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牦牛犊营养调控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9


牦牛犊营养调控技术

技术领域:养殖业

技术概述:犊牛是牦牛产业发展的后备军,其培育质量优劣直接决定着成年后的生产性能表现。牦牛犊出生后,会经历从采食液体饲料过渡到采食固体饲料、由非反刍营养型过渡到反刍营养型的转变,对胃肠消化道的发育很关键,是犊牛培育的重点,其关乎犊牛后期的生产性能表现。此时,犊牛在快速生长的同时,消化系统不断完善,但同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抵抗力差,容易患病。犊牛在这段时间的可塑性大,通过科学培育手段可以得到优良、高产的成年牛。此技术主要包括牦牛犊代乳粉、采食开食料、补饲苜蓿青干草的饲喂及犊牛体重测评等技术要点。牦牛犊1月龄进行断奶,采用“代乳粉+开食料+苜蓿青干草”组合型日粮进行饲喂,至3月龄时固体饲料干物质采食量达到1.00kg以上,牦牛犊采食饲草料的表现稳定,表明其能适应草地放牧加适度补饲饲养方式;同时,犊牛1月龄断奶能有效提高了母牦牛的繁殖性能表现,实现了牦牛的“一年一产”。 该技术牦牛犊现代养殖中提质增效发展的重要技术,牦牛养殖高质量发展必须抓早抓小。针对此项关键技术实施,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下达专门课题任务,已纳入牦牛标准体系,是该标准体系的重要基础标准之一。同时,依托2019年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青藏高原牦牛标准技术服务及推广平台建设”项目,该技术已在青海省牦牛主产区玉树州、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等示范点进行了大范围的示范应用评价,牦牛犊生长发育情况非常好,同时显著提高了母牦牛发情配种率,有效挖掘了牦牛的繁殖潜力,牧民群众对技术使用效果的认可度高,具备在牦牛产区适宜推广应用的前景良好。 采用此技术饲喂的牦牛犊2、3月龄体重分别为52.22kg、74.00kg,日增重分别为499.33g、726.00g,其体增重表现显著优于已有的传统放牧全哺乳牦牛犊生长表现(2、3月龄体重分别为45.90kg、54.66kg,日增重分别为288.67g、332.83g);牦牛犊对固体饲料(开食料和苜蓿青干草)的干物质采食量达到1.00kg以上,早期采食固体饲料能促进牦牛犊胃肠道早期发育,尤其是瘤胃的发育,使瘤胃乳头长度和宽度增加,瘤胃乳头发育良好,及早建立对采食粗饲料的消化能力;同时,牦牛犊适时(1月龄)断乳能使牦牛发情率提高80%以上,有效发挥母牦牛的繁殖潜力。 “青海高原反刍家畜饲草料组合效应的评价研究”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国内领先水平),是支撑该技术重要研究成果。目前该技术已申报2020年农业部主推技术(审核中),还没有获奖情况。

技术要点:

<p>(一)饲喂代乳粉:牦犊牛1月龄进行断奶,采用代乳粉饲喂至3月龄,代乳粉养分含量见表1。代乳粉用煮沸后冷却到42℃温水按1:5比例冲泡进行饲喂,31-60 d每天每头犊牛500-600 g,61-90 d每天每头犊牛500-700 g,两个阶段均按早晚两次饲喂;各组牦犊牛均在分栏圈里单独饲养,自由饮水。 (二)采食开食料:开食料由玉米、豆粕、膨化大豆、麸皮、乳清粉、细石粉、磷酸氢钙和食盐等混合配制成粉料(养分含量见表1)。在牦犊牛1月龄让其自由采食开食料,逐渐适应,至3月龄时开食料的采食量达到300g。 (三)补饲苜蓿青干草:苜蓿青干草粉碎后饲喂,粉碎长度为2-3cm为宜。牦犊牛1月龄时补喂苜蓿青干草,让其自由采食,逐渐适应对粗饲料的稳定采食,至3月龄牦犊牛对苜蓿青干草的采食量达到700g。 (四)牦犊牛体重测评:在牦犊牛2月龄和3月龄时分别进行体重测定,每次早晨空腹称重,连续称重3天,取平均值,定期评估其生长情况。</p>

适宜区域:适宜在牦牛养殖区域推广应用,尤其在牦牛良种繁育场、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优良种畜生产的幼畜培育中使用。

注意事项:代乳粉饲喂过程中认真执行“定时、定量、定温”的原则,对不驯服的牦犊牛耐心调教。 保障饲养环境卫生条件,牛圈定期消毒,以保证卫生,发现牦犊牛腹泻及时隔离和治疗。

支撑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联系人:崔占鸿 13997171378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青海省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