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全程机械化节本高效生产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1.技术基本情况。玉米是我省第四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100万亩左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农作物。当前,我省玉米机播水平20%左右、机收水平40%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技术示范推广情况。2020年,我省玉米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7%,在鄂北岗地夏玉米区、平原丘陵玉米区和部分鄂西山地春玉米区推广应用玉米全程机械化节本高效生产技术250余万亩。 3.提质增效情况。玉米实行机械化生产,有利于缓解抢收抢种压力,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玉米生产的节本增效,间接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通过采用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亩增产10%,亩省工节本增效220元左右。通过机械收获,每公顷可减少损失3-5%。
技术要点: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技术包括播前整地、播种、灌溉、中耕、植保、收获等环节。其中播前耕地、灌溉、中耕、植保可采用通用机械作业,制约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业操作环节主要是玉米机播、机收两大环节。 1.选地整地。应选择土质肥沃,灌、排水良好的地块。在地势平坦的地方,可按照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实施免耕播种,或利用圆盘耙、旋耕机等机具实施浅耙或浅旋。在山区小片田地,可使用微耕机耕整。 2.播种。机播、直播玉米主要采用的是玉米精少量播种机械,建议使用集播种、施肥、喷洒除草剂等多道工序于一次完成的播种机,可采用免耕直播技术。 3.中耕追肥。根据地表杂草及土壤墒情适时中耕,中耕机具一般为微耕机或多行中耕机、中耕追肥机。 4.收获机械化。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主要有摘穗型和摘穗脱粒型两种。摘穗型分悬挂式玉米联合收割机和小麦联合收割机互换割台型两种,可一次性完成摘穗、集穗、自卸、秸秆还田作业。摘穗脱粒型玉米收割机是在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加装玉米收割、脱粒部件,实现全喂入收割玉米,一次性完成脱粒、清洗、集装、自卸、粉碎秸秆等作业。
适宜区域:十堰、襄阳、荆门、宜昌、恩施、天门、武汉、咸宁等玉米主产区。
注意事项:1.农艺和农机协同。当前,我省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缓慢,有产品技术、制造和使用上的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品种和栽培制度的制约。品种选用、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要与选用的机械相配套。 2.适期收获计划作业。玉米收获尽量在籽粒成熟后间隔3-5天再进行收获作业。适当调整摘相辊(或搞穗板)间隙,以减少籽粒破碎。注意果穗升运过程中的流畅性,以免卡住、堵塞;随时观察果穗箱的充满程度,及时倾卸果穗,以免溢出或卸粮时发生卡堵现象。
支撑单位:1.湖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2.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3.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
联系人:1.湖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人:王林松 联系电话:18627967700 2.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联系人:黄海东 联系电话:13720275179 3.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 联系人:展茗 联系电话:15827226786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湖北省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