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青稞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9


青稞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基本情况 以实现青稞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根据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生活需求相一致的要求,按照区域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积极推进青稞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生产稳定的青藏高原区域内青稞标准化优势生产区和产业带,将进一步提升我省青稞生产水平,通过青稞产业的发展带动农牧交错区经济社会的进步,对于增强青稞这一特色产业在扶贫中支撑农牧民增收的作用,促进农牧民增收和脱贫致富。 (二)示范推广情况 2019 年,门源县 3600 亩示范田亩产 342.5 公斤,增产幅度 18%;共和县 500 亩示范田亩产 408 公斤,增产幅度 20%;贵南牧场 5500亩示范田亩产 398 公斤,增产幅度 15%。 (三)提质增效情况 技术示范推广后,平均亩增产 5%以上,按亩产量 400 公斤计,亩增产 20 公斤,亩增收 60.0 元;相比于传统技术,平均亩增产 10%以上,按亩产量 350 公斤计,亩增产 35 公斤,亩增收 70.0 元。通过大力推广青稞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促进藏区青稞由传统的以家庭生产方式向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高效化生产方式转变,大幅度提高农牧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 (四)获奖情况 无。

技术要点:

(一)术语和定义 1 高产:产量每公顷 5.250 吨~每公顷 7.500 吨(每亩 350.00 千克~每亩 500.00 千克),产量 在不同生态区比一般生产大田提高 5%以上或产值 提高 10%以上。产量结构指标成穗数每公顷 450.000 万穗(每亩 30.00 万穗)以上,穗粒数 40.00 粒以上,千粒重 50.00 克以上。 2 优质:综合品质指标达到或超过 GB/T 11760 规定的要求。 3 高效:田间管理全程机械化程度高,田间管理技术效率高,生产成本不增加或有所降低。 (二)生产条件 1 气候:年平均气温大于 0.5℃左右,大于 0℃ 有效积温 1600℃以上。 2 土壤: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 良好、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 (三) 栽培技术 1 选地:选择前茬为豆类、薯类或油料作物且未使用残留农药的地块,忌连作。 2 整地:前作收割后,及时深耕翻,耙耱整平;春季播种前浅耕翻,耙耱整平。 3 施肥:结合播种前耕翻,施入符合 NY 525 规定的商品有机肥每公顷 4.500 吨(每亩 300.00 千克);结合播种,分层施入符合 NY/T 394 规定的纯氮每公顷 0.034 吨(每亩 2.275 千克),五氧化二磷每公顷 0.043 吨(每亩 2.875 千克)。 4 播种 1) 选种:选用符合 GB 4404.1 规定的 2 级以上良种,播前 1 天~2 天晒种。 2)种子处理:播前使用符合 GB 4285、GB/T 8321.2、NY/T 393 规定的种子包衣剂进行包衣, 或使用经过丸粒化加工的种子,防治条纹病及黑穗病。 3) 播种时间:种植区气温稳定通过 0℃以上时 抢墒播种。 4) 播种方式:条播,播深 3.00 厘米~5.00 厘 米。 5)播量与密度 播种量每公顷 0.270 吨~每公顷 0.300 吨(每亩 18.00 千克~每亩 20.00 千克),基本苗每公顷300.000 万株~每公顷 360.000 万株(每亩 20.00万株~每亩 24.00 万株),成穗数每公顷 390.000万穗~每公顷 450.000 万穗(每亩26.00 万穗~每亩 30.00 万穗)。 5 除草 在三叶至五叶期,使用符合 GB 4285、GB/T 8321.2、NY/T 393 规定的农药防除田间杂草,农 药使用符合 GB/T 17997 规定的四轮拖拉机背负式农药喷雾机喷施。 6 灌溉 有灌溉条件,选冬灌地,全生育期视当地气候条件灌水。 7 收获 籽粒完熟期使用符合 JB/T 5117 规定的机械收获,籽粒损失率低于 3.0%,含杂率低于 2.0%,破碎率低于 1.5。

适宜区域:东部农业区、环湖农业区、三江源区、海南台地

注意事项:在栽培过程中严格遵循生产技术规范。

支撑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联系人:联系地址:西宁市城北区宁大路 253 号 联系人:姚有华 联系电话:15297098664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青海省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