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熊蜂授粉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欧美一些国家就开始熊蜂传粉的应用研究。80 年代末突破熊蜂的人工繁育技术。90 年代欧美国家已广泛利用熊蜂取代人工授粉劳动。国外熊蜂为温室番茄、茄子、甜椒、草莓等授粉,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对熊蜂应用研究起步晚,1996 年开始熊蜂在设施农业中应用,“十一五”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熊蜂基础研究。熊蜂授粉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率、无污染,又能获取综合效益的重要的现代化生态农业措施。 熊蜂授粉原理:番茄开花后需要震动才能使花粉从雄蕊上落到柱头上,起到授粉作用。熊蜂在番茄授粉时绕花朵飞行,然后落在花朵上,前足抓住嫩黄色雄蕊花药,同时上颚咬住花药,然后发出尖锐的声音,这尖锐的嗡嗡声是熊蜂翅膀肌肉激烈收缩发出的声音,这种超声波传到花药内部花粉,使花粉释放,这就是所谓的“声震授粉”。花药被熊蜂上颚咬过的部位很快变成棕色斑点,熊蜂通过对这些棕色斑点辨认是否采集过,这样提高了授粉效率。 目前在设施蔬菜生产中为了增产增收有三种授粉技术。 一是喷施座果素。增加产量上较为理想,但果实品质差,会造成激素残留,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这一方法在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已被禁止,在国内还普遍使用。 二是人工振动授粉。需要每天定时操作,劳动强度大,造成植物杆茎伤痕,引发病害感染。 三是熊蜂授粉技术。可增大果实,提高产量;提高坐果率,改善果实品质,增加果实籽粒数,降低畸形果率,果实圆整、饱满,口感好,维生素 C 和可溶性糖含量都明显增高;采摘期可提前 3~5 天;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工,节约成本,促进增产增收;减少农药污染,降低灰霉病发病率。 熊蜂授粉技术绿色无污染,产品食用安全,对人类健康起到了重大作用,此项技术计划在全区设施蔬菜中重点推广。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2019 我区引进熊蜂授粉技术,在喀喇沁旗设施硬果番茄越夏茬番茄产区实施了“番茄熊蜂授粉技术”试验示范和宁城县越冬茬日光温室番茄试验示范。截至目前,喀喇沁旗已累计试验示范 7 个批次 58 个棚 77.2 亩,惠及 5 个乡镇 7 个村,示范户 17户,试验示范效果显著。宁城县大城子越冬茬番茄 18 栋日光温室试验示范,正在花期和结果期,示范效果也很好。 (三)提质增效情况 截至 2019 年 11 月 15 日,喀喇沁旗越夏茬、秋延茬栽培的番茄已经全部结束。通过对示范点的跟踪指导总结分析,熊蜂授粉与常规生产相比,在同等市场行情条件下,每亩可纯增收 3530元。具体分析如下: 1、亩收入 ①节本增效(790 元/亩) 一是熊蜂授粉替代了人工蘸花,节省了用工和蘸花剂支出。以越夏茬栽培留 7 穗果为例,每亩可节省人工沾花用工 5 个,每个工以 120 元/天计算,可节本 600 元;可省去沾花药剂 50 元。以上两项总计可节本 650 元。 二是采用熊蜂授粉技术,强化了生物药剂防病虫配套措施,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节省了农药的使用支出。具体明细如下: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交替使用预防细菌真菌病害,每 10天 1 次 ,从苗期的 1 桶药/亩到盛果期 4 桶药/亩,总计约 240元左右;丽蚜小蜂防白粉虱 5 次、60 卡/亩,总计 510 元;捕食螨防红蜘蛛、蓟马 1 次、10 瓶/亩,总计 210 元,用药合计 960元/亩。与常规用药平均投入水平 1100 元/亩相比,节本 12.7%, 即 140 元/亩。 ②提质增效(1020 元/亩) 熊蜂授粉番茄果色靓丽,没有畸形果。扣除人为损伤因素,与常规人工沾花相比,精品果率最少提高 30%以上。以精品与统货最低差价 0.4 元/kg 计算,平均亩产以 8500kg/亩计算,亩增收1020 元; ③增产增效(3300 元/亩) 一是单果重增加增产。