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牦牛高效繁殖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9


牦牛高效繁殖技术

技术领域:养殖业

技术概述:通过营养调控、隔离哺乳与生殖激素调控,促使产后母牦牛在发情季节恢复发情周期,达到发情配种受胎,从而提高母牦牛繁殖效率。以母牦牛体况评分为指标,母牦牛围产期补饲为措施,防止产后母牦牛能量负平衡造成的卵巢周期停滞为手段,将母牦牛营养调控和生殖激素调控有机集成为配套技术,进行试验示范,从而达到提高母牦牛繁殖效率的目的。 牦牛高效繁殖技术率先在青海省完成实施与推广,自2011年列为青海省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主推技术,成为我省生态畜牧业及牦牛“一年一胎”的核心技术,并与2016年列入农业部农业主推技术名录,自2009年以来,示范规模有4个示范县推广到全省推广14个县市,累计广示范推广母牦牛168.41万头,生产犊牛93.16万头,从繁殖技术和牦牛的管理技术两方面进行集成配套,并进行母牦牛的综合繁殖技术示范,扩大示范的规模,提高一年一胎的母牦牛在牦牛群中的比例,当年产犊母牦牛连产率由1.65% 提高到63.86%以上,提高62.21个百分点,三岁初产青年母牦牛繁殖率由22.75% 提高到64.48%,提高近42个百分点;母牛群的繁殖率提高了25%。 该项技术在2019年荣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技术要点:

(一)当年产犊母牦牛在冷季(12~5月)补饲精、粗饲料,精料补饲料为全价配合颗粒饲料,精料补饲量:1.0kg/天,粗饲料自由采食,产犊后3月龄对产犊母牛早期断奶。隔年产犊牦牛及青年(三岁)牦牛补饲量:0.5kg/天。 (二)同期发情/定时授精技术流程: (1)当年产犊牦牛:在每年8-9月份实施开展。第0天肌注GnRH(100 ug)并放置CIDR,第7天撤栓并注射PGF2α(25 mg),第9天肌注GnRH(100 ug),24-36 h后实施定时授精(TAI)。 (2)隔年产犊牦牛及青年初产牦牛:在每年7-8月份实施开展。第0天,肌注PGF2α(25 mg)并放置CIDR,第7天撤栓并注射PGF2α(25 mg),第9天肌注GnRH(100 ug),24-36 h后实施TAI。 (三)试情公牛的准备与发情鉴定:选择三岁以上未去势公牛作为试情公牛,利用公牛体侧裙毛,将试情布缝织在体下阴茎出口前10厘米并向后兜住,两侧系绳于公牛背部固定;观察试情公牛的爬胯情况并通过直肠检查母牦牛卵巢卵母细胞的发育情况。 (四)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必须严格依据《散养牛人工授精造作规程》执行,(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2013年修订)。选择草场就近的圈舍,早8点,晚6点准时收牧,收牧过程和收牧后30分钟注意观察试情公牛的表现,对可疑母牛保定直肠检查确定母牛发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人工授精。每头牛必须进行两次输精。两次输精后的牦牛及时转移至夏季牧场和种公牛群合群管理,对未受胎母牛本交补配, 人工授精后40天进行怀孕诊断,并做好记录,为后期的分群管理作好准备。

适宜区域:全省牦牛主产区,主要在海晏县、刚察县、祁连县实施推广。

注意事项:注意观察牦牛发情症状,避免漏配。及时做好早期妊娠诊断,及时做好补配工作。

支撑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联系人:张君 13195756690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青海省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