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9
技术领域:资环技术
技术概述:(一)技术概述 针对畜禽养殖、设施园艺等领域,通过传感、通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家决策模型及自动化调控设备的研发应用,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智能监测,对农业生产操作环节进行智能化控制,从而为农畜产品生长(生产)提供适宜的环境,有效解决劳动力成本过高、管控不及时、投入品使用粗放等问题,提高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及农产品质量水平。 (二)增产增效情况 温室大棚减少化肥施用量10%左右,节水15%,亩产增20%以上,大幅降低劳动强度,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以上;畜禽养殖场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减少用工量1/3以上,提高畜禽成活率5%以上,产量增加10%,效益增加10%,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技术要点:
(一)核心技术 1、农业实用传感技术。利用各类传感设备,实时感知畜禽养殖环境及个体生长情况、作物生长环境、水产养殖水质及气象等信息。 2、自动控制系统集成技术。根据专家决策系统或监控中心指令,智能化调控畜禽养殖场温控、换气、湿控、灯光、饲喂、饮水等设备,温室大棚湿帘风机、喷淋滴灌、内外遮阳、加温补光等设备,水产养殖区的空气压缩机、增氧机、循环泵等设备,远程调控大田灌溉、肥水管理、防霜等,从而为动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 3、农业专家决策系统技术。运用农业专家知识和技术,建立农作物、畜禽生长智能决策模型。重点是确定农畜产品生产环境因子调控阈值,供计算机参照,进而启动控制系统实现对环境和生产操作环节的自动调控。 (二)配套技术 1、中央控制平台集成技术。依托传感网络、中心服务器和中央云处理平台,通过各种模型算法,实现系统集成与控制功能。 2、生产环境因子信号远程传输技术。将传感器网络与GPRS、4G、Wifi等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确保数据无线无障碍、高可靠、高安全地进行传送。 3、高产高效配套技术。探索建立一套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与智能化生产过程相应的节本省工、高产高效的生产管理技术。
适宜区域:全省畜禽规模养殖场、水产养殖场、温室大棚集中区及部分大田。
注意事项:由于各示范点技术应用领域、农作物生长(生产)环境等存在差异,需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信息感知、数据传输、专家决策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技术方案和实施计划,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总结优化。
支撑单位:(一)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三)南通市农业委员会(四)江苏省农业科学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五)金陵科技学院
联系人:(一)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 魏祥帅,025-86263613 (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刘永华,13952939752 (三)南通市农业委员会 杨建,13515211007 (四)江苏省农业科学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 余刚,13601464495 (五)金陵科技学院 姚宏亮,18913805327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江苏省2018-2019年农业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