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9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概述 近年来我省特色蔬菜产业发展迅速,以叶菜类(西兰花、芦蒿、豆瓣菜、芹菜)、葱蒜类(洋葱、大蒜)、根茎类(萝卜、胡萝卜、山药、牛蒡)为主,多为保健蔬菜和出口蔬菜。但是高温、冷害、多雨、弱光等逆境胁迫和严重的连作障碍对特色蔬菜高效生产、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周年供应能力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本技术采用水肥统筹与一体化、土壤调理与修复、生物刺激素促进植物健壮生长等关键技术,配合应用优良品种和优质种苗、病虫草害绿色防控、设施环境优化调控等配套技术,组装形成优化的技术体系,提高土壤健康状态,增强植株生理活性,降低肥水成本,实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的目标。 (二)增产增效情况 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增产15-30%,生产效益提高20%以上。
技术要点:
(一)核心技术 1、水肥统筹与一体化技术。在明确特色蔬菜水肥需求规律和土壤肥水保持和供应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水肥统筹耦合方案。 2、土壤调理与修复技术。利用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生物质炭等活性物质施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消除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活化土壤,提高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利用率。 3、生物刺激素健株促生技术。应用腐植酸类物质、复合有机物质、有益化学元素(中量元素)、海藻提取物、游离氨基酸类及上述物质的复合物喷施蔬菜叶面或施入根际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农药药效,改善作物的生理生化状态,提高抗逆性。 (二)配套技术 1、优良品种和优质种苗技术。选用特色蔬菜优良品种,品种应具备优质、高产、抗逆、抗病的特性。采用基质穴盘育苗,培育优质壮苗。 2、设施环境优化调控技术。根据特色蔬菜植物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当时环境条件特点,对温度、光照、湿度、土壤水分和矿质营养等进行合理调控,包括增温、降温,补光、遮光,通风降湿、灌水增墒、叶面和土壤施肥等。 3、植株调整优化管理技术。对于特色蔬菜进行精确密植栽培,创造适宜的植株姿态和合理的茎叶群体,建立高光效叶群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性能,利于病害防控。 4、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病毒快速检测、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实现病虫害草的可持续控制。
适宜区域:适合在江苏省不同特色蔬菜栽培区应用推广。
注意事项:无
支撑单位:(一)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
联系人:(一)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侯喜林,025-84395917;吴震,025-84396251 (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曾晓萍,025-86263331 (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 魏利辉,13675109010)等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江苏省2018-2019年农业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