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原切花玫瑰基质栽培及水肥循环利用种植管理技术
发布时间: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1)技术研发推广背景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云南已成为全球三大鲜切花产区之一,拥有世界第二大鲜切花交易中心,是全国乃至亚洲地区的鲜切花种植栽培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交易流通中心及品种研发中心,产业综合实力全国领先。云南鲜切花产业在经历四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后,为满足多样的花卉消费需求及更高的环保要求,应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不断巩固产业的国内领先地位,强化对国内市场的比较优势,我省花卉产业在生产技术层面亟需解决土壤退化板结、环境面源污染、人工成本递增、极端气候频发等产业发展节点问题。 (2)技术针对解决问题 为妥善解决花卉种植土壤退化板结、环境面源污染及单位面积产量落后国际先进生产水平的问题,同时应对好传统基质栽培设施标准高、投入高、进口设施设备比例高等现状,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自2017年起,启动了“云南省高原切花玫瑰基质栽培及水肥循环利用种植管理技术”试验集成工作。该项技术能较好地结合云南省气候条件,对设施设备选型进行了实际对比实验,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性价比较高的高原切花玫瑰基质栽培设施设备选型及配套种植技术管理规程。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目前“云南省高原切花玫瑰基质栽培及水肥循环利用种植管理技术”在中心基地体系内部已得到较为成功的示范利用,中心示范种植面积已达到10万平方米,同时在2019-2020年度,中心以该项技术为主题组织培训花农共计1000余人次,推广面积1000亩。目前中心以该项技术为服务核心,成功与昆明智卉园艺有限公司、昆明轩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成功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 (三)提质增效情况 切花玫瑰基质栽培是指以椰糠为介质固定植株根系,使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产量为传统地栽的3-4倍,较之传统地栽模式,花卉基质栽培模式具有以下明显优势:一是节水、省肥、高产,基质栽培中作物所需各种营养元素是通过人工配制营养液进行供给,水分损失少,营养成分保持平衡,吸收效率高,能满足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营养需求,实现科学供应;二是清洁、卫生、无污染,基质栽培施用无机肥料,肥水循环利用及配套相应设施,可真正实现化肥零排放,大幅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三是省工、省力、易于管理,基质栽培不需要中耕、翻地、锄草等作业,浇水、追肥可以同时解决,由供液系统定时定量供给,管理方便,且不会造成浪费,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四是有效避免连作障碍,基质栽培能有效避免在土地上连作而破环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种群的连作障碍,尤其适合切花类花卉生产;五是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基质栽培使作物生产种植彻底脱离了土壤环境,不受土质、水利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在原已存在土壤退化低产问题地区,推荐大力推广采用基质栽培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无法种植问题;六是能较好满足现代订单农业要求,基质栽培使作物生产摆脱了自然环境的制约,产品品质级别、成熟出产时间均为可控制状态,使生产能够更为高效地满足销售、市场的不同要求。 (四)技术获奖情况 无。
技术要点:
