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高产节本配套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9
技术领域:养殖业
技术概述:母猪是整个猪场生产的核心,目前发达国家猪场的PSY达27头以上,而国内平均水平在18头左右,差距非常大。母猪高产节本配套技术可增加母猪年出栏商品猪2头以上,减少能繁母猪饲养量10%以上,可在不减少出栏数量的前提下,节约饲养成本,减少粪便和污水的排放量,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要点:
<p>1.选优母猪 (1)饲养高繁殖力的猪种。可根据生产目的选择采用杜长大或杜大长等主流杂交模式生产商品猪。如果生产中高端猪肉产品,可用内二元或内三元的杂交方式生产商品猪。 (2)优化母猪群体胎次结构。母猪2-6 胎产仔数较高。较合理的胎次结构为: 2 胎占14-16%,3 胎占13-15%,4 胎占12-14%,5胎占12-13%,6 胎占11-14%。 2.提高年产窝数。 后备母猪适时配种,外来品种初配时间220-230日龄,体重130公斤以上,性成熟的第2或第3个发情期。做好发情鉴定,对母猪定位栏模式的可采用2头试情公猪复合试情。开展妊娠检查,尽早发现未孕母猪,及时做好补配。加强母猪胚胎死亡三个高峰期的饲养管理,即受精后9-13天、妊娠后约21天和妊娠后期60-70天。 3.强化仔猪培育。 一是做好仔猪保温,初生仔猪躺卧处温度要控制在32-34℃左右;二是仔猪尽量饮用温水,可采用仔猪温控饮水器,将饮水加温并恒温在30℃左右;三是仔猪出生后进行铁剂注射。一次在出生后的1-2天中,第二次在10-14日龄;四是做好仔猪寄养与并窝,原则是:“寄强不寄弱,寄大不寄小,寄晚不寄早”。 4.定时输精批次化生产 母猪定时输精:后备母猪日龄210-240日左右,使用烯丙孕素(20mg/天/母猪);停药42h后,使用血促性素(如PMSG);80h后,使用促性腺释放激素。促排后24h与40h两次输精配种。经产母猪断奶后24h,使用血促性素(如PMSG),72h后使用促性腺释放激素,促排后24h与40h两次输精配种。 母猪同期分娩:第17周的周二(孕期114天)使用PGF2a及类似物24h后,再用10IU催产素,确保在周五前产完仔,周六、七可以休息。 批次化生产:经产母猪数≥1200头,半周批;经产母猪数在500-1000头,一周批;经产母猪数≤500头,3周批;经产母猪数≤200头,4周批。</p>
适宜区域:无
注意事项:1.做好产房的空栏消毒和母猪上产床前体表的清洁与消毒; 2.仔猪出生后要尽快哺乳,在小猪喝奶前,要挤掉母猪第一次的乳汁。
支撑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
联系人:联系电话:0571-86400502、85460599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浙江省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