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扩行降密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向日葵是巴彦淖尔市主要农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种植方式不合理,导致向日葵抗性差、籽粒小、品质劣,影响向日葵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集成了向日葵扩行降密提质增效栽培技术,旨在通过品种选择、使用新国标地膜、扩行降密、增施有机肥、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病虫害绿色防控、插盘晾晒等关键技术措施,达到改善向日葵品质的目的,增加农民效益。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2015-2017 年,市农技中心科技人员开展了‚品种筛选、株行距梯度试验、改进施肥措施、病虫害绿色防控、向日葵插盘晾晒收获技术等几个方面的研究,逐步集成并完善了向日葵扩行降密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形成了可以操作的技术规范,并逐步示范推广。于 2017 年推广 15.3 万亩;2018 年推广 30.7 万亩;2019 年推广面积翻一番多,达到 61.4 万亩。经过几年的种植推广,2017—2019 年三年累计推广扩行降密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107.4 万亩,平均亩产 234.36 公斤,较常规种植平均亩增产 16.18 公斤,增产率 7.42%。总产向日葵 25169.78 万公斤,总增产 1737.73 万公斤。目前该技术已成为我市主推的重点适用技术。 (三) 提质增效情况 向日葵扩行降密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在控肥、控膜等方面积极响应自治区‚四进四控措施。初步测算亩节种 15 元、减少地膜用量 0.5 公斤,节本 6.5 元,减少化肥用量 10 公斤,节本 25 元,节药 11 元,节省用工 20 元,亩节本 65~80 元,示范区向日葵籽粒大小由常规种植下 2.28cm*0.88cm(长*宽)提高到 2.37cm*0.88cm,百粒重由常规种植的 19g提高至 21.76g,达到了优质产品的标准。每斤商品售价提高0.25~0.3 元,较常规生产收入增加 100 元每亩节本增效可达 160~180 元。改用新型肥料,提高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向日葵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向日葵插盘晾晒收获技术示范,提升向日葵籽粒品质,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环境,实现资源与技术、生产与生态协调。 (四)技术获奖情况 获 2020 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二等奖。
技术要点:
(一)选地与整地:选择土质疏松,通透性强的中上等地,要精细整地,达到地平土碎无大根茬。基施农家肥 2000 公 斤/亩,采用测土配方结果施用配方肥;或亩施专用复合肥料 20 公斤(N、P、K 总含量不低于 40%,K 含量不低于 17%),硫酸钾 7 公斤;或一次性施入经试验示范表现效果好的缓控释肥料 50 公斤左右。 于 4 月底 5 月初完成整地后,使用 70 厘米地膜机械覆膜,使用厚度要为 0.01mm 的新国标地膜。覆膜后结合播前灌水使用异丙甲草胺或乙氧精异丙灭草。覆膜后可根据水情浇水后破膜播种。 (二)品种选择:向日葵主推 SH363、SH361。 (三)播种:播期:5 月 25 日至 6 月 10 日之间为宜。 播种方法:采用破膜点播,在水后地能撑住人时,进行破膜打孔,播种深度不超过 3 厘米。随打孔随播种,每穴一粒种子要平放于穴中用明砂封孔。 (四)种植密度:向日葵大行距为 1m-1.1m 之间,小行行距为 0.4m,株距 0.5m-0.60m 之间,密度为 1600-1800 株/亩,较常规种植亩降密度 600-800 株/亩。根据品种合理配臵密度,植株高大的向日葵品种应适当扩行降密。SH361 种植密度为 1600—1800 株,SH363 种植密度为 1600 株左右。 (五)田间管理: 1、出苗后及时查苗和辅助出苗,如缺苗严重要催芽或移栽补种,出苗后 15 天内应注意预防鸟害。 2、幼苗长至 30 厘米左右(10~12 片叶),进行第一次浇水,浇水前亩追尿素 10~15 公斤,浇水后进行中耕除草。选择晴天上午 10 点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微肥,提高植株抗性。 3、现蕾前期,第二次浇水。开花前后第三次浇水,开花后可按每 5~10 亩地一箱蜜蜂进行补充授粉。 (六)病虫害防治 1、向日葵螟 1)调整播期为 5 月 25 日~6 月 15 日,减轻葵螟危害。 2)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或性引诱剂进行诱杀,每 30~50亩挂臵一个频振式杀虫灯,每亩放臵 1~2 个性引诱剂诱芯。 2、向日葵菌核病 秋耕深翻;合理轮作,避免重迎茬;播前用菌核净拌种。 3、向日葵黄萎病用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随播种施入。 (七)收获:当植株茎秆变黄,中上部叶片为淡黄色,花盘背面为黄褐色,舌状花干枯或脱落,果皮坚硬,即可收获。花盘收割后,盘面朝南斜向上插于茎秆上,与地面呈 45 度角,高度在 1.3 米以上。晴天晾晒 7~10 天后进行脱粒、清选、包装,提升籽粒外观品质。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秸秆和残膜。
适宜区域:经过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多年的论证推广,该技术适用于整个河套灌区。
注意事项:(一)选择适宜的种植品种,亩留苗密度为 1600-1800 株的杂交种。 (二)设臵合理的株行距,减轻病虫害,提升品质。
支撑单位: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联系人:联系地址: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西街农牧大楼 邮政编码:015000 联系人:边学亮 联系电话:0478-8756073 15847856558 电子邮箱:bsnjzxylk@163.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