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双季稻机械化双直播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双季稻机械化双直播技术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1.技术基本情况。在新增耕地面积十分困难的现实条件下,稳定和恢复发展双季稻面积是提高水稻总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双季稻机械化双直播技术是以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为核心,集成相关适宜栽培管理技术,形成的双季稻周年机械化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双季稻生产的劳动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双季稻节本丰产增效。该技术的推广有利于稳定湖北省水稻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2.技术示范推广情况。2020年在江夏区、荆州区、洪湖市、监利市、公安县、咸安区、嘉鱼县、通城县、浠水县、蕲春县、团风县、武穴市、黄梅县、黄州区等14个县(市、区)进行示范推广,建立千亩示范片32个,核心示范面积3.75万亩,辐射推广面积60万亩。 3.提质增效情况。一是省工节本。该技术省去育秧、栽秧等作业程序,较育栽方式减少70%以上劳动投入,亩节本150-200元。二是稳定产量。该技术播量精准、播种均匀,能够优化直播稻群体结构,提高成苗率和抗倒伏能力,比人工撒播有增产潜力。三是绿色高效。该技术能够提高土地和温光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减轻资源与环境压力。四是促进水稻规模化生产。该技术能够提升水稻生产效益,提高农民种植双季稻积极性,适合规模化经营主体应用。

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在110天以内、日产量高、抗性较好的早稻品种,如冈早籼11号、两优287、中早39等。 2.播期控制。早稻宜在4月5日左右播种,日均气温要稳定在12℃以上。晚稻宜在7月20日以前播种。 3.机械直播。采用同步开沟起垄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机进行直播,穴距为12厘米,行距常规稻为20厘米、杂交稻为25厘米。穴播量杂交稻为3-5 粒谷、常规稻为5-8粒谷。 4.草害防治。种子直播后3天内进行芽前封闭除草,施药要均匀且全田覆盖。在三叶一心期选择对口药剂杀灭余草,药后保持5-7天水层。 5.水分管理。播后保持田面湿润有水迹,便于种子扎根。在水稻封行时,根据苗情适当早晒、重晒田,防止倒伏。 6.肥料运筹。氮肥管理宜“早轻晚重”,早稻氮肥用量8公斤左右,晚稻氮肥用量10公斤左右。早稻磷肥用量占全年70%左右,晚稻钾肥用量占全年70%左右。

适宜区域:鄂东、鄂东南、江汉平原等双季稻适宜区。

注意事项:1. 早稻如遇倒春寒等灾害天气,7月20日之前不能完全成熟的,要及时收割,确保晚稻生产。 2. 农户自留种要注意田间除杂,播前测定发芽率以调整播量,当年早稻种不能直接作晚稻播种。

支撑单位: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湖北省农业科技人才办公室 4.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联系人: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联系人:张枝盛  汪本福  李阳  程建平  杨晓龙 联系电话:13277035349 2.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人:曹鹏 联系电话:027-87667157 3.湖北省农业科技人才办公室 联系人:王珍 联系电话:027-87665371 4.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联系人:陈展鹏  涂军明  陈杰  曹志刚  张群 联系电话:15672081666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湖北省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