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药助力构建生物安全体系防控非洲猪瘟
发布时间:
技术领域:养殖业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首次报道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至今已近百年,非洲猪瘟自2018年传入中国,给中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非洲猪瘟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的情况下,猪场仅靠常规的生物安全措施很难对非洲猪瘟疫病进行有效防控。 自2018年9月以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联合四川荣州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中兽医药专家技术团队根据中医理论,结合非洲猪瘟病证特性及发病特点,借鉴历代医家防治热邪瘟疫的成功经验,历时10个月进行中兽药组方筛选及临床验证,不断优化改良中兽药组方,最终研制出对于防控非瘟具有良好效果的“加味黄连解毒散”(内毒净)和“加味清瘟败毒散”组合方案,简称为“内毒净”组合方案。 以“内毒净”组合方案辅助防控非洲猪瘟技术为基础,配合快速、精准的非洲猪瘟检测方法及精准剔除,辅以基于环境中ASFV检测技术的消毒体系建立,保证环境安全。实行“1+1”原则,完善非洲猪瘟防控体系,即中兽药辅助防控和生物安全防控双管齐下,集成为一套“中兽药助力构建生物安全体系防控非洲猪瘟的技术”,该技术在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疫病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优秀的成效,可以为我省生猪产业稳产保供,打赢生猪保卫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技术成熟度方面 中兽药“内毒净”组合方案中“加味黄连解毒散”和“加味清瘟败毒散”由具备GMP资质的四川荣州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进行生产,按照方案中中兽药产品组方进行配伍并选用优质道地药材,严格把控药品质量; 生物安全体系中ASFV精准检测技术支撑的精准剔除技术、基于环境中ASFV检测技术的消毒体系由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徐志文团队构建,技术成熟、体系严谨; “中兽药助力构建生物安全体系防控非洲猪瘟的技术”在多次临床验证试验以及许多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户的使用过程中均体现出对非洲猪瘟疫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控制效果。持续运用该技术预防非洲猪瘟疫病的猪场生产稳定几乎没有出现非瘟疫情的情况;已经感染非洲猪瘟发病的猪场紧急使用该技术可大幅降低猪群发病及死亡率,在较短时间内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养殖场持续定期运用该技术对非洲猪瘟进行防控,同时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仔猪产床腹泻、猪链球菌病等重要疫病也起到了“异病同治”的防控效果。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自2019年9月以来基于“中兽药助力构建生物安全体系防控非洲猪瘟的技术”开展了多次防控非洲猪瘟的临床验证试验,在临床验证试验结果良好的情况下在全国各地的生猪养殖场进行了推广应用,仅在四川部分地区就有超过30万头的生猪生产中应用该技术有效防控了非洲猪瘟疫病,预计增加年出栏商品猪5万头以上;并在四川省内外组织养殖户、猪场负责人、动物疫控中心技术人员、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等开展了多场技术分享会、技术培训会和专题交流会,培训规模总计2000人次以上。 (三)提质增效情况 在技术研发阶段,团队根据使用中兽药过程中猪群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断优化和调整中兽药配方,并在不影响药效的情况下不断尝试将配方中部分价格昂贵的中药材进行替换,最终中药材成本下降了30%;中兽药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应用了超微破壁技术,有效提高了药物的吸收利用率,可在临床使用中降低用药成本约50%;在技术试验及推广过程中根据试验情况及临床反馈不断调整中兽药的用法用量,最终确定了在不同阶段、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发病情况下防控非瘟的不同用药方案,建立了完整的用药体系,避免了超量使用中兽药造成药物浪费以及因药物用量不够而药效不明显的情况。
技术要点:
(一)非洲猪瘟预防方案 1用药时机:猪场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使用预防方案 ① 猪场发生疫情清栏处置后复养引种和新进猪苗; ② 猪场所在区域存在疫情风险; ③ 猪场存在生物安全隐患; ④ 南方气候高温高湿、北方低温室内供暖; ⑤ 猪场或外围环境中检测出非瘟阳性或疑似阳性等。 2用药方案:“内毒净”(加味黄连解毒散)6kg+加味清瘟败毒散6kg,拌料1000Kg,第一个月连用15天,第二月开始每个月连用10天。 3生物安全防控及用药方案调整:做好基于环境中ASFV检测技术的消毒措施;运用精准的非洲猪瘟检测技术,定期监测猪群健康状况,如猪群和环境检测均为阴性,在强化生物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可视情况适当延长用药间隙期。 (二)非洲猪瘟紧急治疗(控制)方案 1用药时机:猪场出现非瘟疫情,有猪只发病死亡,或排查检测出疑似阳性猪只时应紧急使用该治疗方案 2用药方案:“内毒净”(加味黄连解毒散)10kg+加味清瘟败毒散10kg,拌料1000Kg。连用20天,间隔10天,第2个月再持续用药20天。 3生物安全措施及用药方案调整:应立即启动相关安全管控程序,运用精准的非洲猪瘟检测技术,及时清除发病猪只(群);强化基于环境中ASFV检测技术的消毒措施;持续监测猪群健康状况,再酌情调整添加量和饲喂时间,同时严格落实好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如猪群稳定不再出现发病、死亡且猪群和环境检测均转为阴性,可调整为预防方案。
适宜区域:该技术适宜推广应用于所有生猪养殖区域。
注意事项:(一)为避免中兽药适口性问题导致采食量不足而不能发挥药效,建议适量添加甜味剂以增强适口性,但不能添加葡萄糖,通常3-5天可恢复至正常采食量; (二)使用紧急治疗方案时,在用药过程中应运用精准的非洲猪瘟检测技术对用药猪群进行持续监测,直到不再出现猪只死亡同时检测全群转阴,环境检测也为阴性后方可停止使用治疗方案,转为下阶段的预防方案; (三)在使用中兽药防控非瘟的过程中,尤其是进行紧急治疗的过程中,不能饲喂扶正解毒散、黄芪多糖等温补类药物。
支撑单位:(一)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二)四川荣州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一)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联系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政编码:611130 (二)四川荣州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自贡市荣县双石镇五联水库 邮政编码:643102 联系人:曹飞 联系电话:18990090699 电子信箱:443852741@qq.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四川省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