-6片真叶,茎粗3mm-5mm,呈半木质化时进行嫁接。嫁接工具用70%医用酒精消毒。采用劈接法嫁接。砧木保留1片-2片真叶,去掉上部,在砧木茎中间垂直切入1cm深;接穗在半木质化处平切,去掉下端,左右削成楔形,楔形大小与砧木切口相当(约1cm长),斜度为30°。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使两者维管束相对,紧密结合,用专用嫁接夹固定好即可。 (六)嫁接苗管理 接口愈合期的管理:嫁接苗前期对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较高。茄子嫁接苗接口愈合的适宜温度,白天为25℃-26℃,夜间为20℃-22℃。冬春季节气温低时需要进行加温,夏秋季气温高时要进行遮光降温。嫁接后的前6d-7d棚室应保持密封状态,空气湿度通常在95%以上,一周后早晚逐渐通风,每天通风1次-2次。嫁接后的前3d-4d上午10:00时-下午16:00时用遮阳网完全覆盖,遮光率达到80%以上。以后逐渐增加光照。随伤口愈合,逐渐撤掉覆盖物,成活后转入正常管理。嫁接成活后应及时摘除砧木的萌芽,保证接穗正常生长。嫁接成活后7d-10d左右,去掉固定用的嫁接夹。 炼苗:定植前一周通风、控制水分、降低温度。低温季节炼苗,白天16℃-20℃,夜间10℃-12℃,最低地温稳定在13℃以上。高温季节炼苗应逐渐撤去遮阳网,适当控制水分。 (七)嫁接苗出圃 茄子嫁接苗达到叶片肥厚、深绿,节间短,根系发达,无病虫斑痕的壮苗标准后,低温季节炼苗一周,及时出圃。
适宜区域:适宜四川地区茄子育苗和生产区域。
注意事项:(一)选择抗病性好的砧木。 (二)选择合适苗龄的砧木和接穗进行嫁接。 (三)注意防治叶部病害和虫害。 (四)嫁接苗运输过程中注意防风遮阳。
支撑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联系人: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静居寺路20号 邮政编码:610066 联系人:房超、蔡鹏 联系电话:028-84504073、028-84590536 电子邮箱:452119531@qq.com, 253323831@qq.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四川省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