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稻(莲)鳖综合种养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9


稻(莲)鳖综合种养技术

技术领域:种养循环

技术概述:

技术要点:

(一)田块选择 稻(莲)鳖综合种养田块应便于看护,如房前屋后等离住处较近的田块。同时应注意地势要低洼些,水源条件好,水流通畅,排灌方便。单块稻田面积一般在5亩以上。地势低洼、排灌不畅田块不宜选用。 (二)田块改造 1、鱼沟(鱼溜)开挖。沿着田埂内侧四周开挖宽2-4米、深1.0-1.5米的沟,沟底为软泥,厚度为0.2米左右;或在塘中2个长边,每边沿池边斜对面各挖一个深1.0-1.5 米的鱼溜,沟或池面积占稻田总面积8-10%。或者10亩左右安排1个0.5亩左右1.0-1.5米鱼溜(供水稻播种时及甲鱼过冬用)。每个鱼溜配被一个太阳能诱虫灯。 2、筑埂和田地平整。利用环形沟开挖和土地平整土方将田埂加高、加宽、加固,田埂高出田块的0.6-0.8米。 3、防逃设施建设。养鳖稻(莲)田四周应修建防逃墙,可以用砖砌,高0.5米以上,水泥抹平,顶部建成“T”形,也可用瓷砖、石棉瓦或有机玻璃等建造。若是防护网还要在网的上端向稻田内出檐10-15厘米,成“Г”形,以防成鳖上网或挖洞逃逸。 4、进排水设施。依地势落差设置安装进排水管道在对角线上,进水口建在塘埂上,排水口设在沟渠最低位置,并在排水渠道出口设置防逃栅。 (三)鳖种放养 在5月下旬单季晚稻插种后约1 个月(待晚稻苗势生长健壮,不易弄倒时),即6月底至7月每亩放入规格为250-300克/只的幼鳖200-300只,鳖雌雄要分塘放养;稻与鳖在田间实际共生期约为3.5个月左右,至10月上旬养成商品鳖起捕,商品个体质量一般能达到500g/只。一般稻鳖共作模式的商品鳖建议养2-3个稻鳖共生周期上市。莲田一般在4月上旬将藕种进行定植,在5月初待藕莲长出浮叶后,每亩放入规格为250-300克/只的幼鳖200-300只,鳖雌雄要分塘放养,放养时水深保持20厘米左右。至10月上旬养成商品鳖起捕,商品个体质量一般能达到600g/只。 (四)水稻栽种 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力强、抗倒伏、分蘖强、高产、口感好的中迟熟晚粳稻品种,种植水稻采取早播晚收,一年一季的种植模式。由于该技术后期水稻长期处于灌深水状态,具有较强耐湿能力的品种更佳。 (五)饵料投喂 鳖类喜食野杂鱼、切碎的鱼肉等动物性饲料。饵料投喂严格遵守“四定”原则,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间分别在上午9:00-10:00、下午4:00-5:00。日投喂量为鳖总体重的1-2%,并视天气、水温、活饵等情况适当调整,一般以1.5小时左右吃完为宜。也可在稻田内投放一些田螺、鱼虾类活饵供鳖食用,以提高鳖的品质,节省饲料成本。 (六)疾病防控 严格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进行病害防治。平时应定期进行鳖沟(池)消毒,每天清洗饵料台,常见鳖疾病防治方法如下: 1、腐皮疥疮病 (1)症状:体表糜烂或溃烂是该病的主要特征。初期病鳖颈部、背腹甲、裙边、四肢以及尾部基部长有一个或数个黄豆大小的白色疥疮;以后疥疮逐渐增大,向外突出,最终表皮破裂,用手挤压四周可压出黄白色颗粒状或有腥臭味的内容物。患该病病鳖食欲减退或不摄食,体质消瘦,常静卧食台,头不能回,眼不能睁开,衰弱死亡。该病病程较长,如不发生继发性感染,多数病鳖可长期存活,少部分可自愈,但颈部感染和病程严重者反应迟钝,活动微弱,不摄食,短期内死亡。 (2)防治措施:放养的鳖规格一致,入田前用氨基酸碘药浴10~15 分钟。经常在养殖沟或池中泼洒复合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3~5 克/米3。疾病发生后,首先保持池塘有较高的溶解氧,然后在沟或池中泼洒VC 3~5 克/米3,4~5 小时后再泼洒氨基酸碘0.1 克/米3进行消毒,同时减少投饵量,并在上午每千克饲料中添加VC 2 克和VB族维生素0.5 克和乳酸杆菌1 克进行投喂,下午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三黄散或黄连解毒散2~3 克,连喂5~7 天为一疗程,有较好的疗效。 2、肝胆综合征 (1)症状:患病鳖食欲不振,生长缓慢,四肢基部柔软无弹性。病鳖外观变形,背甲明显突起、失去光泽,腹部呈暗灰色,有明显的绿色斑纹,手拿有厚重感。鳖体浮肿或极度消瘦,浮肿者一般颈部、四肢肿烂,表皮下出现水肿,消瘦者甲壳表面和裙边形成皱褶。 (2)防治措施: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投喂饵料。平时饲料中应添加一些有利于脂肪代谢的物质,如复合VB、VC、VE、氯化胆碱、黄芪多糖、活性菌如乳酸杆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及时更换池水,保持水体理化因子指标正常。使用物理和微生物方法改良水质,可较好地控制毒素对中华鳖肝、胆的侵袭。每千克饲料添加乳酸芽孢杆菌1 克、黄芪多糖0.5~1 克、高稳VC 3~5 克及复合VB 1~2 克,连投10~15天,有利于肝胆综合征的恢复。

适宜区域:本技术适宜江西环鄱阳湖区、赣抚平原地区、吉泰平原地区和山区连片的冷侵田区域推广应用。

注意事项:1.坚持稳粮增效的原则,必须以粮食生产为主。 2.稻鳖工程建设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SC/T1135.1-2017)的要求,稻田开挖的环沟和田间沟面积不能超过稻田面积的10%。 3.严禁使用菊酯类、有机磷类农药、剧毒和高残留农药。

支撑单位:1、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南昌市北京西路省政府大院省农业农村厅16楼) 2、南昌大学

联系人:1、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南昌市北京西路省政府大院省农业农村厅16楼);邮政编码:330046;联系人:黄滨;联系电话:0791-86265926,13507913678;电子信箱:binjx@163.com。 2、南昌大学,联系人:洪一江,13387003596。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江西省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