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西南高温高湿寡日照地区葡萄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


西南高温高湿寡日照地区葡萄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西南地区高温多湿寡日照气候条件不是葡萄适宜区,1992年西南四省葡萄总面积仅0.2万公顷。突出问题表现在品种和栽培模式单一、密度过大、欧亚种露地不易成花、产期集中、片面追求高产、品质差、病虫危害严重、产品安全性和效益无法保障。2003年开始,项目组围绕葡萄产业优质栽培这一核心,通过创新的高畦宽行“天膜+地膜”双膜覆盖葡萄种植模式和限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体系,攻克了避雨栽培生态环境、营养与产量、品质调控技术难题。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技术成熟度高,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制定生产技术规程8个;发表研究论文74篇(SCI收录13篇);“三品一标”认证9个,获金奖产品12个;注册商标7个。经中国农学会组织的以王跃进教授和姚允聪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成果解决了寡日照、高温、多雨气候条件葡萄栽培的技术难题,整体达到同类研究国内领先水平。 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成都市双流区、云南省永胜县、重庆市南坪区等地建立了300亩以上规模化、标准化核心技术示范基地4个;在西南四省建立了20~50亩小型科研成果示范基地50余个。通过示范辐射带动,10余年来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面积369.4万亩。 (三)提质增效情况 在示范推广过程中,综合应用该技术可实现减肥30~35 %、减药45~50 %、控水45~50 %,节约成本1000~3000元/亩;单穗重可达800~1200g,TSS由14.5~16.7%提高至18.0~20.5%,固酸比达到33.8:1~48.8:1,提质增效1000~4500元/亩。10余年来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面积369.4万亩,新增效益226.6亿元;近几年推广141.6万亩,占本区域总面积50.6%,新增销售额88.5亿元,新增利润109.4亿元,助农增收和精准脱贫成效突出。 (四)技术获奖情况 无。

技术要点:

(一)葡萄高畦宽行“天膜+地膜”双膜覆盖种植模式 高畦宽行:畦高0.5 m、宽5.8~6.0 m、沟宽0.5~0.6m; 天膜:农用聚乙烯无滴膜,厚度0.0035~0.004mm,透光率80%以上; 地膜:聚乙烯双面(表面银色,底面黑色)反光除草地膜; 覆膜时期:天膜11月下旬至2月下旬,地膜1月中旬至3月上旬; 揭膜时期:天膜11月下旬12下旬,地膜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二)适合西南土壤类型和气候特点的葡萄优质栽培关键技术体系 1适宜弱光条件的高主干、长主蔓整形及枝蔓、花果数字化调控技术体系 首次创建了低密栽植(由550~660株/亩降为150~220株/亩);架式由单篱架和双篱架转向“H”型水平棚架(水平叶幕)和高“V”型架(V型叶幕),抬高主干和结果部位(由0.5~0.7 m升至1.2~1.7 m);一年生苗两次长枝(大于1 m)摘心,二年生苗两次中枝(0.8~1 m)摘心,三年生以后一次短枝(0.3~0.5 m)摘心、一次中枝(0.5~0.8 m)摘心的“一长长、二中中、三短中”摘心和冬季四长枝曲枝省力修剪技术;集成创新了葡萄群体单株留枝量为12~16枝、留穗量为留枝量的70~80 %、大果留60粒、中果留70粒、小果留90粒的合理枝量和负载量的高光能利用和高品质形成调控技术体系。 2葡萄测土配方精准施肥与果实品质调控关键技术体系 土壤改良调控 近中性土壤每亩施用2500~3000 kg菌渣和1000~1250 kg发酵鸡粪;微酸性土壤每亩施用3500~4000 kg菌渣、1000~1250 kg发酵鸡粪和50~75 kg生石灰。 精准施肥调控 有机肥用量:500~850kg/亩;纯N:10.1~19.6 kg/亩;纯P:10.1~13.5 kg/亩;纯K:29.0~52.2 kg/亩;B、Mg、Ca、Zn总量:10~12kg/亩; ‘夏黑’、‘早夏无核’等早熟品种施肥:限产1500 kg/亩,萌芽肥亩施尿素20~25kg+硼肥3.5kg,壮果肥亩施磷酸一铵15~18kg+硫酸钾50~55kg+硫酸锌1~2kg+硝酸钙2~3kg,基肥亩施烘干鸡粪500kg+过磷酸钙80kg+硫酸镁2~3kg。或施用本方案生产的葡萄专用肥。土壤若呈微酸性则再增加干鸡粪200kg和生石灰50~75kg。 ‘巨峰’、‘阳光玫瑰’等中熟品种施肥:微酸性土壤条件下,限产1500~1750kg/亩,萌芽肥亩施尿素20~25kg+硼肥5kg,壮果肥亩施磷酸一铵22~27kg+硫酸锌1~2kg,着色肥亩施硫酸钾61~67kg+硝酸钙2~3kg,基肥亩施烘干鸡粪650kg +过磷酸钙80kg+硫酸镁2~3kg。或施用本方案生产的葡萄专用肥。 ‘红地球’、‘克伦生’等晚熟品种施肥:近中性土壤条件下,限产2500~3000 kg/亩,最适施肥时期和用量为:萌芽肥亩施尿素30~35 kg+硼肥6 kg,壮果肥亩施磷酸一铵35~40 kg+硫酸锌2~2.5 kg,着色肥亩施硫酸钾85~90 kg+硝酸钙3~4 kg,基肥亩施烘干鸡粪850 kg+过磷酸钙90 kg+硫酸镁3~4 kg。或施用本方案生产的葡萄专用肥。

适宜区域:西南高温高湿寡日照葡萄产区及类似生态区推广应用。

注意事项:(一)极端干旱情况下,地表水缺乏,应开辟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渠道; (二)特大洪涝灾害情况下,畅通果园排水通道,尽可能使园地淹没时间缩短; (三)早春霜冻和高低温骤变幅度大,应搞好围棚和园区温湿度调控。

支撑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果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利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政编码:611130 联系人:吕秀兰 联系电话:18608352199 电子信箱:xllvjj@163.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四川省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