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渣资源化高效利用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
技术要点:
(一)食用菌菌渣再利用种菇技术
1.菌渣选择。 选择新鲜、无污染和霉变的食用菌菌渣,例如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
菌渣、杏鲍菇菌渣、真姬菇菌渣等,以及传统方法栽培的秀珍菇菌渣、黑木耳菌渣、
平菇菌渣等。
2.菌渣预处理。 食用菌栽结束后采用机械或人工脱袋(瓶),并将菌渣粉碎过筛,
将混有的硬结块、残菇、木棒、塑料膜及线绳等杂物清除干净,立即进行发酵处理后
使用,如果菌渣长期存放,可将鲜菌渣粉碎后晒干或烘干,储存备用。如果菌渣新鲜
且无杂菌污染,也可不经发酵直接粉碎后立即使用。
3.菌渣发酵处理技术。 调节菌渣含水量到60%~ 65%, pH7.5~ 8.0,建梯形条垛
发酵堆,堆底宽2.0~ 3.0m,顶宽1.2~ 2.0m,高0.8~ 1.0m,长度不限,每隔40cm
在料面从上到下打一通气孔,孔直径5cm左右。当堆温达60℃以上时,保持24h翻堆
一次,并补足水分到含水量60%~ 65%,之后再翻2~ 3次,发酵周期5~ 7d。发酵结
束后的菌渣呈深褐色,有特殊香味,无霉臭味。
4.培养料中菌渣添加比例。 经过处理的新鲜菌渣或发酵菌渣,应与棉籽壳、玉米
芯、木屑等原料配合使用,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的菌渣添加比例为40%~ 60%(折干),
传统方法栽培食用菌的菌渣添加比例为20%~ 40%(折干)。
5.栽培管理。 按常规方法管理。
(二)食用菌菌渣肥料化利用技术
1.菌渣预处理。 将食用菌生产结束后的菌棒或菌瓶及时进行脱袋(瓶)粉碎,将混有的硬结块、塑料膜及线绳等杂物清除干净,覆土栽培的将覆土层土壤清除。
2.菌渣堆肥发酵处理。 将食用菌菌渣和其他配料、微生物发酵剂混合均匀,调节
含水量为 55%~ 60%, pH 在 6.5~ 8.0。采用条垛式、圆堆式、机械强化槽式和密闭
仓式堆肥等技术进行好氧堆肥处理 30~ 50d,在发酵过程中通过机械翻堆、机械搅动、
机械通风等方式保证氧气需求。
3.发酵后处理。 菌渣发酵处理后可直接施用于大田或林间,也可以按照有机肥、
有机无机复混肥等标准加工成商品有机肥。
(三)食用菌菌渣基质化利用技术
1.原料预处理。 将菌渣粉碎至粒径≤1.5cm,牛粪、羊粪粉碎至粒径≤1.2cm,并
剔除其中的硬结块、石块、塑料膜、金属物等杂物。
2.混合调配。 按干菌渣 80%~ 90%、干牛粪和或干羊粪等 10%~ 20%比例配制,
并加入腐熟菌剂,调整混合物料的 C/N 为 20~ 25︰ 1。加水调节含水量为 55%~ 60%,
并调节混合物料的 pH 在 6.5~ 8.0 范围内。
3.建堆发酵处理。 建梯形条垛发酵堆,堆体顶面间隔 40cm 垂直到底均匀打制通
气孔,孔径约 5cm,当最高堆温升到 60℃以上,保持 3d 后翻堆,以后每天翻堆 1 次,
共翻堆 5 次。最后一次翻堆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料堆,堆置 5d 左右,当料温接近环
境温度、不再升高时发酵完成。发酵总时间为 13~ 15d,期间应预防雨淋和积水。
4.发酵后处理。 菌渣堆制发酵结束后,适度晾晒或自然风干,过直径 1.2cm 的网
筛,即成为植物栽培基质材料。可直接配制使用,也可储存备用。
适宜区域:全国各食用菌主产区。
注意事项:选择新鲜、无霉变腐烂的食用菌菌渣,做好菌渣原料的储存工作。新鲜菌渣应有避雨设施, 并及时使用。菌渣量大长期存放时,将鲜菌渣粉碎晒干或烘干,放于专门的储存区域。
支撑单位:单位名称: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联系人:联系地址: 济南市工业北路 202 号邮政编码: 250100联 系 人: 韩建东、宫志远联系电话: 0531-66658571、 0531-66659236电子信箱: hanjiandong16@163.com、 sdgzy2656@126.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山东省2020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