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9
技术领域:资环技术
技术概述:
技术要点:
<p>1.建设区域要求 各地连片精养池塘,周边无稻田或直排江、河的养殖池塘均应因地制宜地建立尾水处理,并依据池塘养殖尾水排放量,排放去向(尾水去向的确定依据《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的排放水域划分来定),选择尾水处理功能环节,设立尾水处理流程,建设尾水处理设施设备。 2.建设内容与要求 2.1生态沟渠建设 把养殖池塘排水沟(渠)修建成具有自身独特生态结构并发挥相应生态功能的沟渠系统,称为生态沟渠。 依据养殖排放尾水的实际情况,决定生态沟渠的修建方式。 2.1.1简易植被沟渠 适应尾水排水量少,沟渠有一定的长度,两边未硬化,沟渠两边坡上种植草本植物,沟渠中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水生植物品种,底部可种植沉水植物,沟渠两边可种植挺水植物。密度与摆放以不阻挡水流流动为宜。 2.1.2生态沟渠 适宜沟渠大而长,尾水排放量大的养殖区域。 修建方式:沿总沟渠内的水流方向设置垂直于沟渠底的3条分隔墙,将总沟渠分隔为沿水流方向一致的四部分;每部分沟渠道内分别作如下设置: (1)生态沟渠I区:占用整个沟渠的30%左右,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如美人蕉、芦苇稻、野茭白、慈菇、香捕、耦、水芹菜等)种植密度为1~2株/m2水面,主要起沉淀作用; (2)生态沟渠II区:占用整个沟渠的20%左右,放置人工浮床,浮床上种植高生物量、根系发达的本地优势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黄花水龙等漂浮植物和空心菜等浮叶植物。生物浮床大小因地制宜,间隔4m-6m,覆盖面达水面1/3~2/3。 (3)生态沟渠III区:占用整个沟渠的20%左右,放养滤食性鱼类(鲢鳙1~2尾/m2)和螺类或吊养贝类(0.5~0.8kg/m2)。还可在池底安装曝气盘或微孔曝气管,通过底部增氧方式,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配备1台3KW左右的罗茨鼓风机,曝气头的数量按面积大小均匀安装。 (4)生态沟渠IV区:占用整个沟渠的20%左右,放置立体弹性填料(悬吊在框架中,沉入水中,占水体积的10%左右)或分子生物膜(悬挂在水中),底部种植马莱眼子菜、伊乐藻、金鱼藻、苦草、聚藻、孤尾藻等沉水植物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氨氮等有机物。 生态沟渠的每个部分在进水口位置分别设有闸门,各闸门可以同时开启或关闭,也可以分别开启或关闭。闸门的过水宽度为所在生态沟渠道宽度的80%~100%。或建过滤坝,依据实地状况确定建设大小,一般两墙宽度1~1.5m左右,高度高出水面10~20cm采用两排空心砖搭建外墙,空心砖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 墙的两端分别深入沟渠的两岸,增加墙的稳固性和防止两边渗水。中间可用蛇皮袋装些填料,填料如活性炭、珊瑚石、蚌壳、多孔陶瓷粒或碎石等。 成效体现在于:利用现有排水沟渠改造为生态沟渠,构建成一套尾水处理系统,无需额外占用养殖场地,节约养殖用地,大大减少了环保投入成本。同时,避免养殖尾水直接排放,提高了养殖场周边生活,生产用水的质量,减少了环保压力,甚至使得养殖尾水能够循环利用,大大节约了水资源与成本。 2.2尾水处理专区建设 2.2.1设施建设布局 生态沟渠、生态塘(净水池)、潜流湿地等生态化设施和养殖池塘的组成比例应结合养殖品种、放养密度、饲养方式等特点来决定, 一般生态工程化设施的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的20%,其布局可参考下图。
2.2.2尾水处理流程图 根据污水处理等水处理工艺,淡水池塘尾水处理通常需要如下功能环节,具体处理环节流程图如下: 流程图说明:
⑴ ①②③④⑤⑥⑦中通常用PVC管道来连接,口径大小依据流水量来设定,设置的位置一般离底部20-30cm处,相通为宜,有的功能池之间也可以建设过滤坝等方式相通,总体以净水效果来决定与选择相通方式; ⑵功能池的顺序一般不宜调换,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减少相应功能池,如微生物等净化池、水生植物净化池可视尾水来量和污染程度决定其是否合并,但增减功能池以达到洁水池中的水质经检测后达到排放标准为准; ⑶沉淀池占尾水处理面积的30%,暴气池占尾水处理面积的10%,微生物等净化池、水生植物净化池、洁水池各占尾水处理面积的20%; ⑷沉淀池的主要功能是将尾水中的悬浮物、不溶于水中的固体沉淀下来,增大水体的透明度,提升水体活力,利于光线射入水中。材料可用河沙或蚌壳、珊瑚石等表面大的原料;暴气池主要功能是增加尾水中的溶氧量,利于分解消化菌的繁殖,分解水体的有机物,并消除部分有毒物质,利于后续水体中需氧微生物的快速繁衍生长。池中一般装充氧设备;微生物等净化池主要功能是培养水体中微生物群体,利于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等残留物,维持水体中的菌相平衡。架设材料可用分子生物膜,形成菌胶团或投放微生态制剂等;水生植物净化池主要是进一步对水体分解后的无机物实施利用,形成虹吸一样促进水体中有机物等的分解与消化,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恢复水体的活力,达到净水的目的。可用的水生植物有伊乐藻、苦草、狐尾藻、篦齿眼子菜、金鱼藻、菹草、轮藻、水葫芦、浮萍、菖蒲、芦苇等。也可放养适量的滤食性鱼类或吊养蚌;洁水池主要功能为贮存净化水,复氧、消毒后为循环使用提供蓄水池的作用。若不循环使用可向外排放。 ⑸各功能池的布局应根据当地场地实际情况排布。 ⑹池塘养殖排放水的监测应以采样洁水池水体为准,作为淡水池塘养殖尾水排放的采样监测点。 ⑺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设施的验收,以尾水检测符合《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标准要求为准。 3.后续维护 尾水处理的每个功能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净化水的功效会因处理废水后逐步弱化,因此,必须定期进行净水物质的更换与清洗,因此,功能池在设计上应考虑后续维护的劳动强度,增加相应的处理管道等设施,才能持续地开展尾水的处理工作。</p>
适宜区域:全省淡水池塘养殖区域均适宜。
注意事项:尾水处理设施设备需要定期维护,才能有效地使排放尾水经处理后达到排放要求。
支撑单位: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联系人:联系地址:南昌市北京西路省政府大院省农业农村厅16楼;邮编:330046;联系人:李小勇,0791-86266931,13177885907;电子邮箱:1501519242@qq.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江西省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