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玉米-大豆轮作均衡增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玉米-大豆轮作均衡增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技术研发推广背景,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等) 针对玉米连作导致土壤酸化、板结、有机质减少以及玉米单一种植对土壤养分过度消耗,土传病害日趋严重、地力下降,减产严重,轮作制度遭到破坏,影响农业安全与可持续等问题进行研究技术体系。通过优化玉米大豆轮作制度改变现有耕作习惯,进行少免耕、优化施肥、精量播种、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收获以及适于机械化生产的优质大豆新品种选择等关键核心技术集成,达到农田土壤用养结合,提高资源利用,增产增效提高品质,以轻简全程机械化生产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玉米大豆生产农机农艺相结合与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推荐技术示范展示范围,在小范围示范展示还是已经实现较大范围推广应用) 2011 年开始东北地区大豆-玉米轮作均衡增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赤峰、通辽和呼伦贝尔多个盟市旗县区进行了技术试验示范,取得良好示范效果。2012 年以来,连续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松山区城子基地进行了长期定位小面积试验示范,玉米轮作大豆亩产为 216.5kg、207.93kg,296.01kg、198.90kg、264.1kg、195.30kg、222.10kg、180.65kg,比连作增产-6.8%~13.52%;轮作玉米平均亩产 745.58kg、793.06kg、888.58kg、863.42kg、917.18kg、958.53kg、664.78 kg、793.63kg,比连作增产 2.8%~27.33%。经过 6 年大豆玉米轮作土壤全钾、速效钾、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玉米、大豆连作,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低于玉米连作。在呼和浩特、呼伦贝尔市扎兰屯、赤峰市松山区、翁牛特旗、宁城县等多地进行了较大面积技术示范,其中 2016 年在 5 个旗县区 6 个示范基地示范 600 亩,测产结果统计,玉米、大豆产量平均提高 2.3%~10%,由于轮作减少化肥和农药投入,每亩节本增效 70 元~100 元。2017 年在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河南营子村轮作技术百亩示范大豆亩产达 320.25kg,比同村常规种植大豆亩增产 28.83kg,增产率 14.89%。在赤峰市喀喇沁旗和松山区,大豆亩产也分别达到 298.1kg 和 241.2kg。2018 年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河南营子村示范点轮作玉米增产 13.96% 。2020 年在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大豆平均亩产279.49kg,比常规种植产量增加 10%-23%。2016 年内蒙古自治区开始进行耕地轮作试点,2017 年达到 200 万亩。分别落实在呼伦贝尔市(含农垦)65 万亩,兴安盟 25 万亩,通辽市 40 万亩,赤峰市 10 万亩,锡林郭勒盟 10 万亩,乌兰察布市 15 万亩,呼和浩特市 5 万亩,包头市 5 万亩,鄂尔多斯市 10 万亩,巴彦淖尔市 10 万亩,阿拉善盟 5 万亩。2018 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10 大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在 30 个重点旗县开展农业生产标准化行动计划,其中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赤峰等盟市的 13 个大豆主产旗县开 展玉米-大豆轮作技术示范推广。 (三)提质增效情况 作物品质:2016 年开始,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长期定位试验取样送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玉米大豆营养成份,表明在不同年份轮作对玉米、大豆品质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 2016 年的轮作玉米粗蛋白含量平均比连作增加13.57%,赖氨酸含量增加 3%,容重每升提高 15.75g,增加 2.16%。玉米-玉米-大豆模式的大豆蛋白和脂肪含量比连作大豆分别增加 0.5%和 1.6%。 效益方面:对 2012-2016 年轮作与连作分析,轮作模式效益大于玉米连作。2016 年连作玉米产量为 787.25kg/亩,效益为-59.12 元/亩。轮作玉米产量 946.22kg/亩,高于连作 20.2%,比连作效益高 156.50 元/亩。2017 年,在赤峰市翁牛特旗桥头镇太平庄村示范面积 200 亩,实测大豆平均产量 235.25kg/亩,增产达 18.63%,增加效益 134 元/亩。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河南营子村示范玉米增产 13.96%,其纯收入达到 775.4元/亩,投入产出比达 1:2.29。2020 年,在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百亩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实收测产大豆平均产量为 247.4kg/ 亩,效益超过同期米。技术体系可减少种子和间苗、化学除草费用 50 元/亩,轮作体系可减少化肥总用量的 15%,减少环境污染。机械化应用既节约了时间和人力劳动强度,减少用工费 50 元,各项节本措施可增加效益 130 元/亩左右。 (四)技术获奖情况 未申报科技奖励。《玉米-大豆轮作均衡增产栽培技术》标准(DB15/T 1534-2018)于 2018 年发布实施。

