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9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实现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后,每亩至少可节省5-8个人工,如果算上收获后的捡拾环节,节省人工将超过10个以上,其生产效率将比人工提高8倍以上,增产幅度超过5%,亩节本增效超过500元。
技术要点:
(一)主要操作规范 1.播种前准备工作:机械化深松或深耕及整地作业,按配方施肥要求准备肥料,机械化播散。 2.机械播种:种植时,使用2CM-2型马铃薯种植机播种,种植作业播种量控制在140-150公斤/亩,行距600-700 mm,株距180-220 mm,播种深度150-180 mm,重、漏播率小于4%。 3.机械化植保:根据作物的长势情况及病虫害发生情况,采用植保机进行机械喷药作业,防止病虫害发生。 4.机械化收获:选用1JH-150、1JH-110杀秧机,4UM-1型收获机,4JS-100型捡拾机,配套30-45马力的四轮拖拉机开展机械化杀秧、收获及捡拾作业。 1)收获前10天左右机械割秧、碎秧,使薯皮老化,减少收获时的损失。 2)在马铃薯成熟收获期,土壤含水率小于20%时进行机械化收获作业。收获作业中正确调整挖掘深度。行驶速度一般控制住2-2.5 km/h。 3)注意作业质量,防止拖拉机走偏碾压薯块,或起半垄的情况发生,根据作业现场的情况随时调整挖掘深度。 4)机械收获起净率大于98%,明薯率大于98%,破损率小于2%。 5)作业结束后,及时清除机具上的泥土、杂草,加注润滑油,并涂防锈油,停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6)留在田间的薯块集中堆放,夜间加以覆盖,防止冻伤,捡拾后的马铃薯及时入窖(库)储藏。 (二)平作、垄作与起垄铺膜技术要点 1.平作全程机械化技术流程: 整地-施肥播种-出苗5-10厘米后起垄-机械化药剂除草-出苗10-15厘米后扶垄-花期前追肥扶垄-收获前7-10天灭秧-用振动式收获机进行收获-机械化捡拾。 播种时注意根据品种不同调整亩播量、苗数及株距行距,种薯采用三角形排列和宽窄行布局。以利于后续机械化作业。起垄时注意起垄高度不能高于苗高度。扶垄时同样不能压苗。平种基本参数为播深10-15 cm、宽行行距50±5 cm、窄行行距20±2 cm。 2.垄作全程机械化技术流程: 整地-施肥播种起垄喷药-出苗10-15厘米后扶垄喷药-花期前追肥扶垄-收获前7-10天灭秧-用振动式收获机进行收获-机械化捡拾。 垄作基本参数为垄底宽70±4 cm、垄顶宽30±5 cm、垄高20-25 cm,行距为20±2 cm;播种时注意根据品种不同调整亩播量、苗数及株距行距,种薯采用三角形排列和单垄双行布局,四轮拖拉机采用双垄四行布局,播种时同时完成喷药处理。 3.起垄铺膜全程机械化技术流程: 整地-施肥播种起垄喷药铺膜-出苗前上土压膜-收获前7-10天灭秧-用振动式收获机进行收获-机械化捡拾-残膜回收。 起垄铺膜作业基本参数为播深10-15 cm、垄底宽70-100 cm、垄顶宽50±5 cm、垄距130±10 cm,垄高20-25 cm,种子行距为22-28 cm、株距20-35 cm;种薯呈三角形排列。地膜选用>0.008 mm以上厚度地膜。在苗芽离地膜2-3厘米时进行机械化上土压膜作业,防止烧苗现象发生,确保出苗顺利。
适宜区域:地块相对较大、地势相对平缓的马铃薯地块。
注意事项:无
支撑单位: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青海省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