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明参绿色生态种植技术
发布时间: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川明参是四川道地药材,为滋阴要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市场需求量很大,应用前景广阔。四川金堂、青白江、阆中、巴中和苍溪等地为其道地药材主产区,面积、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苍溪更被誉为全国“川明参特产之乡”, 阆中峰占乡正打造成“川东北川明参产业第一乡”。2009年~2012年,“阆中川明参”、“金堂川明参”、“巴州川明参”和“苍溪川明参”先后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使川明参走上了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之路。针对目前川明参生产模仿大农业栽培模式,过分追求产量,生产中大肥大水大农药,造成土壤恶化、病虫害失控、连作障碍严重,同时引起川明参质量安全问题,提出基于“天地人药合一”和“逆境效应”的中药“拟境栽培”的生态种植理论,建立符合安全、有效、有序、可持续的川明参绿色生态种植技术。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自2019年以来,该技术已先后在阆中市五马镇、文成镇,广元市苍溪县、成都市金堂县等川明参主产区进行推广应用,示范效果突出,目前四川年推广面积超过2万亩。 (三)提质增效情况 该技术通过配方施肥、土壤改良及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川明参绿色生态种植技术,使阆中市五马镇、文成镇,广元市苍溪县、成都市金堂县等地的绿色川明参每亩经济效益达8000余元,每亩增收600余元。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了川明参药材低农残、低重金属的目标,为当地川明参产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四)技术获奖情况 该技术2020年被选为农业农村部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四川省中药材高产优质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推广重大技术。
技术要点:
(一)配方施肥 根据川明参土壤肥力和需肥规律,开展重施缓释底肥、追肥水肥一体等精准施肥技术,减少常规肥料用量1/3以上,明确最佳用肥时期,将传统整个生长周期的4~5次施肥改进为2~3次施肥。 (二)土壤改良 针对川明参最佳生长土壤条件,集成有机肥、生物菌剂、绿色土壤消毒剂使用,改良土壤环境。 (三)病虫害绿色防控 明确川明参生长过程中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有针对性的集成物理防控、生物农药防控、低毒农药防控等川明参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川明参药材低农残、低重金属的目标。
适宜区域:四川无污染的川明参生产区域。
注意事项:无
支撑单位:(一)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巴中市绿色农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阆中市农业农村局(二)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人:(一)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巴中市绿色农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阆中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51号 邮政编码:610041 联系人:罗霞、杨玉霞、米亚东、梁小斌 联系电话:028-85250783、028-85255011、0827-3661728、0817-85255783 电子邮箱:yangyuxia-7@163.com (二)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大街4 号 邮政编码:610041 联系人:许轲 联系电话:028-85505566 电子邮箱:9852127@qq.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四川省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