经王爷府、南台子乡示范点产量实测,与常规生产区相比,王爷府示范区平均增产 11.1%,南台子示范区平均增产 10.3%。以平均每亩增产 10%、平均亩产以 8500kg/亩、价格 2.0 元/kg 计算,可增收 1700 元以上。 二是提高坐果率增产。最显著效果是在塑料大棚越夏生产中,每年都会出现第 4-5 穗由于高温而导致坐果率低的现象,平均 3个果较多,熊蜂授粉的棚可不受影响,完全能够保证 5-6 个果的留果量。以每株增 2 个果,每果单果重 200g、每亩 2000 株为例,每亩可增产 800kg,增收 1600 元。 以上①-③项合计增收 5110 元。 2、亩投入 ①防虫网:质保三年的 600 元/亩,每年折合 200 元/亩; ②熊蜂:1 箱/亩,420 元/箱; ③生防药剂:动态,由病虫害发生程度决定。基础数据为:生防+治疗药剂不少于 8 次,30 元/次,计 240 元;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不少于 5 次,每次 12 卡,总计 510 元;捕食螨 1 次 10 瓶210 元,总计约 960 元。 以上①-③项合计 1580 元。
技术要点:
(一)定植前严格棚室消毒,杀灭所有的病原菌和害虫。 (二)罩防虫网。用 60 目、2 米宽幅尼龙纱网封住棚室通风口,防止熊蜂飞出棚室,导致授粉效率下降。同时严格控制粉虱、棉铃虫和蓟马等害虫从棚外进入。 (三)放蜂时间。当番茄第一穗果开花数量达 10%时,将熊蜂投入,时间以早晚棚室温度凉爽时最佳。 (四)熊蜂数量。一个标准蔬菜大棚(1 亩左右),一箱熊蜂即可满足授粉要求。 (五)熊蜂管理。熊蜂在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颠簸振动,入棚气温在 15℃左右最宜,在傍晚光线较弱时入棚,可减少工蜂撞击棚膜现象的发生,缩短蜂群的适应期,将蜂箱小心放入棚室中间,巢门面向东南方向,蜂箱距离地面 50cm 以上,防止受潮和蚂蚁进入,蜂箱静置 10 分钟待蜂群稳定后,将巢门打开。蔬菜作物花期长,棚室湿度大,每周应检查一下蜂群,检查市打开蜂箱盖,用干棉花或布将蜂箱内的水珠擦干,然后盖好箱盖即可。 (六)注意事项。一是棚内温、湿度。要求棚内温度保持在 8℃~30℃有利于熊蜂授粉,温度过低过高都不利于熊蜂出来活动。棚内湿度对熊蜂的活动影响很大,最佳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70%~80%。湿度过大,熊蜂活动性不强,授粉质量差;二是熊蜂对于化学药剂比较敏感。熊蜂授粉的棚室,一旦使用化学农药,对熊蜂授粉活动影响很大。
适宜区域:熊蜂授粉技术适宜全区所有设施蔬菜生产。
注意事项:(一)是棚内温、湿度。要求棚内温度保持在 8℃~30℃有利于熊蜂授粉,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熊蜂出来活动。棚内湿度对熊蜂的活动影响很大,最佳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70%~80%。湿度过大,熊蜂活动性不强,授粉质量差; (二)是熊蜂对于化学药剂比较敏感。熊蜂授粉的棚室,一旦使用化学农药,对熊蜂授粉活动影响很大。 (三)蜂箱放置于棚内中部,高度离地面 50cm 左右,并进行遮阳、防蚂蚁保护措施。 (四)放蜂时间。当番茄第一穗果开花数量达 10%时,将熊蜂投入,时间以早晚棚室温度凉爽时最佳。
支撑单位:(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作物工作站(二)喀喇沁旗农牧局(三)中国农业大学
联系人:(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作物工作站 联系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乌兰察布东街 70 号 邮政编码:010011 联 系 人:程玉琳 联系电话:13847128455 电子信箱:2431505041@qq.com (二)喀喇沁旗农牧局 联系地址:喀喇沁旗锦山镇锦山大街 111 号 邮政编码:024400 联 系 人:杨素荣 联系电话:13847663277 电子信箱:ysr@163.com (三)中国农业大学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 2 号 邮政编码:100193 联 系 人:高灵旺 联系电话:13581790375 电子信箱:lwgao@cau.edu.cn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