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名米”配套绿色高效集成技术
发布时间: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红河州“卧龙谷”香软米和哈尼梯田优质红米荣获云南“六大名米”荣誉称号。红河州农科院经过试验、示范,总结了一套完整的《云南“名米”配套绿色高效集成技术种植模式》。两大“名米”分别的配套种植技术:“卧龙谷”香软米采用“稻-菜”水旱轮作绿色栽培模式,哈尼梯田优质红米采用“稻-鱼-鸭”综合种养绿色模式。通过几年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一是经济效益方面:两个技术模式均种植优质稻品种,“稻-菜”水旱轮作绿色栽培模式,亩年综合产值达10000余元。仅水稻亩产值达3000余元,较当地种植的杂交稻亩产值1800元,亩增产值1200元,2020年全州推广面积10万余亩,水稻总新增产值1.2亿元。“稻-鱼-鸭”综合种养绿色模式,亩综合产值达8000余元,仅水稻亩产值达2000余元,较当地种植的老原生稻品种亩产值1000元,亩增产值1000元,2020年全州推广面积20.06万亩,水稻总新增产值2亿元;二是社会效益方面:两个模式均对当地精准扶贫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生态效益方面:对农产品食品安全、生产减肥减药、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技术要点:
(一)“稻-菜(甜椒)”水旱轮作绿色栽培模式:(一)坝区优质稻种植技术。(1)品种选择:选用适宜的“云恢290”和红河州农科院选育的红优4-6号水稻品种。(2)培育壮秧:苗床旱育,按亩施农家肥1500千克、普钙40千克、硫酸钾10千克、硫酸锌2.5千克计算用肥量,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4小时进行种子处理,清洗后捂种至种子露白播种,培育40-45天秧龄、叶龄5-6叶时待定植。(3)合理密植:根据田块肥力情况,亩定植单苗1.2-1.5万丛,采用单行条栽,株行距规格4-6×8-10寸,基本苗在3~4万。(4)肥水管理:按“少量多次”的原则,亩施肥量按移栽后7-10天亩施尿素10-15千克作追肥,栽后30天左右倒4叶抽出时亩施尿素5千克作促花肥,栽后45天左右倒2叶抽出时亩施尿素5千克作保花肥,在水稻齐穗期亩用尿素450克和磷酸二氢钾150克兑水50千克作叶面肥喷施1次。水分管理按浅水插秧、寸水活棵,露泥分蘖,够蘖晒田,足水孕穗,湿润灌浆、干湿交替至成熟。(5)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粘贴黄板等物理防控的基础上,根据田间发生动态,及时组织统治统防。秧田期主要防治苗瘟和稻飞虱,要求联防1-2次,苗瘟亩用40%富士一号可湿性乳剂100克或75%丰登可湿性粉剂20-30克兑水喷雾,稻飞虱可用25%噻嗪酮或用18%杀虫双兑水喷雾。大田主要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螟虫等病虫害,要求联防2-3次。叶瘟可亩用40%富士一号可湿性乳剂100克或75%丰登可湿性粉剂20-30克兑水喷雾,穗颈瘟可在破口期亩用20%三环唑100克或75%三环唑20-40克或75%丰登20-40克兑水喷雾;纹枯病在圆杆孕穗前,当病丛率达到20-30%时施药,亩用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25-50克或20%纹枯净可湿性粉剂30-50克兑水对准稻株基部喷雾;稻飞虱用25%噻嗪酮或用18%杀虫双兑水喷雾,稻螟虫亩用3.6%杀虫双颗粒剂1千克散施或18%杀虫双水剂200毫升或55%特杀螟粉剂30-50克或用20%克螟铃150毫升或20%三唑磷100毫升或5%锐劲特40毫升兑水喷雾;稻纵卷叶螟亩用20%三唑磷100毫升或20%克螟铃150毫升或5%锐劲特40毫升兑水喷雾。(二)辣椒种植技术。(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高产、耐储运、商品性好,适宜蒙自、开远坝区种植的京甜108、京甜一号、甜椒王等。(2)培育壮苗:植株生长健壮,高度适中,大小整齐,叶片大小、颜色正常,叶片较厚,幼茎较粗,节间长度适中,不徒长,根系发育好,根系多且颜色发白,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苗龄40-50天,苗高15-20厘米,茎粗0.2厘米。(3)整地施底肥:深翻25-30厘米,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或复合肥50千克,耕细耙平,使肥土混匀,按7米开墒作畦,畦面宽6米,沟宽0.6米,地膜覆盖。(4)择时定植:11月-12月晴天定植,密度按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每穴一株,每亩定植4400株。(5)田间管理:棚温为缓苗期:白天25-28℃,晚上不低于15℃,开花坐果期:白天20-25℃,晚上不低于10℃,结果期:8-17时,22-26℃,17-22时15-13℃。22-8时13-10℃。