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经轮作高效种植模式
发布时间:2021-06-19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概述 在发展常规稻作的基础上,对稻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在前作水稻收获后根据需要进行不同时长的深耕冻垡,下茬种植经济作物,包括瓜类、茄果类、叶菜类蔬菜,草莓、马铃薯、四青作物、食用菌等经济作物。通过水旱轮作和深耕冻垡,防控作物连作障碍,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化肥、农药施用,提高肥料和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产值,促进可持续绿色发展。 (二)增产增效情况 与稻麦两熟比,市场行情正常情况下,每亩可增加效益约5000元。
技术要点:
(一)水稻+春提早设施蔬菜模式。 水稻收获后进行冬耕冻垡,下茬种植瓜类、茄果类、叶菜类、根菜类蔬菜。以水稻+西瓜模式为例:水稻常规栽培,5月底6月初播种,人工栽插一般在6月底7月初移栽,11月初收获后进行冬耕冻垡,西瓜12月下旬-2月上旬育苗,采用早春大棚多层覆盖栽培,2月上旬-3月上旬定植,4月中旬至6月底采收,定植后的关键技术包括穴盘基质育苗、嫁接栽培、大棚环境调控、肥水管理、整枝引蔓、人工授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以水稻+番茄模式为例:水稻5月10日前后播种,人工栽插一般在6月10日前后移栽,10月中下旬-11月中下旬收获后进行冬耕冻垡,番茄10月中旬-11月下旬播种育苗,12月中-2月初定植,冬春季节采用大棚多层覆盖栽培,3月中下旬-6月上旬收获后移栽水稻,水稻品种宜选用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熟期适中的迟熟中粳或早熟晚粳水稻,如南粳5055、南粳9108等,关键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适时移栽扣棚、水肥一体化、温湿调控、整枝打叉、病虫害防治等。 (二)水稻+特粮特作物模式。 水稻收获后进行冬耕冻垡,下茬种植马铃薯、蚕豆、豌豆、毛豆等。以水稻+马铃薯模式为例:水稻5月15-20日播种,人工栽插一般在6月15-20日移栽,10月底收获进行冬耕冻垡,马铃薯采用免耕稻草覆盖法,露地栽培于2月中旬播种,5月中下旬收获,关键技术包括脱毒种薯调运、贮藏,播种前种薯处理技术(催芽、切块、消毒),摆薯施肥技术、稻草覆盖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控等技术。 (三)水稻+食用菌模式。 水稻收获后种植食用菌,出完菇的菌渣作为肥料还田种植水稻,既高效利用秸杆,又具有节本省工、病虫害少、劳动强度较低、效益好、见效快等优点。可栽培的食用菌包括姬菇、羊肚菌、大球盖菇等。以食用菌+大球盖菇为例:水稻选择早熟品种,5月15-20日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秸杆直接还田,加少许龙糠进行腐解,大球盖菇采用稻草生料栽培,搭建简易大棚并加盖薄膜和遮阳网,10月下旬开始播种,最早11月下旬采摘上市,可一直采至来年5月。一般1个大棚可利用5吨左右稻草秸杆(约15亩的稻草秸秆量),主要技术为稻草堆制、预湿、播种、覆土、出菇管理等。
适宜区域:水稻产区同时具有一定蔬菜(食用菌)生产基础的地区。
注意事项:水稻尽量不施含氯复合肥;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多种茬口;结合市场行情,因地制宜确定推广规模。
支撑单位:(一)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二)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三)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
联系人:(一)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杨洪建,025-86263332,nltyhj@126.com 曾晓萍,025-86263331;俞春涛,025-86263334 (二)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郭世荣,025-84395267,srguo@njau.edu.cn (三)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 江解增,13952751219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江苏省2018-2019年农业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