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杂交优势进行肉羊生产及综合配套集成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养殖业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1、技术研发推广背景 养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均具有良种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特点。发达国家充分利用本国条件,采用高新技术,集约化的饲养方式,建立本国的羊肉生产体系同时利用各种先进的繁殖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品种的利用价值。充分利用杂交优势。实行工厂化、专业化生产。改良天然草场,建立人工草地。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成为肉羊品种繁育的的核心手段。科学的营养调控和现代营养技术推动肉羊业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 随着我国肉类消费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不断升级,羊肉在全国肉类生产中的比例也呈现增长态势。就内蒙古的肉羊产业而言,由于国内目前对高档羊肉的需求日趋旺盛,近年来各地扩大养殖生产规模,但是,肉羊品种质量良莠不齐,羊肉产量低、品质低、口味差,与市场上对高档羊肉的需求很不适应,而一年四季均衡出栏的优质羊肉更加紧俏,市场缺口更大。另外,市场上缺乏品牌羊肉。市场上高档肉羊太少,而土种羊作为商品羊则利用价值太低,无论是肉质还是生产性能都难以符合要求。因此,整合肉羊生产资源,加快建设现代化肉羊产业是满足日益增长的优质羊肉市场需求的关键。 我区草畜矛盾突出,饲草作物产量和品种无法满足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制约我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丹草作为高产优质的饲草作物是建立高产优质的人工饲料基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典型牧草,有利于西北地区的草畜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西部农区的畜牧业发展,推动西部农区的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羊产业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之一,在产业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区因羊业扶贫产生的肉羊需求较大,“羊业扶贫”也是羊业市场上升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母羊养殖纯利润在 1500-2000 元/年左右,育肥羊纯利润在 200-300元/只左右,行业养殖效益处在历史较高水平。 2、解决的主要问题 1)加强培育高繁品系种业是现代肉羊产业发展的基础,遗传改良是提高肉羊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种业质量的提升是我国羊业更快发展的关键,更是我国羊业从大到强最大潜力点和突破口。澳洲白羊、萨福克羊是世界公认的肉羊优良品种,不仅体格大,产肉多,鲜嫩多汁,无膻味,而且有胴体丰满,色泽鲜美,肉层厚实紧凑,高蛋白,低脂肪,瘦肉率高,肌间脂肪分布均匀,富有人体所需各种氨基酸和脂肪酸,容易消化,其所含几种主要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羊肉等多种优点,深受国内外广大用户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产品极具市场竞争力。 2)开展经济杂交 经济杂交的目的是通过试验不同品种间的杂交组合,将杂种优势利用生产商品肉羊,杂交品种表现为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成熟早,适应性强,繁殖力高,饲料报酬高,产肉多,品质好,可节省饲养成本,增加收益。 3)新型饲草、饲料资源开发 北方半干旱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地带,自然条件恶略,生态环境脆弱,是制约北方干旱地区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区畜牧业取得长远发展,但是草畜矛盾十分突出,饲草作物产量和品种无法满足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农区畜牧业集约化程度低,经营分散,规模小,饲草加工技术水平低,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成本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的整体发展和农牧民收入。 开发地区饲草饲料资源,降低成本,在饲草饲料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形成了就地取材,科学实用,容易推广,价格低廉,效益显著的选择模式。 