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放牧绵羊母子一体化养殖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放牧绵羊母子一体化养殖关键技术

技术领域:养殖业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1、北方牧区四季分明,家畜以地方优良品种为主,绵羊饲养环境差,营养不平衡我国北方牧区涵盖西北五大草原,拥有草原面积 31333.3万 hm2,占全国草原面积的 77%,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但是北方牧区 80%的羊处于放牧和半放牧阶段,放牧羊又要经历长达 7 个月的枯草期,在枯草期草地上由于气候的原因牧草缺乏,草地由产出大量的低纤维素高消化率的牧草转变为高纤维素含量的牧草,牧草营养成分含量较低,且牧草的消化率也较低,获得的营养物质非常有限,所以仅靠放牧采食,放牧羊获得的能量及蛋白质远远不能满足生长繁育的需求,特别是在 1-2 月份是北方最寒冷的季节,家畜一方面要满足维持需要,同时还要满足产奶、生长、妊娠、放牧走动、抵御寒冷等的需要,营养跟不上对整个生产造成损失,所以常常表现为“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周期性变化,大大降低了养殖的效益。在冬季枯草期,牧草的纤维素含量较高,发挥微生物的作用增加牧草的消化率是提高有限的牧草利用率的有效手段,所以适当的供给瘤胃微生物营养或瘤胃调控剂,促进瘤胃微生物的活力,提高微生物的数量,优化瘤胃微生物的种群结构,是提高冬季枯草期家畜生产性能的根本。所以,在冬季枯草期因地制宜的采取优化补饲技术,合理配制补饲饲料,补充绵羊充足的营养,同时增加瘤胃微生物的活力和改善其种群结构,提高绵羊对牧草的消化率,是提高绵羊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畜牧研究中的一个空白。 2、牧区养殖业生产水平低 我国北方地区放牧肉羊生产水平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常常表现出“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周期性变化。羊在枯草期因营养不良而大量掉膘,一直以来是困扰养羊生产发展的难题。制约着肉羊养殖业的发展: (1)饲料资源不足、饲养方式粗放,生产水平相对较低。 (2)母羊繁殖力低,繁殖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北方以放牧为主的地区绵羊繁殖还主要停留在一年一胎的水平上。繁殖母羊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为非生产天数,处于净消耗状态。因此,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生产成本的增加。相较于发达国家繁殖母羊“两年三产”或“三年五产”还有一定的差距。 (3)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低。我国北方地区,海拔高,冬季漫长寒冷,饲草料不足,羊只摄取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同时,缺少不同羊品种在不同生理阶段的补饲标准和饲料配方。另外,我国北方地区羊只防疫保健体系不健全。羊只感染上疾病后,轻者造成生长缓慢,生产性能下降,重者造成整群羊染病,大量死亡。 3、牧民盲目补饲,但缺乏系统性关于放牧家畜的冬季补饲,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补饲精饲料上,而不同种类草场条件下,如何进行合理补饲,针对缺什么应补饲多少没有科学依据,更没有利用系统营养学理论指导补饲,如何进行优化补饲理论上的研究内容更少。 本项技术从现有放牧家畜在北方典型草原的采食量预测模型的研究基础着手,从摄入的营养物质和营养物质及调控剂对瘤胃内环境的作用为基础,研究营养及调控剂对家畜瘤胃内环境的调控机理,从而利用人工瘤胃装置筛选出适合北方草原放牧家畜的经济合理的补饲方案,把补饲和营养调控融为一体,针对放牧存在的营养限制,在补缺的基础上,进行营养调控,在满足营养需要的同时,使其补饲料与牧草营养素及本身消化率相互协同,提高饲料和牧草的利用率和整体效益,这是本项技术的突出特色。 经过本项目的实施,羔羊断母乳年龄由 90 天降低到 2周,90 日龄日增重 200 克以上,高于哺乳羔羊,成活率提高20%左右;牧区羔羊断母乳时间由 3-4 个月缩短为 3-5 周龄,5 个月左右达到出栏体重(40 公斤);羔羊早期断奶可以使母羊在 3 个月内及时恢复体况,体重高于带羔母羊 6.33 公斤,第一个情期发情率高于对照组母羊 18 个百分点;羔羊出栏时间由 12 个月缩短到 5 个月左右,减少了草场压力。缩短羊繁殖间隔,达到两年三产或一年两产。