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川中丘陵区稻田氨挥发防控技术

发布时间:


川中丘陵区稻田氨挥发防控技术

技术领域:资环技术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根据四川省第二次种植业调查可知,全省耕地面积为6725.94千公顷,主要是丘陵地。紫色土是四川丘陵盆地重要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耕层容重轻,尤其是石灰性紫色土pH较高。此外,紫色丘陵区是四川省的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比较大、肥料利用率较低。这些因素导致川中丘陵区稻田氨挥发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本技术主要针对丘陵区紫色土稻田氨挥发进行防控。该技术系统研究了稻田氨挥发的机理,明确了氨挥发的影响因素,形成了一套能够有效降低稻田氨挥发,而且还能够提高产量的防控技术,在四川稻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对降低川中丘陵区氨挥发和清查四川氨排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自2016年项目实施以来,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示范,该技术在资阳、德阳、眉山等地进行了示范,氨挥发减排效果非常显著,在四川省的推广面积已经达到了30万亩。 (三)提质增效情况 通过多年试验示范,与农民传统施肥相比,采用缓控释肥料与普通肥料联合施用能够控制氮素释放速度,使土壤和田面水保持较低的铵态氮水平,并长期供作物吸收利用,从而减少氨损失和提高氮素利用率。另外,在肥料中添加脲酶抑制剂,使肥料具有“长效、缓释、节能、环保”等特点,通过延长氮肥肥效,提高氮素利用率。根据多年试验和示范结果发现,采用该技术可降低氨挥发量20%以上,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5~30%。该技术能够提高水稻分蘖能力,增强水稻抗病、抗虫、抗倒伏能力,水稻平均每亩增产30~40 kg,种植户每亩能够增收100元左右。

技术要点: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生产节约高产、抗病、抗倒伏的品种。 育秧插秧 用钙塑软盘,长58 cm,宽28 cm,深2.6-2.8 cm,在田间置于床面上,装上营养土,浇水,播种。人工插秧的稀播种,每盘70-80 g;机械插秧的密播种,每盘100 g。待培育成多个分蘖的大秧苗后,再移栽到大田。水稻插秧要一行一行插,保证株行距为20 cm×24 cm,每穴4株。秧苗的腰与水面齐平。 施肥管理 措施一:尿素中40%氮肥采用树脂包膜或者硫包膜尿素代替,全部以基肥施入。措施二:尿素施用时,要与0.1%的脲酶抑制剂混合均匀之后再全部以基肥施入。措施三:油菜秸秆粉碎之后,提前施入田里,待其与0-20 cm土壤充分混合之后,然后再施入肥料。尿素在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为4:2:4施入稻田,而且尿素每次施用时,要与0.1%的脲酶抑制剂NBPT混合,磷肥、钾肥全部以基肥施入。三种措施可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降雨以及生产习惯选择适合且方便种植的技术。 病虫害防治 目前,对水稻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主要是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及稻曲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治:水稻稻瘟病防治使用40%稻瘟灵EC 1500 ml/hm2+240 g/L噻呋酰胺SC 300 ml/hm2,对水450 kg/hm2,在水稻破口和齐穗期2次施用,可有效抑制病害;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施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1200 g/hm2和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500 g/hm2,分别于水稻分蘖期和发病期2次施药,可明显降低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病,其中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的防治效果更明显;水稻纹枯病的化学防治药剂主要是18.7%丙环•嘧菌酯、40%多•酮和12.5%氟环唑,40%多•酮的平均防效达87.86%,12.5%氟环唑的防效达90%以上;生产上防治水稻稻曲病的常用试剂是75%肟菌•戊唑醇、20%三环唑、12.5%氟环唑悬浮剂、18. 7%丙环•嘧菌酯和32.5%苯甲•嘧菌等,施药的最佳时间是在水稻破口前3~14 d,其中最佳时间是在破口前9d左右。

适宜区域:稻田氨挥发防控技术在四川省水稻种植地区推广。

注意事项:注意肥料用量根据四川省各地区土壤类型确定,确保缓控释肥料与普通肥料的配比,以及生化抑制剂与尿素混合均匀程度。

支撑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联系人: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路4号 邮政编码:610066 联系人:林超文、王宏、张奇、姚莉 联系电话:028-84790328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四川省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