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黄萎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拥有大面积种植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区常年连作,导致马铃薯黄萎病严重发生,特别是在种植管理过程中超量或滥用化肥农药,导致农田污染严重,土壤微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马铃薯黄萎病的发生呈现日益加重的态势。 从 2015 年开始,内蒙古农业大学承担了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黄萎病解决方案(201503109)的课题任务,率先在内蒙古马铃薯主栽区开展马铃薯黄萎病的调查及防控技术研究。目前已明确马铃薯黄萎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乌兰察布、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等地均有分布,一般造成 10%~15%的产量损失,部分重病区发病率达 50%以上,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和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该项技术通过合理轮作、选用抗性品种、生物防治、改良土壤、加强水肥管理等措施来防治马铃薯黄萎病能够避免传统防治方法的弊端,具有绿色环保,生态安全等优点。目前国家对农村振兴及创新机制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提出新要求,重视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绿色高效的微生态调控理念为核心的绿色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将成为解决马铃薯黄萎病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2015-2017 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进行马铃薯黄萎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的田间试验及示范应用,共建立试验、示范基地 7 个,示范点 28 个,核心示范面积 2900 亩。 以在 2016 年正蓝旗的田间示范为例,田间防控示范结果表明,马铃薯黄萎病病情指数降低,防效达 42.45%,马铃薯产量达到4435.55kg/亩,增产 7.06%;2017 年多伦的综合示范防效达到64.87%,产量达到 3308.10 kg/亩,增产 7.69%;2018 年太卜寺旗的综合示范防效达到 86.57%,增产 35.2%;2018 年多伦综合防效达 45.86%;马铃薯产量达到 3849.84 kg/亩,增产5.02%;2018年四子王旗综合防控的防效可达 47.67%,商品薯增产 4.96%。在进行田间试验示范的同时,将试验示范的成果于 2016-2019 年在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包头市、兴安盟、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呼和浩特市等发病较严重的 50 多个乡镇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示范推广面积 426.14 万余亩。结果表明,该项防控技术的防效 42.45%~86.57%,可显著提高马铃薯的商品产量5.02%~43.37%,经济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新增总经济效益共计 177379.71 万元。 (三)提质增效情况 和常规技术相比,应用该技术可增产马铃薯商品薯产量 5%以上,马铃薯品质显著提高。马铃薯黄萎病平均防效在 50%以上,降低化肥、农药用量 5%以上。马铃薯黄萎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的集成、示范与推广,获得了理想的控病增产效果,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社会及生态效益明显。对比化学杀菌剂的大量使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且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类身体健康。 本项目的示范推广,针对微生物杀菌剂高效、低毒、无公害的特点,可完全或部分代替化学杀菌剂进行植物病害的防治,同时配合抗病品种、农业措施等方法,从而进一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与农残污染,保障食品与环境安全,从发展持续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角度,促进无污染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和谐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及生态价值。 (四)技术获奖情况 2020 年‚内蒙古马铃薯黄萎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2020-1-1-0275),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2020 年 9 月 29 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内蒙古农业大学主持完成的内蒙古马铃薯黄萎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技术要点:
(一)合理轮作:选择前茬禾本科、十字花科和豆科作物等轮作3 年以上,禁止与向日葵和茄科作物轮作。 (二)选用抗病品种:选用优质抗黄萎病的马铃薯品种,如冀张8 号、12 号、20 号,青 9 号,克新 1 号等。 (三)深翻: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翻地,耕翻 30 cm 以上,耙耱整平。 (四)适时推迟播期:当 10 cm 地温稳定在 10 ℃以上时进行播种。 (五)种植密度:起垄种植,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及用途,一般控制在 3000 株/667m2~4000 株/667m2。 (六)施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合理配比,适当追施微肥。 (七)灌溉:依据马铃薯生长期需水规律均匀浇水,避免大水漫灌,防止地块积水。 (八)中耕培土:马铃薯出苗率为 5%~10%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培土 3 cm。当苗高 15 cm 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 (九)生物防治:利用 15 亿芽胞/g 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按照种子用量的 2.5%进行拌种处理;对于病害严重地块,出苗后随滴灌施用 30 亿芽胞/g 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 1 kg/667m2。
适宜区域: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呼伦贝尔市、包头市、兴安盟、鄂尔多斯市等主产区。
注意事项:利用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拌种后,马铃薯种薯应及时晾干并尽快播种。
支撑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联系人: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 306 号 邮政编码:010018 联系人:周洪友 联系电话:0471-6385865,15847660292 电子邮箱:hongyouzhou2002@aliyun.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