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遗传资源保种选育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9
技术领域:养殖业
技术概述:遗传资源保护是保存畜禽品种资源的所有遗传信息。本技术从活体保护、资源选育利用、遗传物质采集保存等保护利用环节集成应用关键技术措施。目前,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以活体保种方法为主,遗传物质冷冻保存为辅。同时,因地方品种各具独特的种质特性,可用于杂交利用和特色产品开发,以及作为新品种培育的原始素材。技术的应用可实现“以用促保”的资源品种保护良性循环,有效提升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效果。
技术要点:
活体保种是目前最主要的保护方法,可以动态保存品种资源和完整的遗传信息。 (1)保种群体。保种群体的公母比例、世代更新率、每世代控制的近交系数增量等都对保种群的遗传稳定性有很大关系。因此,必须保持最低要求的群体结构,保种群体要求详见下表。畜禽遗传资源保种群体要求一览表 (2)留种方法。各畜禽保护资源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按照“合理方案,科学配种,随机选留,组建群体”的原则,做好保种工作。一是世代间隔。世代间隔的延长可以有效减缓群体的遗传变异,降低群体的近交系数增量,建议:猪3-5年,牛5-6年,羊2-3年,鸡1年,鸭1-2年,鹅3-5年。二是配种原则。家系轮配法,即母畜按家系分组不动,公畜轮回配种的方法。猪、牛、羊也可以采用划分亚群(即2-3个家系为一群),进行群内及群间轮回交配。三是选留原则。家系等量留种(一公留一子,一母留一女)。在母畜生产高峰期选择留种,一般家畜为第3-4胎,家禽选择产蛋高峰期留种蛋。四是群体组建:剔除不符合品种基本特性的个体,其余作为保种群的后备群。按保种群要求的公母比例、群体数量,在后备群里进行完全随机挑选,组建不同家系的群体。 (3)选育利用。保种的目的是不断挖掘畜禽遗传资源的潜在利用价值,提供优秀的育种素材。一是直接利用。对于部分本身具有较高生产性能或在某一性能方面优势突出的品种,直接把种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强化开发利用优势。二是间接利用。对于部分当前生产性能低,暂时不被市场需要的遗传资源,采用与外来父本杂交的方式,以得到较高的生产性能;同时,作为培育新品种的原始素材,选育出独有的优良性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2.冷冻遗传物质保种 冷冻保存不能完全替代活体保种,但作为一种补充方式,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对濒危稀有品种,这种保存方式可以长期保存大量基因,多用于家畜。目前,主要的冷冻遗传物质有冷冻精液、冷冻胚胎、体细胞。 (1)采集制作。一是供体的选择。公畜选择健康状况良好、品种特征明显、配种能力强;母畜选择健康、品种特征明显、繁殖性能较好的经产母畜。二是采集要求。采集精液或体组织后要尽快制作冻精或体细胞,缩短样品的处理时间,避免污染;制作的冻精解冻后活力不能低于0.3,体细胞密度不能低于20万/mL。 (2)保存利用。冷冻遗传物质保存利用要求的技术含量较高,尤其以体细胞克隆和胚胎移植难度较大。利用过程中,应根据遗传物质解冻后的镜检情况,确定输入量;对受体母畜尽量做到同期发情,便于统一操作和管理。
适宜区域:无
注意事项:1.初次筛选应剔除与该品种有明显变异的个体,尽量做到不刻意选择。 2.保种场里保种核心群应与选育群、生产群严格分开。 3.同一品种的冷冻遗传物质应分两个地方保存,定期关注存贮罐内液氮量,做到及时补充。
支撑单位: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
联系人:联系电话:0571-86954035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浙江省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