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溪流性鱼类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9


溪流性鱼类养殖技术

技术领域:渔业

技术概述:山区溪流性鱼类主要有光唇鱼、马口鱼、香鱼、赤眼鳟、黄尾密鲴等,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力强、易捕捞等特点,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甜,含肉率高,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这一类鱼类野生资源锐减,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促进了人工养殖的发展、其人工繁育技术也日趋成熟,已成为当前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中首选的优良品种。2020年该技术全省推广应用4050亩。

技术要点:

(以光唇鱼为例) 1.苗种繁育 (1)亲鱼培育。亲鱼要求2龄及以上,雌鱼50克以上、雄鱼30克以上;4月初,水温12℃以上时亲鱼入池,放养密度为1.5千克-2千克/m2,雌雄比为1:1;用粗蛋白含量为40%以上的膨化饲料和活饵进行投喂,同时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200毫克,日投喂量为鱼总重的1.5%-3%,其中膨化饲料和活饵分别占日投喂量的90%和10%,早、晚各投喂一次,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保持流水刺激,流量30L-40L/分钟。 (2)诱导产卵。在天气连续放晴、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在产卵筐中铺设3-5厘米厚、径粒7-10毫米的圆形光滑大理石球,后将产卵筐内扣于集卵箱中。于每日22:00点后将集卵装置放入亲鱼培育池中,每个池放置4-6个,诱导亲鱼产卵。 (3)受精卵收集。发现亲鱼产卵后,于次日8:00提起集卵装置,将集卵箱中的受精卵移至孵化房中孵化,整个集卵过程遮光。 (4)受精卵孵化。将卵均匀铺设在孵化框中,每框放卵8000-10000粒。开启进水,流水孵化。发现霉卵,及时清除。 (5)鱼苗培育。在水温18-28℃时,受精卵经48-96h孵化出膜。破膜后加大水流量,经4-6日鱼苗进入平游期,之后将鱼苗移至培育池中。鱼苗全长在2厘米前,投喂径粒0.2毫米及以下饲料,采用沿池投喂方式,早、中、晚各一次,每万尾鱼苗首日投喂15克,以后逐日增加至55克;鱼苗长至2厘米后,逐日添加径粒0.2毫米以上、0.4毫米以下饲料,在7日内完全替代先前饲料,每万尾鱼苗首日投喂60克,在鱼苗长至4厘米前日投喂量逐渐增加至250克。全程注意疾病防控,待鱼苗长至4厘米时,即可出售。 2.成鱼养殖 (1)场地选择。养殖场选择在交通方便,水量充足、无污染的山间溪流边,养殖用水常年水温不高于30℃,pH值6.8-7.6,溪水透明度50厘米以上。养殖池可正方形或椭圆形,底呈锅底状,中间排水,面积50㎡-80㎡,池深1-1.2米,水深0.8-1米,各池进水口独立,能控制水量,并设有防逃设施,水流均匀。每个池配套建设底增氧设施。 (2)清池消毒。放苗前一周,用1克/m³的三氯异氰脲酸全池泼洒消毒,30分钟后用水冲洗干净,放入洁净水备用。 (3)苗种放养。苗种来自有生产许可证的养殖场或自繁自育,采用仿生态自然产卵,苗种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苗种有两种规格,前期可放养上年繁育的大规格苗种,规格为70尾-200尾/千克;后期是当年繁育的苗种,规格是3-5厘米。鱼苗用5克-10克/m³的高锰酸钾浸泡3-6分钟后入池,每平方米放苗60-70尾,养殖水深40-50厘米即可。 (4)饲料投喂。前期苗种投喂仔鳖料,用水拌料捏成团后再投;鱼种阶段投喂膨化料。饲料投喂遵循“四定”原则,早晚投喂各1次,投喂量灵活掌握,日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2%-5%。 (5)日常管理。每日巡塘2-3次,注意检查鱼类的吃食、生长、健康情况。密切注意溪水情况,控制流量流速,及时调控水质。流速控制在每秒0.3-0.6米,流速流量过大鱼易消耗体力,过小鱼易缺氧致死。流速流量还应依季节气温而变化,一般春季缓流,夏季急流,冬季微流。底部增氧设施开机时间安排,养殖前期晴天22时-翌日7时开机,阴雨天则全天开机;养殖后期开机时间适当延长。定期利用吸污器清除池底残渣;定期用生石灰进行池水消毒。做好防汛工作,严禁暴雨后浑水入池;做好养殖日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防洪、防堵、防逃、防病。此外,要根据池鱼的生长情况,适时分池,保持规格基本一致。 (6)病害防治。定期泼洒二氧化氯等消毒制剂,适时拌料投喂复合维生素和保肝利胆制剂,提高鱼体免疫力。发现病害及时诊断和处理。

适宜区域:

注意事项:溪流性鱼类生态养殖,对水源水质要求较高,适合省内山区溪流性水源充沛地区。

支撑单位: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衢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丽水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绍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联系人: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0571-88731825 衢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0570-3084178 丽水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0578-2030922 绍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0575-81503501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浙江省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