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蜀宣花牛高效繁育技术

发布时间:


蜀宣花牛高效繁育技术

技术领域:养殖业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蜀宣花牛是我国南方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耐湿热性气候、乳肉性能优良的兼用型牛国家审定新品种(证书号:农02新品种证字第6号),填补了我国南方牛新品种培育的空白、丰富了我国牛种资源、缓解了我国优良品种牛缺乏的瓶颈问题。新品种产业化开发应用,对促进畜牧产业供给侧改革、保障粮食安全和牛乳牛肉有效供给、改善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由于我省对牛产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我省优质牛种源相对缺乏,需发展优质牛种产业。蜀宣花牛虽是我省主推牛品种,但优质牛种的繁殖问题又是制约蜀宣花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亟需解决蜀宣花牛在繁殖中的技术问题,充分发挥其生产繁殖潜能。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集成、组装了蜀宣花牛高效繁育并进行推广。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科技人员先后赴巴中市、广元市、达州市、甘孜州等市(州)推广“蜀宣花牛高效繁育技术”。目前该技术在省内21个市州推广应用,提高了养牛户的积极性。 (三)提质增效情况 通过蜀宣花牛高效繁育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提高母牛的繁殖效率,增加能繁母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省优良品种牛源短缺的问题。 (四)技术获奖情况 无。

技术要点:

(一)选种选配 1直配选择符合品种特征,系谱完整,达到品种种用要求的种牛;人工输精,精液品质本身应该优良,引进冻精时和在保存期间都应检查精液品质。 2选配种公牛等级要高于母牛,避免近亲选配,搞好品质选配。 3建立公母牛配种登记卡。完善繁殖牛配种记录、记载,加强对繁殖母牛发情配种的监视,减少发情失配的情况,提高受配率。 4把握时机适时配种。蜀宣花牛公牛初配年龄为16~18月龄;母牛适配期16~20月龄。产后配种时间应在产后60~90天内。 (二)繁殖技术 1做好发情鉴定。鉴定发情方法有外部观察法、试情法、直肠检查法、阴道检查法,生产上常用外部观察法和直肠检查法或两者结合。 2规范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把握好适宜的配种时间。一般在发情开始后12~18小时输精受胎率最高。母牛早上接受爬跨,下午输精;下午或傍晚接受爬跨,次日早上或上午输精。输精部位为子宫颈深部。 3做好早期妊娠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可减少空怀,增加产奶量,提高繁殖率。生产实践可采用外部观察法、直肠检查法、超声波诊断法和孕酮水平测定法等4种。 4繁殖期营养管理。营养不良或营养水平过高,都将对母牛发情、受胎率、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平衡、分娩时的各种并发症(难产、胎衣不下、子宫炎、怀孕率降低)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母牛不同生理特点和生长生产阶段要求,按照常用饲料营养成分和饲养标准,配制饲粮,精、粗饲料合理搭配,实行科学饲养,保持母牛良好的种用体况。 5做好产后护理。产犊后的母牛体力消耗很大,疲劳而且口渴,要尽快使其站起来喝水,给予40℃左右的盐水麸子汤,有利于恢复体力和胎衣的排出。母牛产后2天内应以优质干草为主,适当补充精料。 6及时查出和治疗不发情或乏情母牛。母牛出现不发情或乏情母牛多数与营养有关,应及时调整母牛的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措施。对因繁殖障碍引起的不发情或乏情母牛,做好诊断与治疗。 (三)提高犊牛成活率 1犊牛出生1小时内哺喂初乳,第一次哺喂量不得低于1.5 kg,初乳每日每头的哺喂应量占体重的10%左右,分3次供给,牛奶保持温度38℃。 2出生后7~10天早期诱饲青干草,尽快促进牛胃发育。 3避免犊牛卧其冷湿地面,采食不洁食物,防止拉稀等疾病的发生。

适宜区域:该技术适宜在四川农区及类似南方生态区域进行推广。

注意事项:推广地区应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实施种养结合,绿色发展;蜀宣花牛繁育选择适合的选配方案;做好母牛发情鉴定,适时配种;犊牛及时饲喂初乳,提早采食青粗饲料和精料;提供充足的优质粗饲料;搞好牛舍卫生与防疫工作;改变传统观念,发展蜀宣花牛适度规模舍饲或半舍饲适度规模养殖。

支撑单位: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牛沙路7号 邮政编码:610066 联系人:易军、王巍、方东辉 联系电话:028-62561060,028-84510510 电子邮件:1003344028@qq.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四川省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