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还田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推广以水稻秸秆为主体的还田技术,将秸秆资源返还农田,不仅是改良土壤、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破解秸秆禁烧难题、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水稻秸秆还田是把水稻秸秆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消耗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在归还于农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也可供应一定量的养分。秸秆还田可促进农业节水、节成本、增产、增效,在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也应受到充分重视。 二、增产增效情况: 每亩增产5%~8%,增收20~30元。
技术要点:
1.核心技术:①秸秆还田一般作基肥用。因为其养分释放慢,晚了当季作物无法吸收利用。②秸秆还田数量要适中。一般秸秆还田量每亩折干草150~250公斤为宜,在数量较多时应配合相应耕作措施并增施适量氮肥。③秸秆施用要均匀。如果不匀,则厚处很难耕翻入土,使田面高低不平,易造成作物生长不齐、出苗不匀等现象。④适量施用速效氮肥以调节适宜的碳氮比。一般禾本科作物秸秆含纤维素较高,达30%~40%,还田后土壤中碳素物质会陡增,一般要增加 1倍左右。因为微生物的增长是以碳素为能源、以氮素为营养的,而有机物对微生物的分解适宜的碳氮比为25:1,多数秸秆的碳氮比高达75:1,这样秸秆腐解时由于碳多氮少失衡,微生物就必须从土壤中吸取氮素以补不足,也就造成了与作物共同争氮的现象,因而秸秆还田时增施氮肥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起到加速秸秆快速腐解及保证作物苗期生长旺盛的双重功效。 2.配套技术:秸秆还田有多种形式,一般以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堆沤还田为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就是把作物收获后的秸秆,通过机械化粉碎,直接翻压在土壤里。这样能的优点有四:一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二是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充分的保留在土壤里;三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四是提高作物抗旱抗盐碱性。就地焚烧秸秆是不可取,被焚烧的秸秆中含有的大量氮素飘入大气中造成污染,只留下田间一些灰分。同时焚烧时还影响交通,易造成火灾。
适宜区域:海南全省水稻种植区。
注意事项:1.秸秆收割后最好立即耕翻入土,以避免水分损失而不易腐解,在水田更应注意。 2.秸秆还田后,在腐解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机酸,在水田中易累积,浓度大时会造成危害。因此在管理上应采取“干湿交替、浅水勤灌”的方法,并适时搁田,改善土壤通气性。 3.应使用无病健壮的秸秆,防止传播病菌,加重下茬作物病害。 4.要用足够马力的机械将秸秆切碎,长度不超过10cm,耕翻入土深度在15cm以下,覆土要盖严、镇压保墒,既可加速秸秆分解,又不影响播种出苗。 5.配合施用氮、磷肥。新鲜的秸秆碳、氮化大,施入田地时,会出现微生物与作物争肥现象。秸秆在腐熟的过程中,会消耗土壤中的氮素等速效养分。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要配合施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肥料,补充土壤中的速效养分。 6.翻压时间与水分管理。可边收割边耕埋,利用收获时含水较多,及时耕埋利于腐解。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在水分管理上,对土壤墒情差的,耕翻后应立即灌水;而墒情好的则应镇压保墒,促使土壤密实,以利于秸秆吸水分解。 7.深耕或深旋耕时可选择高留茬,即留茬高度在15~20cm,并使秸秆均匀撒在地面,以利耕作。少免耕田块,可选择矮留茬,并将作物秸秆均匀撒在地面,这样既省力又利于出苗。
支撑单位:海南省土壤肥料总站
联系人:联系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兴丹路16号 邮政编码:571100 联系人:王朝弼 联系电话:0898-65226863 13078907033 电子邮件:tfzongh@163.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