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柠檬黄脉病综合防控技术

发布时间:


柠檬黄脉病综合防控技术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柠檬黄脉病是由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侵染导致的病毒性病害,柠檬受害后叶片侧脉及细脉黄化、脉明,对光观察更为明显。叶背可见侧脉处水浸状,部分叶片皱缩、反卷或船形,甚至叶片脱落;感病植株树势急剧衰退,严重减产,直至植株死亡。由于其体外培养难、分子致病机理难、以及柑橘、媒介昆虫和黄脉病病原三者互作成灾机理难三大科学问题,无快检试纸条、无木虱预警体系和无治疗药剂三大技术难题,导致目前该病无药可治。2012年以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依托四川省水果创新团队和省财政成果熟化等项目开展了柠檬黄脉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从病树鉴定、病树处置和田间的实用防控技术等环节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精准和实用的综合防控技术,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推荐技术已经实现较大范围推广应用,即2016~2020年已在资阳市、遂宁市,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150万亩。 (三)提质增效情况 应用柠檬黄脉病综合防控技术,黄脉病病树处置率达95%以上,黄脉病病株率1%以下,确保了安岳柠檬品牌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四)技术获奖情况 主持的“柑橘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技术要点:

(一)病树鉴定与普查 1田间鉴定 全园逐行逐株检查,叶片对光观察发现侧脉出现透明黄化症状,可判定为感病植株。 2室内鉴定 采用PCR、LAMP和DTBIA等检测方法,植株样本黄脉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可判定为感病植株。 3普查监测 柠檬黄脉病田间普查随时可以进行,以春季和秋季为主,即4月春梢抽发期和10月秋梢抽发期,逐园逐株详查,对查出的病树用油漆等明显标记,并做好记录。 (二)苗木和接穗管理 1种植无毒苗木 栽植无黄脉病毒的柠檬苗木。定植苗木须经检测检验合格。 2嫁接无毒穗 接穗从无病毒采穗圃采集。 3选用健康砧木 采用健康砧木,不带黄脉病毒。 (三)综合防控措施 1清园 当年果实收获后和翌年春梢萌动前,清除病虫枝和枯枝并集中处理。使用矿物油、石硫合剂等农药喷雾清园。并用石硫合剂等对树干涂白。清除病树。病树清除前处理,在生长季节,喷施触杀性杀虫剂防治柑橘粉虱等传毒昆虫。施药2至3天后,方可清除病树。病树清理,从病株主干离地5-10厘米处锯除,再把树桩纵向锯成“+”字形,均匀涂抹草甘膦、草铵膦、氨氯吡啶酸和三氯吡氧乙酸等除草剂。涂药后树桩用塑料膜包扎紧实。病树销毁,将病树枝叶运出果园销毁,在转运过程中不得遗落,并不得接触正常植株。 2媒介昆虫的防控 柑橘粉虱和蚜虫是柠檬黄脉病的主要媒介昆虫。 色板诱杀。3月~10月粉虱成虫等始盛期,在树冠中下部悬挂黄板诱杀成虫,20~30张/667㎡。 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实施果园生草,种植三叶草、紫花苜蓿等。 在药剂防治时,优先使用生物农药,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科学用药,保护和利用寄生蜂、瓢虫、草蛉等有益生物。人工释放天敌。 4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在植株中部有蚜新梢,人工释放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等天敌防治橘蚜,5头~10头/株。 4月上中旬至9月上中旬,在植株中部有粉虱危害的枝条,人工喷施粉虱座壳孢菌等天敌防治粉虱。 药剂防治 在3月上中旬至10月中下旬,橘蚜粉虱若虫盛发初期,选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呋虫胺和螺虫乙酯等药剂,对树冠嫩梢和叶片正、反面喷雾防治。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 4 阻断人为传播 发病果园暂停或减少修剪,修剪工具须使用次氯酸钠等试剂严格消毒,每修剪一株消毒一次。 果园耕作、施肥、喷药等农事操作人员的工具和衣物等必须消毒方可进园。 感病园和健康果园分区管理,防止人为传播。 5 健身栽培 采取开沟排湿,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秸秆还田或使用农家肥等,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力。 果园内不得种植菜豆、辣椒等寄主植物。 不得与其它柑橘种类混栽。

适宜区域:全省柠檬种植区。

注意事项:清园应彻底,并将残体带出橘园深埋处理。农药应交替使用,杜绝农药的超量、超范围和超期使用。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支撑单位:(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联系人:(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联系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 邮政编码:610066 联系人:陈松、刘旭、刘虹伶 联系电话:028-84504086,028-84504095 电子信箱:liuxu6186@126.com,249290155@qq.com (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联系地址:四川成都市净居寺路20号附102号 邮政编码:610066 联系人:刘月悦 联系电话:028-84504140 电子信箱:2513370110@qq.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四川省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