肥水管理为缓苗后亩施尿素15千克提苗,进入花期后应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座果后重施一次肥,结合浇水,每亩施人粪尿或复合肥20千克,进入盛果期后每7-10天浇一次水,浇水结合追肥,每667平方米每次用复合肥10-15千克或硫酸钾8-10千克,也可用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追肥应做到“轻施苗肥,稳施花蕾肥,重施果肥”(禁止使用硝态氮肥料)。(6)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方式,物理防治以黄板诱虫为主,用25厘米×30厘米的纸板涂上黄色漆,同时涂一层机油或悬挂黄色黏虫胶纸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每667平方米30-40块,当黄板上黏满害虫时再涂一层机油,一般7-10天重涂一次。化学防治以针对甜椒不同时期易感病害,每周开展药物预防为主。 (二)“稻-鱼-鸭”综合种养绿色模式:根据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气候特点,选种优质红米品种,选养适宜的鱼、鸭苗,充分利用梯田的洁净水源和生态,种养出高品质的农产品。(1)梯田红米水稻种植技术。(1)选用良种:选用由红河州农科院选育、适宜梯田气候种植的“红稻8号、红阳3号”品种,品种属高产、优质、抗病性强、抗倒伏的红米品种。(2)培育壮秧:培育40-45天秧龄、叶龄5.5-6叶的壮秧。采用旱育秧和湿润薄膜育秧,2月底至3月中旬播种。(3)合理密植:亩栽1.7万丛,每丛1-2苗,基本苗在4~6万。采用单行条栽,规格为8×4.5寸。(4)肥水管理:基肥亩施碳铵20公斤,普钙50公斤,氯化钾10公斤,硫酸锌2公斤,移栽后5-7天亩追施尿素10公斤。(5)病虫防治:主要采取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粘贴黄板等绿色防控措施,药剂防治时应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2)鱼养殖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鲤鱼等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耐浅水的杂食性鱼种。(2)加固田埂:要求加宽、加高田埂呈底宽50厘米、顶宽40厘米、高50厘米的梯形。(3)开挖鱼沟:鱼沟宽0.8米、深0.4米以,开挖形式根据田块形状、大小而定,一般开成“井”、“口”、“十”、“田”字形沟。鱼凼直径为4-5米,深0.8-1米,一般开挖成圆形,建在田角或田中央。开挖鱼沟和鱼凼在整田时进行,沟凼面积占梯田面积的6-10%,鱼沟鱼凼间要相连相通,同时连通排水口。(4)投放鱼苗:鱼苗每亩投放80-100克/尾的10公斤。4月底至5月中旬,水稻返青后7-10天投放。(5)饲料投放:投放鱼苗后,每隔20天左右适量投喂嫩草、菜叶、米糠、鸡粪、猪粪、豆渣、酒糟、玉米面或配合饲料,常清理渔沟渔凼,常检查进出水口处防逃设施。(三)鸭养殖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本地麻鸭等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产蛋多的品种。(2)修建鸭舍:按8只鸭/平方米建设鸭舍,鸭舍高度为0.8米、长为2.5米、宽为1米建设,鸭舍建在田边或田埂上,在上部和三面封闭,舍底用木板或竹板平铺,鸭舍内高出地面,防止鸭子受潮湿。(3)投放鸭苗:亩投放注射过鸭病毒性肝炎疫苗和鸭瘟疫苗的出壳40天日龄的雏鸭20只。5月中下旬,水稻返青分蘖时投放。(4)大田喂养:每天定点定时饲喂每只鸭50-100克稻谷或玉米。即每天早上把鸭赶下田觅食,到晚上赶回鸭舍鸭棚里休息时饲喂,同时定期清扫消毒鸭舍、鸭棚,保证鸭舍、鸭棚内外环境卫生的清洁。(5)鸭戏水池:每亩按5平方米建简易戏水池。戏水池建设在鸭舍周围,供水稻抽穗灌浆至收获期,将鸭子从稻田里赶出圈养,水稻收获后再把鸭子赶回大田里放养。
适宜区域:“稻-菜”水旱轮作绿色栽培模式,主要适宜红河州北部的蒙自、开远、个旧、建水等县市的坝区,红优4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500米以下籼稻区种植,红优5号、6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300米以下籼稻区种植;“稻-鱼-鸭”综合种养绿色模式,主要适宜红河州南部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海拔1800米以下的梯田区,红稻8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50米以下籼稻区种植,红阳3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700米以下籼稻区种植
注意事项:
支撑单位:单位名称:红河州农业科学院
联系人:单位名称:红河州农业科学院 联系地址:云南蒙自龙井路159号 邮政编码:661199 联系人:洪健康,曾园 联系电话:13378739997 电子邮箱:hhznkshjk@163.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云南省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