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食葵全程机械化高效节本生产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食葵全程机械化高效节本生产技术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技术研发推广背景,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等) 该技术针对食葵主产区精细化播种技术研究不足,可适应不同地区种植模式使用的播种机具缺乏,特别是部分食葵主产区,全部为人工点播种,缺乏机械化播种相关技术规程;由于人工种植的不规范,使得食葵机械化田间管理无从下手,相关技术研究少,缺乏专用的向日葵中耕施肥除草农机具;食葵收获中倒伏掉粒、杂质多、难以清选;食葵商品清选环节缺乏专用技术和机具,虫蚀食葵籽难于清选,严重影响食葵籽的商品质量。在内蒙古、新疆等主产区普遍为规模化种植,劳动力缺乏,机械化生产技术及机具研究少,使向日葵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该技术研究农机农艺融合的食葵机械化生产技术,总结出食葵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提出不同环节的食葵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并对食葵生产过程中各环节机械化生产设备进行了改进完善。通过多年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不同地区的食葵播种、田间管理、收获、清选的技术和机具,集成了食葵农机、农艺有机融合高效节本生产技术,实现了食葵全程机械化生产,使我区食葵产业向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推荐技术示范展示范围,在小范围示范展示还是已经实现较大范围推广应用) 核心技术食葵全程机械化高效节本生产技术自 2017 年以来单独或作为其他技术的核心内容,连续 4 年被遴选为农业农村部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主推技术。2017 年以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等多地进行示范、推广,获得良好效果。 1、食葵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及装备的形成与示范推广情况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在“十二五”期间,以内蒙古西部、中部、东部各地主栽品种(SH363)种植模式和农艺要求为基础,开始研究向日葵精量播种技术。2016 年,筛选出适应不同地区种植要求的两行、三行、六行 3 套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型号为 2BQP-2 型、2BQP-4 型、2BQP-6 型气吸式精量播种机。2017 年,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使用的窄覆膜、宽覆膜和全覆膜的种植模式,满足一次性铺设滴灌带的农艺要求,对不同型号精量播种机的相关部件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播种机在达到农艺要求的同时,播种质量指标(种子破损率、单籽率、孔穴错位率、飘籽率)和故障率达到了国家规定技术指标。通过从选地等方面研究制定合理的技术标准,基本解决了内蒙古向日葵主产区食葵机械化精量播种的需要。食葵机械化精量播种较常规播种单粒率达到 87%以上,出苗率提高 15%以上,且出苗整齐一致,单产也有小幅度提高。通过归纳总结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期、播量、播种机具选择、机械化播种质量要求以及播种机具调整等精量播种技术指标,集成了“食葵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规程”,标准发布编号为:DB15/T 1842 -2020。随着食葵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规程的形成与精量播种机具的不断成熟,2017-2019 年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等地累计示范推广食葵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 150 余万亩(示范品种 SH363),项目配套 2BQP-2(4)型气吸精量点播机,采用一膜两行,大行距 100cm,小行距 40cm,株距 50cm 的种植模式。在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赤峰市推广了改进后的 2BQP-4(6)型气吸精量播种机,采用一机四行、六行同时铺设滴灌带的精量播种作业模式,累计示范推广 200 余万亩。 