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精准播种机插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9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杂交稻占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50%左右,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育成的籼粳杂交稻增产增效效果更为突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水稻生产技术向机械化转型升级,但传统水稻机插技术因播种量大、秧苗质量差、机插定位定量性差、漏秧率高、插苗不均匀,严重制约了杂交稻机插技术发展。杂交稻精准播种机插技术,通过定量定位播种,精准取秧机插,实现高产高效,具有种子用量少、漏秧率低、插苗均匀、插后返青快、延长连作晚稻机插秧龄等优点,增产增效显著,有效解决了杂交稻机插的瓶颈问题。该技术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与传统水稻秧盘撒播机插比较,9寸秧盘播种量从70~80 克下降到35~50克,每亩播种量下降25~40%,一般每亩用种量单季稻在0.8~1.0公斤,连作晚稻用种量0.9~1.1公斤。秧盘播种匀度大幅提高,实现低播量下有效成毯,同时可以实现长秧龄带蘖机插。机插取秧秧块从2.0 厘米提高到3.4~4.0 厘米,机插漏秧率降到5%以下,机插秧苗均匀度提高90%,返青提早3~7天,有效穗数提高8~10%,产量提高5~10%。
技术要点:
(1)种子前处理。当地主栽杂交稻品种。杂交稻种子播种前利用种子清选机对种子进行去芒和除杂处理。药剂浸种,重点防恶苗病,按照不同类型品种控制浸种时间,籼型杂交稻浸种24~32 h,籼粳杂交稻和粳型杂交稻浸种48~60 h,种子开始露白捞出晾干备用,种子水分保持在30~35%。 (2)气吸式播种。采用水稻气吸式精量播种流水线进行定向定位定量条播。采用可叠9寸标准秧盘,横向播种14、16、18条,种子播种量每盘35~50 克可调。根据取秧次数实现按粒播种。 (3)叠盘出苗。播种后叠盘暗发芽,将流水线播种后的秧盘,叠盘堆放,每25盘左右一叠,暗室发芽出苗,温度控制在32℃左右,湿度控制在90%以上。放置48~72小时,待种芽立针(芽长0.5~1.0厘米)时用叉车移出,供给各育秧点育秧。 (4)培育壮秧。将秧盘摆放到大田苗床,搭建拱棚盖遮阳网或无纺布防暴雨和雀害,出苗后及时揭开遮阳网或无纺布。干湿交替育秧。晚稻杂交稻秧苗见绿后1叶1心期用300ppm多效唑溶液每亩30公斤均匀喷施控制秧苗生长。移栽前1~2天,选用防治苗期病虫药剂喷雾秧苗,做到带药栽插,同时排水断根。 (5)配套机插。根据秧盘条播规格,调整机插横向对应取秧次数14、16、18次,纵向取秧次数可调,控制每穴机插2~3苗,实现精准播种配套大钵取秧机插。
适宜区域:无
注意事项:种子浸种时,严格浸种时间,避免种子露芽过长,导致在播种过程中胚芽这段,影响气吸式播种效果。
支撑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联系人:联系电话:0571-63371376,86757919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浙江省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