(一)栽培槽准备 (1)栽培槽规格 栽培槽布置总体原则为离地设置并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栽培槽离地40-50cm,宽30-40cm、深20-25cm,行距90-100cm。一般用空心砖加石棉瓦组合作为栽培槽的支撑,用铁皮或尼龙绳固定栽培槽,在栽培槽底部铺设5-10cm石灰岩碎石(10cm³左右),并设置1-1.5%的坡度便于多余肥水从低处排出。 (2)基质管理 一般选用椰糠作为玫瑰切花栽培的基质。椰糠加水泡发至无明显结块并经脱盐处理后,装入基质槽内,至平齐基质槽上沿。 (二)定植 (1)定植时间 全年均可,但是尽量避免高温、强光照。 (2)种苗选择 选择根系健康、营养叶为5片复叶,芽点正常,无明显病虫害的种苗。 (3)定植方法 定植时挖一个深度8cm,直径5cm的穴,然后按营养叶基本平行于槽边略向槽心的位置放入穴中,顶芽露出基质外,底芽埋在基质内。采用双行三角形种植方式,株距15-20cm。 (4)定植密度 根据品种不同,高产的品种密度每亩控制在5000-5500株,低产的品种密度每亩控制在6000-6500株。 (三)肥水管理 (1)施肥首部 根据预算选用多通道施肥机、文丘里施肥器、比例施肥器等设备作为施肥首部,要求工作液EC和PH均匀一致。 (2)滴灌系统 根据灌区面积合理设置给水管径和加压流量,尽量做到每个滴灌点出水均匀。每条栽培槽铺设两条滴带,滴头向上,滴头间距15-20cm;或每条栽培槽铺设1根PE管,开孔安装4个滴箭,开孔间距15-20cm。 (3)肥料选择 肥料的选择应符合NY/T496的规定。选择全水溶性、全营养性、各元素之间不会发生拮抗反应、不会引起PH剧烈变化、对灌溉系统腐蚀性小的肥料。 (4)施肥和水分管理 参考切花玫瑰根区需肥量、回收水和灌溉水比例、回收水中各离子浓度以及环境(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调整工作液浓度、灌溉次数和单次时间。一般回收水占灌溉水的20-30%水分比较合适,回收水的各离子浓度接近根区需肥量比较合适。 (四)环境管理 (1)温度管理 温室内温度,白天在25-30℃最佳,夜间在15-18℃最佳。白天棚内温度高于30℃时要及时遮阳通风,温度低于15℃时要关棚保温,必要时进行加温;现蕾以后夜间温度低于13℃需要保温、加温维持在13-15℃之间。 (2)湿度管理 温室内相对湿度白天在50-60%最佳,夜间在80%最佳。白天湿度过小可以在温度适合的情况下关棚保湿;夜间湿度过大可以在傍晚开窗通风排湿后关棚保温,必要时可以加温排湿;昼夜温差过大时,要注意夜间湿度过大造成的病害。 (3)光照管理 切花玫瑰光补偿点在18000lux左右,饱和点在40000lux左右。 (五)田间管理 (1)摘心 植株营养生长阶段,需要及时摘心去除顶端优势,让侧芽多发枝叶为压枝做准备。 (2)压枝 当种苗经过2次摘心,生长至40-50厘米高时可压枝,植株压枝后会迅速长出脚芽,粗壮的脚芽做切花枝。 (3)抹芽 植株压枝后迅速长出脚芽,发育好且粗壮脚芽做切花枝,发育不好、过多的、方向不好的芽抹掉,可留部分细脚芽继续压枝做营养枝。 (4)打侧枝 单头玫瑰开花枝腋芽发出的侧枝要及时清除,保证主花头营养供给;多头玫瑰在侧花枝发育基本成熟时要将靠下部的1-2枝发育较慢的侧花枝打掉,以保证整枝花成熟度基本一致。 (5)开花枝切枝和留桩 第一茬花切花时选择粗壮的枝条留下2个腋芽,较弱的枝条不留桩,直接切掉或根据需要留作营养枝;第二茬花切花时将第一茬留下的顶芽发育成的切花枝留一个腋芽,底芽留2个腋芽,让整个桩基本在一个平面;第三茬以后基本在留一个腋芽的位置切花。留桩时要注意整棵植株的树形,尽量让各个开花枝有充分的空间。 (6)营养枝管理 在切花时,根据营养枝的多少和健康程度,选择一些弱枝压枝成为营养枝;夏季营养枝过密的要及时疏掉一些;春季清除枯枝和黄叶。 (六)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 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根癌病、黑斑病等。 (2)主要虫害 蚜虫、螨类、蓟马、鳞翅目幼虫等。 (3)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农业防治:合理种植,适时梳枝整形,改善通风条件;适时调控大棚温湿度,保持在湿度控制65%左右;及时清除田间感病植株体。 物理防治:应在田间设置诱虫板、诱捕器、杀虫灯等诱捕成虫。 化学防治:生产中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 生物防治:释放天敌或使用生物制剂惊醒防治。 (七)采收及采后保鲜 (1)采收 采收标准:根据品种特性和采收季节,采收标准可以适当调整,如花瓣数少的品种适当早采;夏季气温高时适当早采,冬季气温低时采收成熟度要大些。过早或过晚采收都会影响切花的瓶插品质。 采收时间:切花采收时间和采收次数因季节而异,春、夏、秋季一般每天2次采收,分别在上午6:30~8:00点和下午18:00~19:30点进行,冬天一般每天早上采收1次。 采收方法:采收时要使用正确的采收方法,剪切后需在5分钟之内插入含有保鲜剂的容器中,尽快放入冷库冷藏,去除田间热,减弱切花的呼吸作用。冷库温度2-4℃,空气湿度为85~90%。 (2)采后保鲜 经过预冷后的切花在经过分级包装后,重新添加rvb或相似减弱蒸腾的保鲜剂第一时间运入冷库中保存,延长切花瓶插寿命。冷库温度2-4℃,空气湿度为85~90%。