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推荐技术在小范围示范展示还是已经实现较大范围推广应用。 该技术依托的项目于 2011 年立项,已经在镶黄旗、正镶白旗、达茂旗进行了试验示范。特别是近年来在达茂旗北部牧区、巴盟乌拉特中旗北部、四子王旗北部边境延线的戈壁羊及苏尼特羊主饲区进行了推广应用;在锡盟镶黄旗、正镶白旗的察哈羊主产区、东苏旗、西苏旗等苏尼特羊主饲区进行了推广应用。 (三)提质增效情况 本项技术集成了放牧羊瘤胃调控技术、放牧母羊分段式营养补饲技术、母羊繁殖调控技术、母羊低成本营养平衡技术、羔羊早期培育技术、羔羊早期断奶及补饲育肥技术等六项单项技术,在示范推广过程中收到了明显的提质增效的效果。主要示范事例如下: 1、正镶白旗正镶白旗壮大发展合作社:2012年至2013年项目课题组在乌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明安图镇壮大发展合作社开展绵羊母子一体化饲养技术的示范工作。2年共计示范低成本沙柳全混合发酵饲料6500吨,经过母羊催情补饲,低成本母羊养殖和羔羊早期断奶技术的集成,平均每只羊每天节约成本0.81元。这些饲料2年来示范了16600只绵羊,总经济效益为950.02万元,其中新增纯收益356.72万元,为正镶白旗的肉羊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2、镶黄旗 镶黄旗腾飞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执行期内,项目课题组在锡林郭勒盟黄旗宝格达音高勒苏木巴音查干嘎查依托镶黄旗腾飞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了肉羊母子一体化饲养的推广示范。在该合作社我单位主要进行了以母羊催情补饲,低成本母羊养殖和羔羊早期断奶技术的集成的推广应用。项目组利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技术,生产以土豆渣和劣质牧草为主的全混合发酵饲料。通过推广示范,应用母子一化饲养技术,每天母羊节约饲料成本0.30元,羔羊日增重提高51g,项目组2年示范推广以母子一体化饲养专用低成本饲料4500吨,在14500只羊上进行了实验示范,总经济效益829.84万元,新增纯收益311.59万元。 3、达茂旗 达茂旗满都拉戈壁羊养殖专业合作社:2012年至2015年项目课题组在达茂旗满都拉戈壁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母子一体化饲养的示范推广工作,依靠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技术,将催情补饲、母羊低成本养殖、羔羊早期断奶、早期开食料饲喂等技术有机的结合了起来,有效的解决了该合作社母羊繁殖率低、饲养成本高、羔羊生长速度慢等问题。项目实施期间,合作社共应用低成本饲料5000吨,经过饲母子一体化饲养,平均每只羔羊日增重提高30~50g,饲料成本每只羊每天降低0.3~0.5元,按照2013年价格,活羊平均可卖到12元/kg,每只羊平均售价572.3元,总经济效益984.36万元,其中新增纯收益369.62万元。 达茂旗龙腾农牧业专业合作社:2012年至2013年项目课题组在达茂旗龙腾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母子一体化养示范推广工作。养羊业是达茂旗的支柱产业,但是该地区长期以来绵羊养殖管理粗放,面临母羊繁殖率低、饲料成本高、羔羊死亡率高、羔羊生长速度慢等问题,限制了达茂旗羊产业的发展。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课题组人员的示范带动下,2年多在本地推广绵羊母子一体化补饲技术,推广低成本饲料6000多吨,显著改善了当地绵羊的饲养管理水平,降低了饲料成本,改善了羊场的养殖环境,减少了雇佣工人的数量,累计示范羊只15600只,总经济效益892.79万元,新增纯收益335.23万元。 (四)技术获奖情况 登记为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 1 项(2019 年 9 月) 成果名称:放牧绵羊母子一体化养殖关键技术 项目执行期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2 项、行业标准1项: 1、察哈尔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15/T 670-2014) 2、饲用灌木微贮技术规程(NY/T 3133-2017) 3、戈壁短尾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15/T 1523-2018) 4、2020 年度获得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 1 项

