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食味水稻绿色安全生产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9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概述 本技术选用优良食味品种,按照绿色、有机稻米、品质保优生产标准,配套稻渔(虾)共作、稻鸭共作、稻菜(瓜)轮作、绿肥轮作等种养结合有机循环模式,生产绿色、有机稻米,通过品牌溢价,大幅提高水稻产值。 (二)增产增效情况 每亩纯效益达1000元以上。通过发展绿色、有机稻米生产,减少农药、化肥投入,种植绿肥休耕养地,有利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要点:
(一)核心技术 1、品种应用。选用南粳9108、南粳5055、南粳46、苏香粳3号、苏香粳100等食味品质优、综合性状好、生育期适宜的优良食味品种。 2、品质保优栽培技术。根据品种类型和不同种植方式,通过定量化设定肥料用量以及肥料运筹,保证优良食味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形成。采取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增施有机肥,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设置合理的有机肥和化肥比例,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3、农药减量防控技术。开展病虫草害监测预警,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型植保药械、专业化和社会化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相融合技术,全面推进“农药减量控害”。 (二)配套技术 1、高效种养技术。可选用稻渔(虾)共作、稻鸭共作、稻菜(瓜)轮作等绿色、有机生产模式。 2、绿色病虫防控。采用太阳能诱杀器等无污染、无能耗的绿色杀虫手段,对水稻病虫进行诱杀。 3、稻米品牌营销。将主打产品进行商标注册、质量认证、产地认证,绿色产品认证及有机产品认证等,扩大品牌知名度。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线上线下结合,实行优质优价。
适宜区域:生态环境优良、稻米产业化基础较好的地区。
注意事项:项目生产基地应远离城镇、工厂及交通干线,周围5公里范围内无污染源。有条件的独立水系灌溉,做到灌排分开。按照绿色、安全,精准肥水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保优生产技术。
支撑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联系人:王才林、张亚东,13951928459,clwang@jaas.ac.cn 扬州大学农学院霍中洋 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董明辉等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江苏省2018-2019年农业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