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稻-再-油(肥)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稻-再-油(肥)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1.技术基本情况。该技术适用于稻田轮作周年种植中稻、再生稻和冬油菜(菜饲用或肥用)的种植模式。选用生育期适宜、综合抗性好、品质优良的中稻品种提早种植,在中稻(头季)收割后,采用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使收割后的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萌发再生蘖,进而抽穗成熟再收一季水稻(再生季)。选用生育期较短、生长快、适合菜用、饲用和肥用的油菜品种,在再生稻收获后播种,油菜作为菜饲或肥用。 2.技术示范推广情况。2020年在江夏区、枝江市、荆州区、沙市区、公安县、石首市、监利市、洪湖市、沙洋县、蕲春县、浠水县、武穴市、咸安区等13个县(市、区)进行示范推广,共举办示范样板28个,建立核心示范区1.75万亩,辐射推广面积80.1万亩。 3.提质增效情况。一是增加粮食。应用该技术比种植一季中稻亩均增产200多公斤稻谷,有利于稳粮增收,而且综合利用了温、光、水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益。二是省工节本。水稻一种两收,既不需要再播种、育秧,又不需要翻耕耙田,省种、省工、省时、省水、省肥、省药。三是优质优价。由于再生稻生长期间温差大、不用药或少用药,米质明显高于头季稻,食味好,价格较高。四是培肥地力。油菜做绿肥,培肥了地力,减少了化肥施用量,生态效果好。 4.技术获奖情况。《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获2018年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湖北省再生稻产业协同推广机制创新与实践》获2016-2018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合作奖。

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中稻选择生育期135天以内、品质优、再生力强的品种。油菜选用早熟、双低、生长茂盛、抗性强,适宜着菜用、饲用或肥用的优良品种。 2.中稻栽培。3月中下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机插秧秧龄20天左右。大田每亩施底肥折纯N、P2O5和K2O分别为5-6公斤、4-5公斤和4-5公斤,移栽后5-7天追施返青肥,晒田复水后亩追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4-5公斤。头季稻适时机收,收割前10-15天亩施尿素7.5公斤左右促芽肥。收割前7天排水,自然落干。机收时注意减少碾压稻桩,留茬高度35-40厘米左右。运用绿色防控技术,及时防治病虫害。 3.再生稻栽培。头季稻收割后,立即灌水护苗,亩施尿素5-10公斤,提高腋芽的成苗率。完熟期择晴收割。 4.油菜(绿肥)栽培。再生稻收割后及时播种,播种后开好排渍沟,适量施用苗肥。冬前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花期重点防治菌核病。适时收获作为菜用鲜菜销售或作为青储饲料销售,青储技术不成熟的地区的采用直接机械粉碎还田作绿肥。

适宜区域:江汉平原、鄂东、鄂东南等光温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单双季稻混作区。

注意事项:以间歇灌溉、湿润为主。适时晒田,收获前切忌断水过早,确保收割时不要过干或过湿,头季机收时,注意减少碾压稻桩,留茬高度35-40厘米左右为宜,若8月上旬收割,可适当留低稻桩。

支撑单位:1.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联系人:1.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人:蔡鑫 联系电话:027-87667157 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联系人:黄见良 联系电话:027-87284131 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联系人:李阳  汪本福 联系电话:027-87389818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湖北省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