2、食葵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的形成与示范推广情况 在精量播种技术作业模式的基础上,对大博、农具二厂、农具三厂、真利、恒力等农业机械公司生产的中耕施肥机进行对比,通过测试机具施肥深度、作业宽度、通用性、适应性和结构设计,结合市场销售量和用户反馈情况,筛选出杭锦后旗大博公司生产的 3ZF-6 型通用中耕施肥机和巴彦淖尔市真利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 3ZF-4(2)型通用中耕施肥机 2 个品牌。根据各地种植模式和试验分析结果,对机具关键部件进行改进,使 3ZF-6 和 3ZF-4 (2)型通用中耕施肥机达到了施肥深浅可调,作业宽度可调,通用性好,适应性强,结构简单,达到市场销售量增加和用户满意的效果。 针对食葵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与装备研究试验结论,研究确定了食葵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指标,包括中耕时间、次数、深度、中耕质量、施肥次数、施肥量、施肥方式、病虫害防治、机具选择等,研究集成食葵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规程,目前该规程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已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将于 2020 年底发布。以食葵精量播种示范推广有效范围为基础,2017-2019 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赤峰市等地累计示范推广食葵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规程380 余万亩,项目配套了改进后的 3ZF-6 和 3ZF-4(2)型通用中耕施肥除草机。 3、食葵机械化收获技术地方形成与示范推广情况 针对我区食葵机械化收获程度低、生产技术与农机装备研少、农机农艺融合差等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组织关专家对自治区食葵的栽培模式和机械进行了创新性研究,与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出 4ZXRKS-4 型自走式联合割机。为了适应多种土壤结构,在二驱的基础上研究出四驱收机,创新点如下:(1)整机及主要功能部件(割台、脱粒机构均为自主设计、研发、制造;(2)割台将葵盘翻转 180°收割是项重大发明,能将所有进入割台的葵盘翻转使其一致向上、水平进入、从颈部割断,这样可以大量减少掉籽,有效防止了葵杆和葵叶进入脱粒系统,大大降低了掉籽和含杂率,划皮现象也大幅下降;(3)脱粒机构是采用首创、自主研发的径向滚筒渐变式连续脱粒机构,确保脱粒非常干净、不划皮、不嗑籽;(4)在农作物联合收获机中唯一首先采用风送系统,其他的采用刮板或提升机,风送方式大大降低了葵瓜籽在输送过程中的划皮和嗑籽。食葵收获技术的研究和自走式食葵收获机的研发成功,打破了食葵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的壁垒,是食葵全程机械化高效节本生产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研究 4ZXRKS-4 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作业过程,经测试与数据统计分析,其损失率、脱皮、杂质等指标达到或超过了规定的标准。改进的食葵收获机具提高了机械收获向日葵的商品品质,提高了收获效率,降低了收获成本。通过测试,向日葵机械收获对籽粒和葵盘的含水率要求比较高,含水率太低籽粒的破碎率、撒籽率会增高,而含水率太高籽粒的划伤率和夹带率会增加,所以籽粒含水率需要控制在 19%-28%之间,葵盘含水率在 45%-65%之间,茎秆含水量为 67%,土壤含水量为 26%的情况下,食葵籽的平均籽粒含杂率为 7.71%;籽粒划伤率 1.78%。籽粒破损率 0.87%;籽粒总损失率 1.10%,完全符合市场商品要求。 根据实验数据和内蒙古地区的食葵机械化收获要求,从机械化收获方式、收获时间、收获要求、杂草清除、收获机具选择、作业质量标准、收获机调整与保养等方面制定出食葵机械化收获技术规程,标准发布编号为:DB15/T 1843-2020。2017-2019 年,以成功研制 4ZXRKS-4 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为依托,在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赤峰市等地累计示范推广食葵机械化收获技术规程400 余万亩,项目确定了食葵机械化收获的种植模式为大小垄,大行距 90-100 厘米,小行距 40-50 厘米,株距可以根据品种的亩保苗数决定。 4、食葵机械化清选机具筛选与改进 本项目在 10 多个清选机品牌中选出 6 个品牌的清选机进行了室内外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六个机型安全稳定性合格,在相同能耗情况恒泰公司生产的 5XF-110 型清选机表现最好,无论从产品质量、净度还是效率上都优于其它五个品牌,其效率每小时平均超出其他品牌 434kg,优势明显。同时石家庄聚力特公司生产的三立谷物清选机表现稳定,清选干净,效率也较高。同时,由于内蒙古部分地区偶有向日葵螟危害,螟虫的嗑食会严重影响向日葵的商品性,针对这一问题,项目在选用 5XF-110 型清选机和三立谷物清选机的基础上,引入磁吸式清选技术,使食葵清选技术得到创新,从清选水平上提高了我区食葵的商品性。 