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留茬间作轮作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该技术是在我国北方农田风蚀沙化严重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一项防治农田风蚀、保护耕地资源的新技术,主要解决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基地的风蚀沙化问题。北方半干旱地区马铃薯收获后,从入秋至第二年春季,地表裸露长达 8 个多月,而此时也正值北方多大风季节,因此风蚀沙化十分严重。带状留茬间作轮作技术,通过马铃薯与小麦、莜麦、油菜等带状间作,秋收时小麦、莜麦、油菜等留 20-35 厘米高茬,形成 8-10 米宽的秸秆防风带,减缓风速,减轻马铃薯种植区的地表风蚀沙化。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2010 年以来,内蒙古旱作农业团队以武川县为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阴山北麓累计开展带状间作保护性耕作示范近100 万亩。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培训,培训农业技术人员1000 人次。通过内蒙古旱作推广团队试验研究,进一步规范了阴山北麓风蚀沙化条件相类似地区带状间作保护性耕作技术,解决了阴山北麓坡旱耕地风蚀沙化严重问题,对提高旱作农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旱作地区农民的收入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前景。 (三)提质增效情况 经实地测产,小麦平均亩产 198.1 公斤,比对照亩增产12.0 公斤,增产率 6.4%;莜麦平均亩产 135.2 公斤,比对照亩增产 10.0 公斤,增产率 8.0%;油菜平均亩产 88.4 公斤,比对照亩增产 11.1 公斤,增产率 14.4%;马铃薯平均亩产1232.5 公斤,比对照亩增产 256.0 公斤,增产率 26.2%。 (四)技术获奖情况 该技术 2004 年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2008 年获自治区农业厅科技承包二等奖。
技术要点:
(一)核心技术 1、带状间作。马铃薯与小麦、莜麦、油菜等秸杆作物带状间作,马铃薯带宽 5-6 米,秸杆作物带宽 8-10 米,种植带为东西排列,南北走向。 2、留茬保护。秸杆作物秋季收获时留高茬,茬高 20-35厘米,形成防风带。 3、合理轮作。马铃薯与小麦、莜麦、油菜等合理轮作 (二)技术配套 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
适宜区域:该技术适宜在北方半干旱风蚀沙化严重地区推广应用。
注意事项:(一)要求马铃薯与小麦、莜麦、油菜等秸杆作物带状间作; (二)马铃薯带宽 5-6 米,秸杆作物带宽 8-10 米; (三)种植带要求东西排列,南北走向; (四)秸杆作物秋季收获时留高茬,茬高 20-35 厘米。
支撑单位:(一)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工作站 (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联系人:(一)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工作站 联系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 70 号 邮政编码:010011 联系人:李寿强 联系电话:136647482105 电子邮件:nmgtfztrk@163.com (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联系地址:呼和浩特市昭君路 22 号 邮政编码:010031 联系人: 李焕春 联系电话:13514714138 电子邮件:lhc100908@163.net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