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叶两用桑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
技术要点:
本技术针对山东省果叶两用桑的栽培现状,深入研究了适合本地区的果叶两用桑
栽培新模式,提高了桑叶和桑果产量及质量。
1 建园规划
1.1 园地选择
选择耕作层 60cm 以上、地下水位 0.8m 以下、 pH6.5~ 7.0 的沙壤土或壤土。应
远离公路、养殖区、工业区及其他污染源。
1.2 园区规划
根据生产需求规划桑园排灌系统和道路系统;根据养蚕需要规划小蚕专用叶用桑
园。
2 品种选择及授粉树
2.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栽植的椹果、桑叶均高产优质及抗病性强的品种。
2.2 授粉树配置
配置 2%~ 3%左右的雄株做授粉树。
3 桑树栽植
3.1 苗木选择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嫁接苗、扦插苗或实生苗。
3.2 栽植时期
3.2.1 冬栽应在土壤封冻前完成,注意防冻。
3.2.2 春栽
应在春季土壤解冻以后至桑树发芽前栽植,春栽宜早。
3.3 栽植方法
3.3.1 栽植密度
每 667m2 栽 350~ 400 株,行距 200cm~ 250cm,株距 80cm 左右。
3.3.2 栽植沟(穴)准备
按照栽植行距,挖深 50cm、宽 50cm 的栽植沟,等达到深度时再挖松沟底的土
壤;以土杂肥、堆肥等做基肥,每亩施 4000kg~ 5000kg,与松土混匀。穴栽时挖深
宽各 60cm~ 70cm 的栽植穴,每穴施 10kg~ 15kg 有机肥,施足基肥后盖上一层细表
土。
3.3.3 栽植
将苗木立于栽植沟或栽植穴的中央,边回土边轻提桑苗,使苗根均匀向四方伸展,
填土至全部根系埋没,踏实,灌透定根水,水渗下后填土至稍高于地面。栽植深度为
根颈埋入土中 2cm~ 7cm。
3.3.4 定干
距地面 50cm~ 60cm 处选择一饱满芽,在靠近芽上部 1cm 左右平剪,定干。
4 整形与修剪
4.1 树形养成
采用中干养成。发芽后选留 2~ 3 根位置适当的壮枝生长,第二年结合夏伐,将
所留枝条在离地面 70cm~ 80cm 左右处剪伐,养成第一层支干,发芽后每支干选留 2~ 3
根位置适当的壮枝生长,培育成 4~ 6 根壮枝;第三年夏伐时,将所留壮枝在离地面
90cm~ 100cm 左右处剪伐作为第二层支干,即在此处定拳。此后每年在第二层支干
基部剪伐,定拳。
4.2 摘心5 月上中旬桑椹开始变红时,摘掉枝条中上部萌发的新梢芽心。
4.3 夏伐
6 月上旬至中旬,桑椹采摘后,采用拳式剪伐,将 1 年生枝条全部从基部 1.5cm~
2cm 处剪伐。
4.4 疏芽
夏伐桑树新条长至 10cm 左右时按照每 667m2 留条 4500~ 5500 根进行疏芽,
一般每个树拳留 2~ 3 根条。
4.5 剪梢
10 月上中旬进行轻剪梢,剪去新梢未木质化部分;冬春进行复剪,剪去枝条长
度的 1/5~ 1/4。
4.6 整枝修拳
冬季桑树休眠期,将枯枝、枯桩、死拳、病虫害及不良枝条剪除。
5 田间管理
5.1 施肥
5.1.1 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
5.1.2 施肥时期
基肥于秋季落叶前后,追肥于春季发芽前、桑果采收前和夏伐后,根外追肥于整
个生长期。
5.1.3 施肥方法及施肥量
基肥采用撒施法结合冬耕将肥料翻埋土中,每株施腐熟的有机肥 5kg~ 10kg,并
施入 50g~ 100g 复合肥;追肥采用沟施法或穴施法,春季发芽前每 667m2施入速效
性复合肥 30kg,饼肥 60kg,桑果采收前施入速效性复合肥 50kg,饼肥 50kg,夏伐
后追施复合肥 40kg;根外追肥采用叶面喷施法,在生长期可用 0.3%尿素+0.3%磷酸
二氢钾喷施桑叶,结果期最后一次叶面肥应该在桑椹采收前 20d 结束。
5.2 灌溉排水春季桑树发芽开叶时要注意灌溉;夏秋气温高,枝叶生长旺盛需大量灌溉;晚秋
桑树生长缓慢一般不需灌水。桑果膨大期、成熟期遇天旱应及时浇水。多雨季节应及
时排除积水,必要时开排水沟。
5.3 病虫害防治
坚持治早、治少的原则,提倡绿色防控。病害发生严重时喷洒对人畜低毒的药物。
虫害防治应根据不同害虫的发生特点,制定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5.4 杂草防控
早春利用地膜、秸秆、麦壳等材料覆盖地面减少杂草生长;在杂草生长蔓延的关
键时期,及时进行人工除草。
6 收获
6.1 桑叶收获
6.1.1 春季桑叶收获
利用果叶两用桑饲养春蚕时,收蚁时间比常规养蚕收蚁时间推迟 10d~ 12d。 1~
2 龄期采用辅助叶用桑园桑叶或者进行人工饲料育,3~ 4 龄期采摘果叶两用桑生长芽
叶片和三眼叶,桑椹采摘后, 5 龄期及时收获桑叶和夏伐。
6.1.2 秋季桑叶收获
9 月中下旬,进行片叶收获,采叶留柄,不损坏桑芽,枝条顶端留叶 5~ 6 片。
6.2 桑椹收获
6.2.1 采收时间
桑椹成熟期在 5 月中下旬至 6 月上旬,当桑椹由红变黑(白色品种果梗由青绿变
黄白),且晶莹明亮时表明桑椹已成熟,应及时于清晨或傍晚采收,中午、雨天、露
水未干时不宜采收。成熟期不一致的品种,应分期采收。就地销售的应在果实充分成
熟时采收;长途运输或贮藏保鲜的应在桑椹九成熟时采收。
6.2.2 收获方式
6.2.2.1 人工采收摘果人员严格清洗双手,盛果容器也要彻底清洗消毒,宜用拇指和食指或专用采
收工具将桑椹果柄掐断,果柄长度小于 2mm,采摘时轻采轻放,桑椹堆放高度控制
在 30cm 以内。
6.2.2.2 震落采收
用木杆击打或摇晃桑树树枝,使桑椹从树上掉落,应在树下撑(铺)塑料膜或布
单,将震落的桑椹集中收集。该方法适用于加工用桑椹。
适宜区域:山东省等北方蚕区
注意事项:采用绿色防治技术,防治桑葚菌核病
支撑单位: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
联系人:联系地址: 烟台市芝罘区只楚北路 21 号邮政编码: 264002联 系 人: 王照红联系电话: 13153519870电子邮箱: 13153519870@163.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山东省2020年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