技术要点:

(一)轮作倒茬:采用 2 年玉米 1 年大豆轮作模式。或轮作区每年 1/3 耕地种植大豆,2/3 耕地种植玉米,3 年完成 1 个轮作周期。 (二)整地:一般在秋季耕翻,深度 20 cm~25 cm;若在春季耕翻,深度 15 cm~18 cm。耕翻后随即耙耢平整。间隔 3~4 年深松整地 1 次,深度一般为 35~40 cm。 (三)施肥(单位;/亩)底肥可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 2000kg 优质农家肥。中等肥力情况,大豆施肥量为 37%控释尿素 5kg+磷酸二铵 10kg+硫酸钾肥 5kg。玉米施肥量为 37%控释尿素 25kg+磷酸二铵 10kg+钾肥 10kg。 (四)品种选择:选择适宜当地有效积温和生育期的质、高产、多抗、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大豆品种。 (五)种子处理: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种子量 0.3~0.5%的 50%多福合剂或多菌灵按药: 种为 1∶75~100 比例拌种。 (六)播种(单位;/亩):在耕层 5cm~10cm 温度稳定 8℃~10℃以上即可开始播种,要根据品种、土壤墒情,一般玉米在 4 月下旬~5 月中旬,大豆在 5 月中、下旬。匀垄种植,玉米行距 50cm,大豆行距 40cm~50cm;宽窄行(大小垄)种植,玉米宽行 70cm、窄行 40cm。大豆宽行 60cm、窄行 40cm。大豆每穴播种 2~4 粒,玉米单粒播。种子覆土压紧实后距离地表 3cm~5cm。玉米播种量 2kg~3kg,保苗密度 4400 株~4800 株;大豆播种量 3kg~5kg,保苗密度 1.4 万株~2.3 万株。 (七)化学除草(单位;/亩):播种后 3 天内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大豆用 96%精异丙甲草胺 70ml~100ml+75%噻吩磺隆 2g~3g 或 96%精异丙甲草胺 70ml~100ml+80%阔草清 3.5g 兑水 30kg~50kg 均匀喷施,防除一年生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茎叶处理方法在大豆第一对真叶展开时,用 48%灭草松 100ml~130ml+5%精喹禾灵100ml~130ml 或 12%拿捕净 100g 兑水 25kg 均匀喷施防除禾本科杂草。玉米在 3叶~5 叶期,用莠去津(阿特拉津)70g~100g,兑水 20kg~25kg 均匀喷施,防除一年生和二年生阔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 (八)病虫害防治(单位;/亩):大豆蚜虫一般在 6 月开始危害幼苗,要及时铲除田间地头杂草,减少虫源。可用 40% 克蚜星乳油 800 倍液防治。大豆食心虫成虫一般在 7 月下旬~8 月上旬出现,在下午 16:00 后用敌杀死 30g 兑水 40kg~50kg 叶面喷施,每 10d 喷 1 次,连续喷 2~3 次。玉米螟则用赤眼蜂防治。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向新叶内撒施辛硫磷颗粒剂 0.5kg~1kg。在玉米大喇叭口至灌浆期防治玉米粘虫,用高效氯氟氰菊酯 40ml~80ml 在上午 9:00 前或下午 16:00 后喷雾防治。 (九)收获:在大豆进入完熟初期,叶片全部脱落,植株呈现原有品种色泽,籽粒含水量降为 18%以下时机械收获。玉米于完熟期收获,留茬高度一般 10cm 以上。

适宜区域:北方玉米、大豆、谷子、高粱等大田农作物种植区域。

注意事项:因天气原因封闭除草效果不好,及时进行杂草茎叶处理。覆膜种植时,播种机行进速度要在 2 档且匀速。出苗期检查防止地膜压苗,在无风晴天的早晚放苗,及时用细湿土封埯,勿压幼苗叶片。收获时注意调整滚筒转速,一般转速在 500~700 转/分。

支撑单位: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联系地址: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农研地区科研路 1 号 邮政编码:024031 联系人:丁素荣 联系电话:13947640639 电子邮箱:dingsr@126.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