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菌核病绿色防控技术
发布时间: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我国果桑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四川的果桑产业快速发展,全省规模以上的果桑基地县(市、区)达20余个,果桑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居全国第一。桑椹菌核病可造成桑树的产果量降低、品质变劣,病害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是影响果桑生产的最重要、最难控制的一种真菌性病害。防治桑椹菌核病采取的措施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不仅影响桑椹品质及其食用安全性,而且农药的残毒污染环境。桑椹菌核病绿色防控技术是在深入研究四川果桑主产区桑椹菌核病的发病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技术,减少农药施用的同时,能有效控制桑椹菌核病的发生流行,保障果桑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不仅促进农民增收,还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研制颁布四川省地方标准“桑椹菌核病防控技术规程(DB51/T 2461—2018)”,该技术已在四川南充、绵阳、内江、广元等多个果桑主产区大面积应用推广。 (三)提质增效情况 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使果桑年喷药次数减少3-5次,亩节约防治成本100-150元,产量比常规防治区增加50-60%以上,每亩效益增加1000-1200元。
技术要点:
(一)品种布局 早、中、晚熟的果桑品种合理搭配种植,同一地块避免混栽。 (二)种植密度 采果为主的桑园种植密度应在150株/667m2~330株/667m2,具体种植密度按不同果桑品种特性和预期树型作调整。 (三)控湿管理 降低桑园内的田间相对湿度,主要方法有:开厢沟、边沟,保持桑园田间不渍水;人工或化学方法清除田间杂草;每年3-4月保持桑园净作;培养中高干树型;合理夏伐,冬季剪除细弱枝、病虫枝、下垂枝、生长重复的枝条。 (四)合理施肥 全年施肥2次:第一次施肥在5月底~6月初夏伐后,施用复合肥。第二次施肥结合桑园冬季管理施冬肥,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添加复合肥或者果树专用肥。 (五)清理桑园 11月~翌年1月,及时清理桑园内枯枝落叶,并带出桑园集中销毁或者深埋,树干喷施石硫合剂。 (六)土壤翻耕 每年1月初翻耕桑园土壤。 (七)地膜覆盖 每年2月~3月完成桑园地的地膜全覆盖。 (八) 摘除病果 发现病果及时摘除,远离桑园集中深埋。 (九) 科学用药 在桑树盛花期、盛末期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防治1-2次,两次用药间隔7d~10d。
适宜区域:全省各果桑主产区。
注意事项:防治时使用多种菌剂交替轮换使用,避免重复使用同一种菌剂;推荐选用高压喷雾器、静电喷雾器等高效施药器械,减少农药漂移和流失。
支撑单位:(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二)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
联系人:(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联系地址:四川省南充市合众街97号 邮政编码:637000 联系人:危 玲、黄盖群、郑继川 联系电话:0817-2222642 电子信箱:123039539@qq.com (二)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永丰路12号 邮政编码:610041 联系人:杨远萍 联系电话:028-85182585 电子信箱:19419180@qq.com (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 联系地址:四川省南充市合众街52号 邮政编码:637000 联系人: 刘 刚 联系电话:0817-2232591 电子信箱:liugang2004380@sina.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四川省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