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9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概述 在规范开展病虫害监测调查的基础上,集成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环境友好型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根据栽培方式、主要病虫种类、生产基础和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达到三个目标:一是有效控制主要病虫危害,保障果品产量;二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提升果品质量;三是保护果园生态环境,形成果园自然生态平衡。 (二)增产增效情况 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下,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减少2次以上,使用量减少20%左右,亩效益提高10%左右。
技术要点:
(一)核心技术 1、冬季清园保护。通过冬季清园、药剂保护、捡拾病果虫果等措施,减少病虫越冬基数和菌源量。秋冬季落叶以后进行全园剪枝清园,将病残枝叶和落果带出园外集中深埋或销毁。有条件的地区可先刮除枝干老树皮,并用石硫合剂或专用涂白剂进行涂干保护,控制园内菌源扩散与侵染,减轻早春防治压力。 2、“四诱”技术。合理运用灯诱、性诱、色诱和食诱等技术控制果园虫害危害,通过灯光诱杀防控金龟子、葡萄透翅蛾、天牛、斜纹夜蛾等害虫;通过昆虫性信息诱集技术防控桔小实蝇、绿盲蝽、斜纹夜蛾、葡萄透翅蛾等害虫,通过色板诱杀防治烟粉虱、蚜虫、斑潜蝇、蓟马等微体害虫;通过食诱技术防治夜蛾科类害虫、桔小实蝇等。 3、生物防治。人工释放捕食螨防治红蜘蛛,释放异色瓢虫、赤眼蜂等昆虫防治蚜虫和鳞翅目害虫。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防治夜蛾类害虫可选用苏云金杆菌、多杀菌素,防治蚜虫可选用苦参碱水剂,防治灰霉病可用丁子香酚。 4、物理阻隔。疏果定果后采用专用袋实行全园套袋,蜗牛发生重的葡萄园在主茎基部使用蜗牛阻隔器,通过物理阻隔方式控制病虫传播危害,改善果品外观品质。 5、科学用药。结合葡萄生长期关键节点和病虫害监测情况开展病虫害药剂防治。抓住开花前、套袋前、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后等关键节点针对主治对象开展化学防治,在监测病虫达到一定发生程度时辅以化学防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用足药量和水量,使用高效机械进行喷施,提高施药效果,注意药剂的合理轮换使用。严格执行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规定,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用药。 (二)配套技术 1、避雨栽培。有条件的地区可推广避雨栽培模式,应用大棚或棚架等栽培设施避免植株及果实受雨水直接淋打,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2、健身栽培。采用合理植株栽培方式,改善果园温光与通风环境;完善沟渠配套,提高果园排水降渍能力;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果树树势,提高自身抗病虫能力。 3、土壤耕翻。在12月底至2月初对果园进行1-2次土壤耕翻,耕翻深度在15-30厘米左右,可耕翻一次再捣耙1-2次。将在土壤中越冬的部分害虫翻至土层表面,降低越冬虫量基数。 4、地膜覆盖。实行膜下暗灌控湿,降低园内湿度,减轻园内杂草发生,创造不利于病菌发生传播的生态条件,同时可阻止地下越冬害虫羽化和向树上转移。
适宜区域:全省葡萄种植地区。
注意事项:无
支撑单位: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联系人:褚姝频,025-86263841,chusp@jsagri.gov.cn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江苏省2018-2019年农业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