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病虫害绿色减量控制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9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概述 梨树上常见的病虫害有20多种,目前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护,部分果农每年使用农药次数高达12-15次,次数多,用量大,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污染,也让消费者对果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质疑。为有效控制梨树病虫害的危害,本技术形成了一套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以物理防治和生物化学协同防控为核心的梨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二)增产增效情况 相对传统防治区,显著提高果品产量质量,增产平均3%,年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2-3次,降低农药成本20%。
技术要点:
(一)核心技术 1、物理防治。在梨虫害常年发生区域,使用灯光、诱虫带、黄色粘虫板对害虫进行诱杀。在落花后25-40天,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 2、生物防治。利用梨园中的有益天敌瓢虫、食蚜蝇、草蛉、小花蝽、捕食性蜘蛛和蚂蚁等,人工饲养并释放天敌松毛虫赤眼蜂等,悬挂性信息素对害虫进行诱杀和迷向。 3、化学防治。在系统调查和准确预报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适期开展化学防治。在果园见病或零星发病时开始用药,进行全园喷药,喷雾时兼顾梨园地面及梨园四周杂草。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采用高效机械进行喷施,注意药剂的合理轮换使用。 (二)配套技术 1、植物检疫。禁止从病虫害发生区调运携带病残体、虫、卵或蛹的苗木、枝条、果实和土壤等到无病虫害的梨种植区。 2、联防联治。多设监测点,依据监测结果分片成立联防专班,重点是加强联合防治,做好五个统一,即统一测报、统一供药、统一施药方法和剂量、统一施药时间和专业化统一防治。 3、农业防控。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抗病虫、高产、优质的梨品种,并合理布局,清除梨园内及周边杂草,避免与桃、李等果树混合栽植;及时剪除病虫枝、病虫果,带出果园烧毁;冬季清园,刮除老翘树皮并进行涂白,拾净梨园中的病虫枝和僵果等,集中烧毁;冬季深翻梨树行带,深度为20cm。
适宜区域:适用于全省推广应用。
注意事项:重视植物检疫:严格对无病虫害的梨种植区进行植物检疫,杜绝病虫害的传入。做好病情调查:选择代表性果园进行定期调查,及时发现病情,确保及时用药。及时、科学用药:发病果园应尽早用药防治,及时封锁病株或发病中心。喷药时要注意围绕发病中心由外而内进行。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等多种防治方法应交替使用,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支撑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联系人:刘凤权、田子华,025-84390277,13770922137,fqliu20011@sina.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江苏省2018-2019年农业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