5、食葵全程机械化高效节本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经过多年研究,项目在食葵播种阶段,配套机械为 2BQP-4(6)型气吸精量播种机,已形成食葵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规程(DB15/T 1842 -2020);在田间管理阶段,配套机械为 3ZF-6 和 3ZF-4(2)型通用中耕施肥机,已形成食葵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规程;在食葵收获阶段,已成功研制出 4ZXRKS-4 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并制定了食葵机械化收获技术规程(DB15/T 1843-2020);从机械化播种到收获均实现了智能化,在导航的指引下,实现无人驾驶,作业质量甚至高于人工。在食葵商品清选阶段,选用 5XF-110 型清选机和三立谷物清选机,并引入了磁吸式清选技术。以上述食葵机械化机具和技术规程为依托,集成了食用向日葵全程机械化高效节本生产技术,2017 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赤峰市等地推广食用向日葵全程机械化高效节本生产技术 77.0 万亩,2018、2019 年又分别推广该技术126.0 万亩和180.0 万亩,三年累计推广 383.0 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三)提质增效情况(技术试验、示范或推广过程中节约成本、提升品质、增加效益、保护耕地与生态环保等情况) 和常规技术相比,应用该技术可增产食葵 5.9 公斤以上,水分、肥料利用率提高 13%以上,降低化肥、农药用量 6%以上,亩增收节支 254.18 元,食葵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特别是智能化、标准化的应用,能够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和劳动时间,降低了劳动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食葵全程机械化高效节本生产技术规程的集成,为广大农民提供了科学的种植模式,有助于推行我区食葵产业规模化经营,为自治区食葵产业健康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可以降低食葵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技术获奖情况(该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获得科技奖励等情况) 该技术 2020 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一等奖。

技术要点: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有灌水条件、肥力中等以、上面积较大的壤土地,实行三年以上轮作且不存在上茬作物除草剂残留;旋耕后晒垡 1 d~2 d,用激光平地机整平、压实,达到机械播种要求,土地选择符合 NY/T 5010 之规定。 (二)基肥 结合耕翻压腐熟有机肥 37500 kg/hm2。结合播种深施种肥磷酸二铵 150 kg/hm2、硫酸钾 75 kg/hm2 或食葵专用复合肥 300 kg/hm2,参照 DB 15/T 673 执行。 (三)品种选择 1、品种选择具体标准如下: 选用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品种,适宜本区域种植与机械化作业的高产、优质、抗黄萎病、列当,耐菌核病的食葵杂交种; 2、种子质量要达到 GB 4407.2-2008 规定,籽粒饱满,大小均匀一致; 3、选择包衣种子,播种前晒种 2 d~3 d。 (四)播种 1、播种期 5 cm 深地温稳定在 10 ℃以上即可播种。一般 4 月下旬至 6月上旬均可播种,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无霜期、品种生育期及病虫害发生规律确定。 2、播种量及种植密度 每公顷播种食葵杂交种 5.25 kg~6.75 kg,油葵杂交种 4.5kg~6.0 kg。食葵每公顷保苗 16500~33000 株、油葵每公顷保苗45000~52500 株。 3、播种深度 在种床土壤含水量 60%~70%时,机械播种,镇压后播深 2 cm~4 cm,播深一致。 4、播种方法 大小行种植;食葵大行距 80 cm~90 cm,小行距 50 cm~70 cm,株距 40 cm~50 cm;油葵大行距 60 cm~80 cm,小行距 40 cm~60 cm,株距 25 cm~35 cm。 5、播种机具选择 推荐选用 2BQP-2、2BQP-4、2BQP-6 电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机具符合 NY/T 1143 规定。一次完成施肥、覆膜、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并符合 NY/T 503 规定。 6、作业质量 单粒率大于等于 97%,空穴率小于 3%;株距合格率大于等于80%,行距合格率大于等于 90%,播种深度合格率大于等于 75%。