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沙地苜蓿高效种植利用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沙地苜蓿高效种植利用技术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技术研发推广背景: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要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使得“苜蓿”这一在欧美等畜牧业发达国家被推崇100多年的“牧草之王”终于受到国家政府层面的根本重视。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以及2011年3月出台的乳蛋白新国标都极大地暴露出我国蛋白饲草料的极度匮乏。乳品安全威胁促使政府2012年启动“振兴奶业 高产优质苜蓿项目”和“苜蓿示范片区建设项目”以及普惠式“牧草良种补贴项目”,之后,高标准苜蓿生产田快速发展。2015年12月中央提出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日益提高的消费质量需求,调整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形成产销无缝对接。以苜蓿为代表的优质牧草种植规模和生产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草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更是保障现代畜牧业高品质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畜牧业发达的国家,苜蓿规模、生产和相应的收贮利用技术都有很高的水平,苜蓿在美国是仅次于小麦和玉米的第三大作物。内蒙古作为我国的畜牧业和草业大省,在《内蒙古自治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2018-2022)》中明确指出:“到2022年,农牧业发展向优质高效转型,肉类总产量达到293万吨,牛奶产量达到800万吨”,“到2022年,高产优质苜蓿种植面积到达1000万亩以上,优质草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以上,优质草产品生产加工能力居全国领先水平”。鄂尔多斯及其周边地区具有100多年紫花苜蓿的栽培历史,北纬地理坐标37°-40°,位于苜蓿种植的地理黄金带(北纬35°~43°)的中间位置,苜蓿品种选择的广谱性强,也是我国苜蓿产业迅速发展地区之一,苜蓿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生产质量需求迫切。 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高产苜蓿核心发展区主要分布在沙性土壤,如赤峰市的阿鲁科尔沁旗、鄂尔多斯市的达拉特旗等地,该技术围绕沙地苜蓿建植到利用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解决办法。1、适宜品种选择。通过多年新品种引进及筛选试验,成功筛选出适应我区沙地种植的高产苜蓿品种推广应用于本项技术;2、成功建植。沙性土壤区特有的春季风蚀极大地影响苜蓿草田当年的成功建植,本项技术通过近七年来的实践、调研等采取多种保护性播种技术,显著提高沙地苜蓿建植成功率;3、提高越冬率。通过有效的冬灌和刈割技术,提高沙地苜蓿越冬水平,达到苜蓿草田稳产目标;4、合理的收获技术。通过实践及科研试验,总结出沙地苜蓿合理收获技术,达到获取高品质苜蓿草产品的目标;5、高效水肥利用技术。通过水肥高效耦合,提高单产。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该项“沙地苜蓿高效种植利用技术”是由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和内蒙古骑士乳业集团以及中国农科院草原所、中国农业大学从 2012 年开始,通过战略合作、共同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共同组建苜蓿应用研发团队等形式,不断围绕沙地苜蓿建植利用技术难点,实践、总结、研发、突破,从品种筛选入手,到生产、利用技术环节点的研发至今,已实现近 4 万亩的示范推广应用。 (三)提质增效情况 “沙地苜蓿高效种植利用技术”通过多年 40 多个国内外品种的品比试验,评价筛选推广应用;通过保护性播种技术的实践、调研、总结;通过收获利用方式的研发、总结;通过冬灌、刈割技术的综合配套技术应用研发,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沙地苜蓿高效种植利用技术”,可以使得规模化生产苜蓿草田产量提高 30%以上,草产品收获因雨季损失减少 30%以上,苜蓿草产品品质提升,达到二级以上。 按照苜蓿草 1800 元/吨计价,亩产可增收 500 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草品质提升,确保畜产品优质高产,延伸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苜蓿草田的成功建植,对生态改善,固沙肥田都有显著成效,是粮改饲和草田轮作的首选作物,生态效益显著。 (四)技术获奖情况 “沙地苜蓿高效种植利用技术”目前未申报任何科技成果奖项。从 2012 年至今,依托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自治区科技厅科技计划重点项目“苜蓿混合青贮调制技术研究与示范”、自治区外专局引智项目、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苜蓿生产应用研发团队”等项目的实施,整理完成本项技术,发布自治区地方标准 3 个,鄂尔多斯市地方标准 2 个,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6 篇。

技术要点:

在常规苜蓿标准化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强化沙地苜蓿核心技术及其配套技术主要内容如下: (一)适宜品种选择。通过多年40多个新品种引进及筛选评价试验,成功筛选出适应我区沙地种植的高产苜蓿品种推广应用于本项技术; (二)保护性播种。沙性土壤区特有的春季风蚀极大地影响苜蓿草田当年的成功建植,本项技术通过近七年来的实践、调研等采取多种保护性播种技术,显著提高沙地苜蓿建植成功率; (三)“合理冬灌+科学刈割”配套技术。通过有效的冬灌和刈割技术,提高沙地苜蓿越冬水平,达到苜蓿草田稳产目标; (四)高效水肥利用技术。通过水肥高效耦合,提高沙地苜蓿单产;5、科学配套收获技术。通过实践及科研试验,总结出沙地苜蓿不同茬次不同的留茬高度、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收获方式等关键收获技术,在尽可能收获高产的同时获取高品质苜蓿草产品的目标。

适宜区域:“沙地苜蓿高效种植利用技术”适宜推广应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及我国北方沙地苜蓿种植区。

注意事项:在本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须特别注意土壤条件必须是沙性土壤条件。

支撑单位:(一)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二)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三)中国农业大学

联系人:(一)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 联系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 CBD-T5 邮政编码:017000 联 系 人:倪苗 联系电话:18647170750 电子信箱:2684269256@qq.com (二)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联系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乌兰察布东街 120 号。 邮政编码:010020 联系人:闫志坚 联系电话:13500615505 电子信箱:yanzj1962@sina.com (三)中国农业大学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 2 号 邮政编码:10089 联系人:玉柱 联系电话:13581953442 电子信箱:yuzhu33150@sina.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