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蚕豆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赤斑病防治)

发布时间:2021-06-19


蚕豆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赤斑病防治)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蚕豆赤斑病是青海蚕豆主要病害之一,属常发性病害,发生程度与气候关系密切,该病对蚕豆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很有必要进行防控。该技术使用后,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赤斑病在高位水地和中高位山旱地对马牙蚕豆和青海 13 号蚕豆胁迫危害,保证蚕豆产量和品质。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该技术已在互助、湟中、湟源、共和推广应用。 (三)提质增效情况。 可以减少 20%左右的产量损失。 (四)技术获奖情况。 无。

技术要点:

(一)症状与发生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茎、荚。叶片染病初生赤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斑,直径2—4mm,中央赤褐色略凹陷,周缘浓褐色稍隆起,病健部交界明显,病斑布于叶两面;茎或叶柄染病开始也现赤色小点,后扩展为边缘深赤褐色条斑,表皮破裂后形成裂痕;花染病遍生棕褐色小点,扩展后花冠变褐枯萎;荚染病透过荚皮进入种子内,致种皮上出现小红斑。 在我省东部农业区海拔2600-2800米的中高位山旱地和高位水地,生长期间雨水过多年份易发生。 (二) 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科学施肥,适期整枝、打顶。增施磷、钾肥尤其是钾肥能显著增强蚕豆抗病力,故其基肥中应以磷、钾肥为主,配施少量的氮肥,壮苗防病;蚕豆盛花期,进行打顶,对控病、降湿、增产均有显著之效。 2、化学防治 1) 防治时期 蚕豆盛花期,凡田间赤斑病病枝(叶)率达10%, 严重度大于5%。 2)药剂选择与用量(见图) 3)防治方法 叶面喷雾防治。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建议交替用药。

适宜区域:高海拔蚕豆种植区

注意事项:

支撑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联系人:联系人:张贵 联系电话:13709753712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青海省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