施肥深度合格率大于等于 75 %;种肥距离合格率大于等于 75 %;邻接行距合格率大于 80 %;播行直线性偏差小于 6 cm。 (五)田间管理 1、苗情检查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缺苗较长地段要进行人工催芽补种,缺苗较短的地段就近留双苗。 2、中耕除草 在向日葵生长期使用中耕除草施肥机除草 3 次。1~2 对真叶期进行 3 cm 左右浅中耕 1 次,3~4 对真叶时进行 6 cm~9 cm 中耕除草 1 次,6~7 对真叶期进行 9 cm~12 cm 中耕除草 1 次。 3、中耕除草机具 中耕除草施肥机推荐选用与拖拉机配套的 3ZF-2、4、6 型通用中耕施肥机,一次性完成行间松土、除草、施肥、培土等作业工序。 4、中耕除草作业质量 行间杂草除净率大于等于 75%,行间伤苗、埋苗率小于 5%,中耕施肥深度 5 cm~12 cm,各行耕深、排肥量一致,稳定性好,中耕除草以不伤害向日葵的主根为宜。作业后耕层内土壤疏松,碎土率大于 85%。 (六)水肥管理 1、灌水 渠灌条件下,播种前灌第一水,现蕾期灌第二水,开花前期灌第三水,根据降雨量在开花后期灌第四水。滴灌条件下,根据土壤墒情整个生育期滴灌 5~7 次。 2、施肥 结合第二次、三次机械中耕进行根际追肥,追施尿素 210 ㎏ /hm2~240 ㎏/hm2,磷酸二铵 135 ㎏/hm2~165 ㎏/hm2 或向日葵专用复合肥 360 ㎏/hm2~390 ㎏/hm2,参照 DB15/T 673-2014 执行。施肥符合 NY/T 496 规定。 (七)植保 1、病虫草害农业防治 针对向日葵螟、向日葵列当、向日葵黄萎病等主要有害生物,选用抗(耐)病、虫、草害品种;适时早播或晚播;轮作倒茬(如:小麦、大麦等禾本科作物),深松深耕,耕深大于等于 30 cm,及时清理病残体;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 2、虫害物理防治 对于向日葵螟、草地螟等的防控,主要害虫选用杀虫灯、性诱剂、喷施生物农药以及清除田间杂草等农业防治措施。 3、病虫草害化学药剂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对主要病虫草害向日葵黄萎病、向日葵螟和向日葵列当等进行防治,农药使用符合 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规定,具体主要病虫草害的可参考 DB15/T 697、DB15/T 903 和DB15/T。 4、植保机具选择 根据喷药量、地块大小、种植规模,选择悬挂式或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大型固定翼农用飞机、无人喷药机等机械。 5、植保机械使用 植保机械符合 GB 10395.6 、NY1232-2006 的规定。根据植保机械类型、作业速度、喷头孔径和作业压力,适度调整喷头角度,确定使用药剂量和施药方法。 (八)收获 1、收获方式 1)自走式联合机械化收获 一次性完成向日葵葵盘的收割、脱粒、清选、运输、葵盘收集等多项作业。 2)人工插盘、机械收获 人工割盘,将葵盘正面朝上插到葵花茎秆上晾晒,利用自走式收获机一次收集葵盘、脱粒、清选、运输、葵盘收集等作业。 3)人工插盘、人工收集、机械脱粒收获 人工割盘,插到葵花茎秆上晾晒,人工收集葵盘到自走式脱粒机中,自走式脱粒机完成脱粒、清选、运输等作业。 2、收获时间 植株茎秆变黄、中上部叶片变淡黄、花盘背面呈黄褐色、舌状花干枯或脱落、籽粒坚硬即可收获。通常要求茎秆含水率 60%~70%;花盘含水率 65%~75%;籽粒含水率在 15%~25%。 3、机具选择 选用可完成割盘、脱粒、籽粒集箱、葵盘集箱等作业工序的收获机械,机具符合 GB 10395.7 规定。 4、质量要求 籽粒含杂率小于等于 18%,籽粒总损失率小于等于 3.5%,籽粒划伤率小于等于 4%,籽粒破损率小于等于 1%。 (九)清选 1、初选 利用筛选式清选机筛去食葵籽粒中的碎茎秆、叶片、小花、花瓣等杂质,并进行初步分级。 2、精选 利用比重、磁吸式、激光清选成套设备清选掉向日葵籽粒中的虫蛀粒、破损粒、异物、霉变粒等杂质。 3、清选质量 清洁度大于等于 99%;损失率小于等于 0.8%;获选率大于等于 98.5%;破损率小于等于 0.5%;清选效率大于等于 1800 kg/h。 4、机具选择 选择风筛式清选机、比重清选机、磁力选别机及色选、去石向日葵成套精选加工设备。机具符合 JB/T 9790、NY/T 367 之规定。 (十)机具使用及保养 1、机具使用及保养具体措施如下: 机具操作人员应为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并严格按照机具使用说明书操作和维护; 2、机具性能应满足相关产品标准及安全标准要求; 作业完毕后按说明书进行保养。

适宜区域: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甘肃省、宁夏自治区一熟区。

注意事项:如果因为天气原因造成封闭除草效果不佳,应及时采取茎叶处理。

支撑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联系人:联系地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 22 号 邮政编码:010031 联系人:李素萍、郭树春 联系电话:0471-5950720,15848170810,13404848232 电子邮箱:lisuping640129@163.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