技术要点:

核心技术及其配套技术主要内容: (一)配种前繁殖调控技术: 1、补饲:在配种前 20-25 天,体况评分低于 3 分的母羊配种前 25 天补饲高能调控饲料,体况评分 4-5 分的母羊配种前 20 天补饲高能调控饲料,每天 0.5 公斤/只。 2、配种:采用小群体自然交配,每 50 只母羊为一个单元,配套 2-3 只种公羊。 3、繁殖调控饲料:采用中药调理促排及营养促排相结合的技术,通过短期高能量刺激及复合中药调节,促进排卵。 (二)“母子核心 90 天”营养管理: 1、产前 30 天母羊的营养调控技术: 在北方地区冷季适度舍饲,降低营养消耗,补饲充足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配套酶制剂及瘤胃调节剂,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体况较差的母羊每天补饲围产期专用精料补充料 0.5 公斤/只;体况评分 4-5 分的母羊每天补饲围产期专用精料补充料 0.3 公斤/只;怀双羔母羊每天每只增加 100 克的补饲量。 2、产羔期母羊及羔羊饲养管理: 产羔期母羊饲喂麸皮水,促进胃肠融动,产后第三天开始补饲围产期母羊专用补饲料。加强羔羊护理,保温,及早哺育,2 小时内辅助羔羊吸食初乳。 3、产后 60 天母羊及羔羊营养互补核心技术: 加强哺乳期母羊的饲养管理及日粮营养浓度,促进羔羊的早期发育; 加强羔羊的哺育及开食管理,训练羔羊尽快采食开食料及优质干草,促进其瘤胃发育,以实现尽早达到断奶体重和断奶采食颗粒料水平,施行早期断奶,以促进母羊尽快恢复体况,进入下一个繁殖循环周期。 4、双羔及多羔羊人工哺育技术: 采用代乳粉哺育,将代乳粉按 1:6 的比例用温开水(50-60℃)冲泡、搅匀,待降至 39℃±1℃左右时,用奶瓶或者自动饲喂器哺喂羔羊。羔羊在 20-50、50-70 和 70-90日龄,代乳粉的饲喂量分别为体重日龄,代乳粉的饲喂量分别为体重 2.0%、1.5 和 1.0%,可根据采食颗粒料情况调节。同时,辅以颗粒开食饲料,7 日龄后添加优质青干草。 (三)早期断奶技术: 羔羊 45-60 日龄,体重增量为初生重的 1 倍以上,采食颗粒料水平达 300 克/天以上时,可以实施羔羊早期断奶。 (四)相关配套技术: 放牧家畜:天然草场营养监测及生物量估测技术、放牧家畜采食量监测营养盈亏判定技术、草畜平衡技术等。 舍饲家畜:两年三产配套营养管理技术,同期发情技术等。

适宜区域:技术适宜推广应用的区域包括以放牧生产为主的北部牧区、内蒙古北部牧区、新疆、青海、甘肃北部延线区域。

注意事项:在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环节包括: 繁殖调控技术施用之前,需确定母畜的营养状况。 羔羊培育期重点注意多羔羊的培育及补饲措施。

支撑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联系人:联系地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 22 号,内蒙古自 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邮政编码:010031 联 系 人:薛树媛 联系电话:13947189385 电子信箱:shuyuanxue@163.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