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冷凉高地苹果无立柱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针对西南冷凉高地苹果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质地酸瘦粘、冬春干旱严重、地块零散、管理水平低下、矮化密植栽培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研究形成的一套技术体系。通过该技术,解决了过去乔化密植栽培建园存在树体结构复杂、整形修剪费工费时、果园易郁闭,前期产量低、投资回报期长,而矮化自根砧高密度栽培又存在的前期建园成本高、肥水需求大、水电要求配套性强等关键问题,实现了山地苹果园省力化高效栽培;通过肥水集中管理,在持续改良土壤的基础上,实现了秋水冬储春用,提高了肥水的综合利用效能,保证了果品品质;通过秋冬季养分回流管理,降低了西南冷凉高地苹果产区经常发生的夏秋季雨水偏多、冬春持续干旱、暖冬等不利气象条件对苹果花芽分化和坐果的不利影响。该技术体系符合西南冷凉高地苹果产区水资源禀赋条件和劳动力管理水平,省水、省工、高效,农民容易接受,实现了品种品控品质配套、生产生态协调。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该技术体系已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昭通市昭阳区等苹果产区示范达百亩以上,证明其技术可适应于山地雨养果园、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如马龙区90亩试验园,主栽品种嘎啦优系,砧木为昭通海棠,株行距2.0×4.0米,2017年冬季选用自繁1年生裸根苗定植,2020年总产量41吨,达到456千克/亩,而同期传统乔化砧密植园2020年仅有少量挂果。90亩修剪管理用工56个,亩用工0.62个,较乔化砧密植园0.89个工/亩修剪管理用工节省了30%,较同期矮化自根砧密植园省去建园成本12868元/亩。核心技术秋冬季养分回流技术已应用于云南滇东北、滇东南、滇西北不同生态区的万亩苹果园,有效缓解了近几年日趋严重的暖冬及冬春持续干旱对苹果坐果的影响。快速成形技术目前正在云贵川新栽果园幼树整形修剪中得到推广应用。 (三)提质增效情况 应用该技术,可实现栽后第3年结果,丰产期亩产稳定在3000~4000kg,可比传统乔化砧果园早结果2~3年,节省劳动力30%,果品商品化率达到85%以上;比现代矮化自根砧密植园亩减少立柱、架材等投资10000元以上,化肥节省30%以上,水肥资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便于实现山地果园行间生草、喷药等机械化作业。 (四)技术获奖情况 该技术未申报科技奖励。
技术要点:
(一)选用芽苗建园 选用嘎啦优系、红露、华硕、秦脆等中早熟苹果品种与青砧2号、昭通海棠组合的当年生苹果芽苗(嫁接部位30~40厘米,茎粗1.2~1.5厘米)或1年生裸根苗,株行距1.5×4米或2.0×4米,亩栽86-110株。 (二)熟化改良土壤 3月按4米行距开深80厘米、宽60厘米的定植沟,晾晒熟化土壤;5月按亩施腐熟圈肥3000千克、200千克生石灰、150千克钙镁磷肥与表土混合后回填起高40厘米、上宽60厘米、下宽120厘米的墒;7月墒面撒播芥菜或葱,行间套种玉米,9月行间撒播黑麦草或紫花苕子;12月下旬至1月中旬完成垄上苗木定植工作,定植后套长50厘米、宽15厘米的蓝色塑料薄膜筒并用竹竿固定。 (三)快速成形技术 定植当年,60厘米以下的侧枝全部剪除,以上所有侧枝全部呈马牙形剪除。萌芽后及时抹去60厘米以下的萌芽。顶芽选留1个健壮的芽做中央领导枝,其下2~3个相邻的萌发芽及时抹除。侧枝萌芽后长至30厘米时用牙签撑平。 第一年冬剪:秋季将中干上的新梢拉至95~120°,将冬季修剪延迟到2月下旬~3月上旬。修剪时,侧枝枝条全部留马牙形重短截,对中干延长头轻短截或不短截。80厘米以下位置的枝条全部去除。 第二年冬剪:秋季将中干上的新梢拉至95~120°;冬剪继续对侧枝枝条全部留马牙形重短截,对中干延长头轻短截。树高基本达到预期高度。 第三年冬剪:选留生长势中庸、角度大的一年生枝条作主枝,不打头。每年需要对所有长度超过1米、基粗超过主干粗度四分之一的侧枝视情况去除,25厘米以上侧枝拉到水平以下,保持树体生长势缓和,树形成形并开始结果。 树形结构特点:树高2.5~3.0米,中干上着生38个左右螺旋排列的小枝,结果枝直接着生在小主枝上,小主枝平均长度为1米,与中干的平均夹角为110°,同侧小主枝上下间距为25厘米。中干与同部位的小主枝基部粗度之比3~5:1。 (四)肥水集中管理 由于结果早、产量高,一定要重视前期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每2-3年进行土壤沟状局部改良一次,可用小型开沟机械在树体两侧靠主干40厘米左右的区域开挖深40厘米、宽30厘米的施肥沟进行施肥,不用覆土,肥料种类及数量参照基肥。无灌溉地区,可用农用车拉水浇灌,直接将肥水浇灌于施肥沟内。有灌溉条件地区,最好安装自压式滴灌设施(采用补偿式滴灌带),冬春季每月灌水1次。 (五)秋冬季养份回流技术 10月下旬开始,每隔10天用5%尿素+0.3%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水溶液进行树冠喷洒,连喷3次,促使养分回流和落叶。1月中旬主干喷淋一次1%的硫酸锌水溶液,2月中旬冬剪后及时喷洒一次1%尿素+0.3%硫酸锌+0.2%硼砂混合水溶液,再用5~8度石硫合剂喷洒进行树体保护。3月上旬萌芽前10天,结合浇水用腐殖酸与氮肥的混合水溶液浇灌施肥沟,确保花芽分化及开花过程能有足够的养分供给。
适宜区域:可在云南省滇东北海拔1900~2200米、滇西北2000~2500米、滇中及滇东南2000~2300米及四川、贵州、西藏等相似生态条件苹果主产区推广应用。
注意事项:苗木尽量选用本地苗,苗木挖起后要在低温高湿环境下处理30天以上,定植前根系须用清水浸泡24小时以上并消毒;秋冬季一定要确保及早落叶及养分回流。无论冬春季修剪还是夏季修剪都要选择阳光明媚的天气,尽量避开阴雨潮湿的天气。
支撑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联系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2238号 邮政编码:650205 联系人:马钧 联系电话:0871-65892704,13888030891 电子邮箱:1767430750@qq.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云南省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