适宜区域:(一)区域布局在花卉种植老区,如昆明、玉溪等地,由于土壤退化严重、环保要求较高或用地成本高,通过政策及资金引导,大面积提升改造原有地栽设施,充分发挥无土栽培高投入高效益、生态环保、示范效果好的优势,实现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在花卉种植新区,特别是以园区发展为主的区域,根据各园区所在气候及地理环境有针对性的推广及鼓励无土栽培模式,通过实干与科研的结合为花卉无土栽培奠定扎实基础。(二)设施规格布局根据设施投入和实施主体经济技术能力实际,将设施规格分为半自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三个层次:(1)半自动化。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配备电动开窗、遮阳、保温、通风、加温设备,棚体框架为连体薄膜温室,肩高3.5-6米;造价18-23万/亩;需要较强的人为管理,适合面积较小,种植常规品种,种植经验和理论丰富的种植者,年产值约10-12万元/亩,利润2-5万元/亩。(2)自动化。设施在经济型的基础上加装室内外环境监控仪和各种设施设备的控制设备,能够实时收集掌握温室环境数据,通过人为设置参数,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设施设备自动运行调整温室环境;造价22-28万元/亩;自动化带来大量便利,适合大面积种植管理;年产值12-15万元/亩,利润2-5万元/亩。(3)智能化。在自动化设备的基础上,增加补光和补CO2设施,增加对植物生理指标、回收液等更详细的监控检测,植物生长所需的所有条件温室都可以调控,同时采用物联网远程控制温室设施和灌溉系统,出现异常时发出警报,基本可以实现管理上的托管;造价35万元/亩,年产值25万元以上,利润10-12万元/亩。
注意事项:(一)制约因素 一是资金投入门槛较高,打造具备加温、遮阳、控湿设、降温、补光、补CO2、有智能控制系统的温室,每亩投入超过30万元,且一个最经济的标准温室面积为45亩,一次性投入超过千万元,对于花卉企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进入,不利于无土栽培的扩张与发展。二是配套技术人才短缺,熟练掌握水肥配方及环境控制等无土栽培关键技术的人才短缺,缺乏专业的院校对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科学技术研发推广机构不足。三是行业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完善,花卉产业具有种类繁多、技术链长的特点,致使标准涉及的重要技术环节多,加之没有设立专门的项目或资金支持开展相关标准体系研究及构建工作,造成标准小而散,标龄过长,统一协调性及系统性差的现实问题,目前全省仍未制定具备指导意义的无土栽培设施及管理技术的行业标准。四是缺乏政策支持引导,无土栽培模式存在设施设备一次性经济投入大、对种植技术管理要求高等实际问题,针对推广发展无土栽培模式的鼓励及扶持政策空缺。五是消费市场缺乏产品认知,无土栽培产品尚未形成有力的品牌效应,产品无法有效区别传统地栽产品,不能形成“好花卖好价”的市场规律。 (二)注意事项 一是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二是要慎选品种,突出优势;三是要投资审慎,门槛较高;四是要科学计划,阶段提升;五是要服务配套,技术支撑。
支撑单位: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
联系人: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益康路87号 邮政编码:650000 联系人:杨明珊、晏旭熙 联系电话:1388846403115025179498 电子邮箱:3758352@qq.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云南省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