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果菜基质栽培营养液循环利用栽培模式
发布时间:2021-06-19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近年来无土栽培技术逐步引入到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等常规生产设施中,获得了初步成功,面积已近 300 亩,但栽培模式多样,普遍存在着营养液开放管理、根系通气性差、回流液裸露等问题,一方面造成设施棚内湿度大易诱发病虫害,另一方面,回流液的开放或半开放管理即造成水肥资源的浪费、也存在严重的水土环境污染风险。 鉴于此,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依托于自研发的潮汐式灌溉基质栽培槽,形成了黄瓜潮汐式灌溉基质栽培技术。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该项技术目前处于示范展示阶段,2018 年建立示范点 4 个,包括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两种设施,应用效果良好。 (三)技术获奖情况 该潮汐式灌溉基质栽培槽获颁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ZL201820609107X)。 (四)增产增效情况 在塑料大棚秋季黄瓜生产试验中,全生育期 80 天,单方水产出黄瓜 32.4 千克;在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生产试验中,全生育期 115 天,单方水产出黄瓜 34.1 千克,实现了回液的零排放与循环利用。
技术要点:
(一)核心技术:根据栽培面积合理设计灌溉首部,根据不同设施茬口环境特点制定灌溉制度。 (二)配套技术 1、栽培畦向:日光温室为南北向、塑料大棚为东西向,畦间距 1.5-1.6 米。 2、栽培密度:单槽栽植株数 4-6 株,可双行栽植、亦可单行栽培。 3、营养液配置:采用黄瓜专用营养液配方配置营养液,通过比例吸肥泵自动注肥。 4、灌溉制度:单槽单次供水量 12L,根据棚室面积及槽体数量设定单次灌溉时长,一般日灌溉3 次,高温强光季节日灌溉 4 次。 5、营养液管理:工作液 pH 维持在 5.5-6.5 之间,EC 值在营养生长期维持在 1.8-2.0ms/cm(电导率的单位,为毫西门子每厘米)、采收期维持在 2.5-2.8 ms/cm,高温强光季节取下限、低温寡照时段取上限。 6、植株调整:采用移位落秧法进行落秧,保留功能片 13-15 片。 7、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及生物防治,防控病虫害。
适宜区域:适用于华北地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黄瓜生产。
注意事项:(一)棚室地面整平、铺设园艺地布,并保持向回液回流位置 0.1%的坡降。 (二)槽体间连接要紧固,以防漏水。 (三)根据棚室面积及槽体数量选用流量和扬程合适的水泵。 (四)回液池做好防水,避免外源病菌污染。 (五)根据试水情况设定灌溉时长。 (六)每次灌溉后保证回液回净。 (七)每茬生产结束后,栽培基质与回液池消毒。 (八)塑料大棚生产中,冬季注意泄水。
支撑单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联系人: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甲 10 号 邮政编码:100029 联 系 人:王铁臣 联系电话:84617313 电子信箱:13693234390@126.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北京市2020年农业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