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生猪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集成与应用

发布时间:


生猪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集成与应用

技术领域:养殖业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近年生猪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粪污产生量随之增加,污染治理难度不断增大,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受各种复杂传染病的影响,生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生产效率下降,猪肉供应出现了较大缺口。因此,加强猪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研发、强化生物安全技术措施等成为保障猪肉供应的重要抓手。该项技术对废弃物的种类进行了详细划分,对废弃物处理场(区)选址和布局提出了要求,并集成废弃物减量控制、收集和储存、固态废弃物处理、液态废弃物处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技术。该技术应用可以达到废弃物减量、污染排放减量、有害微生物消除和生猪传染病发生率下降等有益效果。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新技术推广以出版著作、编撰技术手册、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为主。该集成技术推广以来,在成都市22个区(市)县,四川省10余个生猪养殖大县进行了示范推广,2019年累计开展技术指导180余次,培训39次,3700人次,成效显著,形成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技优势。 (三)提质增效情况 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各养殖场根据实际选择经济适用的处理技术,节本增效,大幅度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量,通过宜配备节水型饮水装置、干清粪系统配置,可减少废弃物50%,降低环境压力,节约人工成本,降低动物疾病发生风险,通过构建5模式,增加产业附加值,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 (四)技术获奖情况 无。

技术要点:

(一)废弃物的分类 1固态废弃物 ① 固态粪污:主要包括粪便(干物质含量在13%以上)、废弃饲料、废弃垫料等。 ② 病死或病害生猪及木乃伊和胎衣:国家规定的染疫生猪及其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生猪尸体以及其他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及母猪产下的死胎、木乃伊和胎衣等。 2液态废弃物 主要包括尿液、粪浆(干物质含量5%~13%)、养殖污水和生活污水。 3医疗废弃物 过期药品、报损过期疫苗、使用后的疫苗瓶和注射器等。 (二)废弃物处理场(区)选址和布局 废弃物处理场的选址和布局应按照GB/T 36195的要求进行。废弃物处理区应在猪场生产区、生活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地势最低处,保持适宜卫生安全间距,建造防疫隔离屏障。废弃物处理场(区)应距功能地表水体400m以上。 (三)废弃物减量控制 引进优良品种,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技术,选择优质安全饲料,减少氮磷排放、兽药残留、生猪死亡。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或固液分离等工艺。宜配备节水型饮水装置、干清粪系统等设备设施。 (四)收集和储存 建设防雨、防遗洒、防渗漏等转运和贮存设施。粪便贮存设施应符合GB/T 27622的规定,污水贮存设施应符合GB/T 26624的规定。 (五)固态废弃物处理 1固态粪污采用条垛、槽式、仓式堆肥等方式进行两次发酵处理,一次发酵温度维持50℃以上的时间≥10d,或55℃以上的时间≥7d,或60℃以上≥5d,堆肥处理后应符合GB/T 36195的卫生学要求,恶臭气体排放符合GB 14554的要求;二次发酵时间达到60d~90d。 2病死或病害生猪及木乃伊和胎衣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和SB/T 10657的相关要求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出售或作为饲料加工利用。 (六)液态废弃物处理 1污水处理 污水采用厌氧发酵进行处理后作为肥料,应符合GB/T 36195的卫生学要求。发酵池、储液池容积应符合DB51/T 1075的规定。污水采用厌氧发酵或辅以活性污泥法、氧化塘、人工湿地等工艺进行处理后作为农田灌溉水,应符合GB5084的要求。采用污水达标排放工厂化处理工艺,出水应符合GB 8978 一级标准要求。 2粪浆处理 采用异位发酵床进行处理。粪污喷淋到谷壳、木屑、草粉等基料后,发酵床基料湿度应低于60%,3h~4h后,进行翻抛,温度在60℃以上的发酵时间达到72h后,进行下一次喷淋。发酵产物应符合GB/T 36195的卫生学要求,或按照GB 50869相关条款要求进行填埋处理。 (七)医疗废弃物处理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单独收集,分类标识,有效隔离,做好记录档案,运输时应进行有效包装,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集中处理。

适宜区域:四川省内生猪养殖场(户)。

注意事项:加强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培育技术骨干。

支撑单位:(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二)成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三)四川农业大学

联系人:(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农科路200号 邮政编码:611130 联系人:许祯莹、邱时秀、朱佳文 联系电话:13708045283、13882185910、18608002191 电子邮件:93336438@qq.com (二)成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七道堰街9号 邮政编码:610041 联系人:王定国 联系电话:028-85053081 13880275325 电子邮件:604881735@qq.com (三)四川农业大学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惠民路211号 邮政编码:611130 联系人:白 林、郝晓霞 联系电话:13086301647 18190830870 电子邮件:blin16@126.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四川省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