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生菜—水稻—生菜轮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发布时间:


生菜—水稻—生菜轮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生菜—水稻—生菜轮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选用适宜机械种植、生育期适宜的水稻和生菜品种,配套机械化秸秆(残茬)处理、育苗、耕整、起垄、移栽、植保、收获、烘干等技术,实现生菜—水稻—生菜轮作模式全程机械化作业。该技术既能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成本,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种植效益。多年的生产示范和应用表明,该技术是一套轻简化的水旱轮作种植技术,具有节本增效、绿色环保、高度集成化等优点,符合当前我省生菜—水稻—生菜轮作区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需求,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该技术已在四川平原及浅丘宜机械化作业的生菜—水稻—生菜轮作区域示范推广4万余亩。 (三)提质增效情况 根据用户反馈和典型调查统计,采用该技术水稻可以节本增效180元/亩以上,生菜可以节约成本350元/亩以上。 (四)技术获奖情况 无。

技术要点:

(一)生菜生产技术 1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性强、耐低温、食味佳、丰产性好、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生菜品种(意大利散叶生菜品种),春季生菜品种生育期不超过55d,秋季生菜品种生育期不超过45d。 2种子催芽 采取风选或者振动方式清选,将种子用密纱布包裹后放置于4~6℃环境中冷藏处理12~24 h。 3培育壮苗 采用商品育苗基质和穴盘进行育苗,基质要求肥足、保水性强、透气性好。采用蔬菜育苗播种流水生产线进行播种,一次性完成装盘、压穴、播种、覆盖和喷水等作业。严格控制温度提高出苗质量,出苗前白天温度为15~22℃,夜间12~16℃;出苗后白天15~25℃,夜间10~15℃。定植(4叶1心至5叶1心)前7~10 d炼苗,控水促进盘根,期间严防斑潜蝇等虫害。 4大田准备 水稻收获后及时开“十字”沟和边沟排水控湿,中沟深度不低于30 cm,边沟深度不低于40 cm,沟宽不低于30 cm。如遇稻田积水较多,需增开厢沟,厢面宽3~5米,沟深不低于30 cm,沟宽不低于30 cm。 5土地耕整、起垄 旋耕机整地1~2遍,要求地表平整,土块细碎,土壤疏松,高低差≤80mm/亩,旋耕深度200~250 mm,土块直径≤25 mm。旋耕后晾晒使土壤含水率达20~25%,采用拖拉机悬挂牵引式起垄机,一次性完成起垄、精整地作业。垄距1700 mm,垄面宽1200 mm,垄面高180~200mm,沟宽300 mm,垄面平整、表土细碎、棱角分明。 6机械化覆膜移栽 拖拉机悬挂牵引式蔬菜移栽机或选用自走式移栽机进行覆膜移栽。春季生菜1月中旬移栽,移栽行距280~300 mm,株距180~200 mm;秋季生菜10月下旬移栽,移栽行距280~300 mm,株距180~200 mm。 7科学施肥 施足底肥,后期追肥结合灌溉同步进行。 8田间管理 田间搭建遮阳网,移栽后7d内,白天全程使用遮阳网保温,晚上揭开遮阳网;移栽1周后,需根据温度等天气状况合理使用遮阳网。田间沟渠畅通,排灌方便;大田采用漫灌后要及时排水。 9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有针对性防治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和干腐病等病害,以及潜叶蝇、白粉虱和蚜虫等病害。 10机械化收获 春、秋季大田生长期为45 d左右,重约250 g/棵。春季生菜在3月下旬前收获,秋季生菜11月中旬收获。采用生菜收获机同步完成薄膜回收、生菜收割作业。 (二)水稻生产技术 1品种选择 选择早生快发能力强,丰产性好、适合于机械化作业的优质多抗水稻品种,生育期不超过145 d。 2机械耕整、排水沉实 生菜收获后及时泡田旋耕整地,耕整后田面平整,田面无残茬、杂草、杂物等,田面高低差不大于30 mm,泥脚深度不大于300 mm。泥浆沉实后不板结,插秧时不陷车不壅泥,田面水深10~20 mm。 3机械化育秧 采用育秧播种流水线播种,杂交稻每盘播芽谷90~110 g,叠盘暗化出苗,集中育秧,及时防治病虫和科学管水,培育适龄壮秧。 4机械化插秧 采用6~8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杂交籼稻每亩栽插1.6~1.8万穴(行距为30 cm,株距为12~14 cm),每穴栽插3~4苗。 5科学管理水肥 薄水插秧,立苗返青后浅水勤灌促进分蘖,全田分蘖达到预期穗数的75%~80%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拔节期至抽穗扬花期采用浅水湿润灌溉,灌浆结实期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收获前10天断水。中等肥力田块,全生育期施纯氮10~12 kg/亩,氮(N)、磷(P205)、钾(K2O)比例为1 : (0.5~0.6) : (0.8~1),基肥、分蘖肥和穗肥合理运筹。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巧施穗肥提高结实率,促进大穗。 6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采用自走式植保机、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有针对性的防治(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虫害:螟虫、稻飞虱等,草害:稗草、鸭舌草、莎草、马唐、千金子、空心莲子草等)。 7机械化收获、烘干 水稻籽粒灌浆成熟95%时,采用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稻谷收获,靠近地面收割不留高桩,稻草全量粉碎还田作业。采用全自动中低温循环谷物烘干设备进行稻谷烘干作业。

适宜区域:该技术适宜于川西平原、丘陵宜机械化作业的生菜—水稻—生菜水旱轮作区域。

注意事项:(一)生菜生产环节 水稻收获后及时开沟排湿防渍害;土地耕整严格控制作业质量,要求垄面平整、表土细碎;严格按照工厂化育苗要求进行育苗;严格控制栽种环境温度;准确把握生菜适宜收获时期。 (二)水稻生产环节 早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巩固穗数和争取大穗;防止贪青陡长,及时收获;尽早断水控湿,收割留桩高度不超过15 cm,稻草均匀粉碎、抛洒还田;正确设置烘干机械工作温度(推荐35~40℃),提高稻谷烘干后的品质,降低爆腰率。

支撑单位:(一)四川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二)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三)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四)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联系人:(一)四川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17号 邮政编码:610041 联系人:张小军、任丹华、谷剑、舒子成 联系电话:028-85511576 电子邮箱:scnjtgz@163.com (二)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联系地址:成都市温江区农科路200号 邮政编码:611130 联系人:孙聪、史志明 联系电话:028-65488429 电子邮箱:szm512@163.com (三)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牛沙路5号 邮政编码:610066 联系人:易文裕、邱云桥、周小波 联系电话:028-84514746 电子邮箱:ywycd@163.com (四)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路4号 邮政编码:610066 联系人:欧阳裕元、李旭毅、朱从桦 联系电话:028-84504245 电子邮箱:ouyang8805@126.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四川省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