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媒授粉作物病虫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融合应用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蜜蜂授粉可显著提升虫媒授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授粉作物防控病虫害使用新烟碱类化学农药,导致蜜蜂大量死亡,呈现蜂群崩溃综合症引发全球关注。向日葵和西甜瓜是我区重要的虫媒授粉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全国第一位,集中在我区的黄河流域、阴山北麓混合种植。为防治向日葵螟、瓜蚜、果斑病等病虫害,多年来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效果并不显著还严重制约蜜蜂授粉成效。自 2010 年起,经过持续 10 年的联合攻关,探明了向日葵和西甜瓜重大病虫成灾规律,证实了蜜蜂授粉贡献率,研发了融合关键技术,提出了“区域性保护蜜蜂安全授粉”理 念,创制了授粉作物病虫全程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融合技术体系,打造了我国作物绿色防控与授粉增效成功样板,促进了种植业与养蜂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于 2019 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主推技术。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该技术模式自 2014 年开始,开展较大范围推广应用。示范区通过“产学研用企农管服”的推广机制,即科研院校主导技术攻关、植保部门主导推广应用、企业无缝参与直供直销、农民主动参与绿色防控、蜂农放心参与释放蜜蜂、管理部门参与合理布局、服务组织参与高效专业,在黄河流域和阴山北麓推广应用。2014~2020 年分别在 4 个地区 13 个县(旗区)累计推广应用总面积 1000万亩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提质增效情况 示范区亩成本节约 37-44 元,亩减药 90-205 克,减少 50%以上,授粉蜂群数量增长 45%以上,节本增收明显;向日葵增产 18.3%,西甜瓜增产 15.7%,增产增收明显;类胡萝卜素、维生素 C 和糖度分别提高 9.3%、3.3%和 2.2%,提质增收明显,促进了产业发展,三胖蛋、葵先生等瓜子享誉国内外,成为消费者放心的绿色食品。 (四)技术获奖情况 2017 年获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一等奖。
技术要点:
(一)适期晚种避开向日葵螟危害,实现不用药防控 向日葵播期安排在 5 月 25 日至 6 月 10 日,正好将向日葵开花期安排在向日葵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末期(7 月下旬)到第一代成虫始盛期(8 月上旬),避开或缩短了向日葵螟幼虫危害,对向日葵螟的防效达 90%以上。实现了不用药防控向日葵螟,历史性地解决了蜜蜂授粉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达到绿色防控与蜜蜂安全授粉有机融合。 (二)新型药剂种子处理,避免作物授粉期用药,减轻了对蜜蜂授粉的干扰 针对蜜蜂授粉期防治果斑病用药量大,干扰蜜蜂授粉的问题,根据果斑病致病机理及种传特性,将 1%异噻唑啉酮·2%二硫氰甲烷乳油(以下简称硫噻)稀释 200 倍,浸泡甜瓜种子 1h,然后用清水冲洗 4~5 次,每次洗 10 min 并不断搅拌,阴干后播种。可避免作物授粉期用药,“一次浸种”可减少用药 48.7%,减轻了对蜜蜂授粉的干扰,有效的保障蜜蜂授粉安全,稳定了虫媒作物种植规模。 (三)作物全程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融合技术模式 黄河流域“二维时空一提一控”作物全程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融合技术模式:“二维时空”是指时间上以作物生育进程为主线集成技术体系,空间上合理协调向日葵和西甜瓜蜜蜂安全授粉;“一 提”是指蜜蜂授粉提质增效技术,即选蜂种(意大利蜜蜂、卡尔巴阡蜂、卡尼鄂拉蜂等西方蜜蜂及其杂交后代)、科学摆放(U 型、圆形排列)、合理密度(不集中连片种植情况下,每 5 亩 1 箱;集中连片种植超过 5000 亩情况下,每 10-15 亩 1 箱,以 20 箱为一个授粉点;根据作物抗性品种对蜜蜂授粉依赖度,科学合理确定蜜蜂释放密度)、优化管护(调整巢脾、强群补弱群、维持箱内温度等)共 4 个环节; “一控”是指减药控害保护蜜蜂安全授粉技术体系,重点集成抗性品种(选择多抗或耐病品种)、药剂浸种(硫噻配制成 200 倍液种子处理)、适期晚种(向日葵短日期品种播期调整为 5 月 25 日-6 月 10 日)、轮作改种(向日葵和西甜瓜轮作);生物防治(草蛉和瓢虫补充接力式防控瓜蚜等)、生境调控(西甜瓜全程控水防病)等轻简化实用型技术。 阴山北麓“一提一控”作物全程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融合技术模式:阴山北麓生态区与黄河流域相比,向日葵种植比例更大、西甜瓜主要种于设施大棚内。本区域的病虫害特点是向日葵螟 1代幼虫危害更重,瓜蚜和果斑病为害及用药都集中在 4-6 月,对向日葵蜜蜂安全授粉影响小。根据上述特点,科学调整“一提一控”技术组合,采用抗性品种(选择多抗或耐病品种)、适期晚种(向日葵短日期品种播期调整为 5 月 25 日-6 月 15 日)、生物防治(草蛉和瓢虫补充接力式防控瓜蚜、棚内种植蜜源植物)、一次浸种(硫噻配制成 200 倍液种子处理)、保护蜜蜂授粉(适宜入场时间、分组摆放)等轻简化实用型技术。
适宜区域:内蒙古境内黄河流域和阴山南北两麓种植区域,适宜应用区域广、空间大。
注意事项:如突发其他病虫害,采取应急防控时采取对蜜蜂安全的化学药剂。
支撑单位:(一)内蒙古自治区植保植检站(二)巴彦淖尔市植保植检站
联系人:(一)内蒙古自治区植保植检站 联系地址:呼和浩特市呼伦北路 88 号 联系人:杨立国 联系电话:0471-6946328 电子邮箱:ylg199@126.com (二)巴彦淖尔市植保植检站 联系地址: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大学路利民东街 联系人:刘宝玉 联系电话:0478-8761220 电子邮箱:bmzbz@163.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