4)羔羊快速育肥 推广羔羊的快速育肥技术就是应用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饲料及管理成本获得最快的增重速度。生产出优质的肥羔肉,取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5)打造种草养畜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发展种草养畜的产业化科技生态型优质肉羊产业。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2015 年以来,依托国家肉羊体系建设项目、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和社会保障厅外专局引智及成果示范推广项目、内蒙古组织部草原英才项目、累计推广了十八项技术。开展的杂交繁育工作包括:巴盟五原二三元杂交(小尾寒羊 x 杜泊)、兴安盟二元杂交(德美 x 兴安羊)、呼伦贝尔二三元杂交(澳洲白 x 湖羊)、(蒙古羊 x 小尾寒羊 x 白头杜泊)、。即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又减少了草牧场压力,遏制了草牧场退化,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三)提质增效情况 1、经济效益分析 建立优质肉用种羊纯种扩繁繁育技术集成模式。使生产的羔羊胴体重由原来平均 14.3 公斤增加到平均 19 公斤。而且使肉羊出栏率由原来的 85%,提高到现在的 150%左右。销售价格为基础母羊 3000 元/只,种公羊(澳、萨)1 万元/只,杂交羔羊 1500 元/只。 使 6-8 月龄育肥羊胴体重提高到 25-28 公斤,产肉量增加 5-7 公斤,产羔率达到 220 以上%。优质种羊 40 只,基础母羊湖羊和小尾寒羊发展到2000 只,每年出来杂交羔羊 4200 只。 种植高丹草鲜草亩产 10 吨左右,干草亩产 3.5 吨,种植成本为 700 元每亩。尔传统青贮玉米亩产 7-8 吨,种植成本为 900 元每亩。青贮玉米鲜草价格为 200 元,每亩的产值=200*800=1600 元。种植效益为 670 元/亩。高丹草干草的价格为 1100 元 /吨,每亩的产值=3.5*1100=3850 元。种植效益为 3150 元每亩。同时节约种植成本 300 元/亩。生产上表现优质高产,效益明显。 肉羊鲜精低温延时保存技术使每只公羊全年配种由自然本交配35—40 只基础母羊,提高到每只公羊全年通过基础母羊同期发情配到1000—1500 只。提高了优质肉用种公羊的使用效率,降低了饲养管理成本。配种 12000 只羊基础母羊可减少使用种公羊 300—340 只,每只杜泊等外国种公羊按 10000 元计算,可节约购买种公羊费用 300—340 万元。每只种公羊饲养管理费按 2000 元计算,节约使用管理费 60—68 万元。合计每年节约费用 360 万元—408 万元。 体外药物针剂注射同期发情技术降低了基础母羊同期发情药物使用成本,减少因为抓羊造成的劳动力成本。常规使用海绵栓同期发情每个处理药物成本28元,4--5次抓羊人工成本15元。而引进该项目后,仅产生药物成本12元。合计每只羊节约成本31元。12000个处理合计节约药物和人工成本37.2万元。 2、社会效益:通过扩大良种肉羊养殖规模,实现集约化、标准化生产,解决制约肉羊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肉羊产业化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优化农业结构。随着肉羊产业化格局的逐步形成,必将带动饲草料加工企业、皮、毛加工企业的蓬勃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缓解社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安定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3、生态效益:通过良种羊的繁育和推广,带动当地养殖业向高效、集约化舍饲养羊发展,有效地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羊的排泄物又可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沼气渣作有机肥还田,达到循环农牧业,既解决了环境污染,又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做到“取之于地,还之于地”,还可使农民利用清洁、廉价的能源做到一举多得。因此,本项目是改良土壤,农业增效最廉价最直接的办法,对农牧业生态链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技术获奖情况 该项技术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内蒙古自治区丰收计划三等奖。
技术要点:
(一)、肉用种羊纯种繁育和杂交利用推广 1、品种品种选择澳洲白、萨福克肉羊,繁育方法采用本品种繁育和级进杂交。澳洲白绵羊是国外专门化粗毛型肉羊品种的最新成果,2009 年在澳大利亚注册为品种(INC9892274),2011 年 3 月正式在澳大利亚上市。该品种集成了白杜泊绵羊,万瑞绵羊,无角道赛特绵羊和特克赛尔绵羊品种基因,通过对多个品种羊特定肌肉生长基因标记和抗寄生虫基因标记的选择(MyoMAX, LoinMAX, WormSTAR) 培育而成。澳洲白绵羊是继杜泊绵羊之后、中国引进的第二个专门化肉羊品种,不仅适合与中国不同地区的绵羊品种进行直接杂交,也可以配套杜泊绵羊,与中国不同地区的绵羊进行三元杂交生产优质肉羊。澳洲白绵羊的中、大体型和生长速度快的特点,使之成为专门化肉羊三元杂交组合的终端父本,也是开展新品种选育和配套系选育的关键品种。 萨福克羊产于英国英格兰东南的萨福克、诺福克、剑桥和艾赛克斯等地,是世界公认的用于终端杂交的优良父本品种。该品种体大、骨骼坚强、早熟,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3 个月龄羔羊胴体重达 17 公斤,肉嫩脂少。因早熟、产肉性能好,在英国、美国用作肥羔生产的终端品种。湖羊:由蒙古羊选育而成。具短脂尾型特征,公、母羊均无角,体躯长,四肢高,毛色洁白,脂尾扁圆形,不超过飞节。终年繁殖。小母羊 4~5月龄性成熟,营养良好的情况下可两年产 3 胎,每胎产羔 2~3 只。泌乳量多,羔羊生长发育快,三月龄断奶体重公羔 25 公斤以上,母羔 22 公斤以上。成年羊体重公羊 65 公斤以上,母羊 40 公斤以上。屠宰后净肉率 38%左右。。成年羊每年春、秋剪毛两次。 湖羊在太湖平原经过长期驯养,适应性强、生长快、成熟早、繁殖率高。 小尾寒羊:属蒙古羊系,早熟、多胎、多羔,四季发情,繁殖力强,遗传性稳定等特性。6 月龄即可配种受胎,年产 2 胎,胎产 2~6 只。早期生长发育快,体格高大,4 月龄即可育肥出栏。肉质细嫩,肌间脂肪呈大理石纹状,肥瘦适度,鲜美多汁,肥而不腻,鲜而不膻。而且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富含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 澳洲白羊、萨福克羊作为优良的肉羊品种,在国际国内市场颇受欢迎。与国内地方品种杂交,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杂种羔羊具有明显的肉用体型。利用这种方式进行专门化的羊肉生产,羔羊当年即可出栏屠宰,使羊肉生产水平和效率显著提高。拉动畜牧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增加牧民收入。 2、技术路线 (二)现代集成繁育技术要点 1、同期发情 采取“CIDRS +PMSG +PG”同期发情技术 采用体外针剂发情技术:PG+ PMSG 反季节进行诱导发情 鲜精稀释保存液研发:通过引进澳大利亚 Future Livestock Pty. Ltd. 繁殖专家及技术,使肉羊鲜精低温保存由 2—3 天延时到 7 天。 2、超数排卵 1)促卵泡素减量处理法; 2)促卵泡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法; 3)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一次注射法; 3、人工授精、腹腔腹腔镜子宫内输精技术 羊腹腔镜子宫内输精技术是家畜品种改良工作中一项最新的繁殖技术,是借助腹腔镜技术,采用输精枪穿刺的方法,将精液直接输到母羊的子宫角内,鲜精精液的受胎率可达到 95%以上。最大限度的发挥母羊的繁殖生产潜力,真正做到羊的“精确输精”。 (三)、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包括种公羊和繁殖母羊管理技术、羔羊的养殖管理技术、育肥羊管理技术。 在育种、扩繁过程中,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加强饲养管理,以便使羊群表现出最好的遗传潜力和生产潜力。有计划地开展种羊调剂、串换,避免种羊的不规范使用。制定完备的种羊生产计划,做好配种繁殖、体尺增重、外貌评分、个体卡片、饲养管理等育种记录,健全种羊系谱、档案,选优去劣,不断提高育种质量。定期进行羊群鉴定,通过断奶鉴定、6 月龄鉴定、周岁鉴定,掌握羊群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选配效果,建立严格的选留、淘汰制度。育种区杜绝导入外血,并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加强肉羊种畜的监管力度,凡是理想型标准的种羊严禁屠宰。推广良种繁育的核心技术,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四)、全混日粮生产、饲喂技术要点 全混合日粮是根据饲料配方,将各原料成分均匀混合而成的一种营养浓度均衡的日粮。 在生产中加工 TMR 时,采用特制的搅拌机对日粮各组成成分进行搅拌、切割和揉搓,使粗饲料和精饲料以及微量元素等添加剂按不同饲料阶段的营养需要充分混合,从而保证家畜所采食的每一口饲料都是精粗比例稳定、营养价值均衡的全价日粮,达到科学喂养的目的。利用秸秆、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制作 TMR 成为解决规模化羊场饲料资源不足、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TMR 颗粒饲料是根据不同生长发育及生产阶段家畜的营养需求和饲养要求,按照科学的配方,用特制的搅拌机对日粮各组分进行均匀的混合。羊的颗粒料不同于单胃动物的颗粒料,粗纤维含量必须高于 17%,才能保证瘤胃功能正常。制作肉羊 TMR 颗粒饲料时,粗饲料和精饲料要相互搭配,肥育羊精饲料比例可适当提高,繁殖母羊精粗比尽量在 1:3 以内。
适宜区域:本技术集成使用于北方农区、牧区。
注意事项:无
支撑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场科学技术推广站
联系人: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乌兰察布东路 70 号 联系人:刘 荣 电话:13948438875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