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棉花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棉花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技术领域:种植业-经济作物

技术概述:

技术要点:

(一)注重农艺措施 有效控制初始病源的同时利用农田有益微生物
深耕改土、精选良种、加强栽培管理、适时中耕、及时排水、及时拔除病株带出
田间深埋或者烧毁、合理轮作。
(二)不同病害 合理防控
1.苗期病害 以立枯病为主,防治方法为种子处理。播种前将脱绒种子湿润后,
加入药剂并充分搅拌混匀,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每粒种子上,晾干后播种。可选择药
剂:25 克/升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 600-800 毫升/100 千克种子(以下均为制剂用量)、
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 400-550 克/100 千克种子、 18%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 27-33
毫升/100 千克种子。
2.枯、黄萎病 首选抗、耐病品种,也可种子处理和喷雾防治, 6 月中旬田间开
始零星会出现病株时即可施药,按照厂家标签推荐剂量用药,施药 2-3 次,间隔 7-10
天。
种子处理可选择药剂: 2%戊唑醇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133.5-200 克/100 千克种
子、 10 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药种比 1: 10。 喷雾可选择药剂: 1000 亿
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20-30 克/亩、 3%氨基寡糖素水剂 80-100 毫升/
亩。
3.铃病 田间 7 月中下旬始见烂铃,由零星发生逐渐烂铃开始增多,可通过物理
阻隔、底层脱叶、化学防控进行防治。
物理阻隔 7 月下旬,中耕结束后,棉田始见烂铃开始,在棉田垄间盖膜或覆盖秸秆,以物理方式阻挡致病菌的传播侵染,覆盖薄膜厚度选择 0.08mm,以便收获后
清理出棉田。
底层脱叶 7 月下旬至 8 月初,对棉株由下向上的第 1 和 2 个果枝高度以下植株
喷施脱叶剂,间隔 5-7 天,施药两次,按照先少量后加量的原则,逐渐喷施高度控制
在第 4 果枝以下。 选择脱叶剂: 2%吡草醚微乳剂 10-15 克/亩。
化学防治 铃病早期以疫病为主,中后期红腐病、红粉病和黑果病比例上升。 早
期可选用药剂: 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 235-470 克/亩、 250g/L 吡唑醚菌酯乳油
36-72 克/亩、 250g/L 嘧菌酯悬浮剂 54-108 克/亩、 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 54-108 克/
亩、 50%吲唑磺菌胺水分散粒剂 24-48 克/亩。 中后期可选用药剂: 0.3%多抗霉素水
剂 3-6 克/亩、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8-36 克/亩、 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
剂 24-48 克/亩。

适宜区域:山东植棉区,黄河流域其他省份也可参照执行。

注意事项:1.播种前种子处理时,注意药剂在种子表面充分成膜。2.药剂喷雾注意环境条件,无风或微风天气时喷药,喷药后 24h 内无降雨。脱叶剂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推荐剂量,早间或傍晚集中喷施中下部 3 个果枝位以下,风速过大时不要喷施。3.使用药剂前,应详细阅读药剂标签,严格遵照使用剂量及注意事项,先在小容器中加少量水溶解药剂,待充分溶解后再加入到喷雾器中,加足水,摇匀后喷施。4.钻蛀性害虫为害棉铃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侵染,引起烂铃,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棉铃虫等钻蛀性害虫; 8 月份还应注意棉田烟粉虱发生情况,烟粉虱大量发生能分泌蜜露易加重棉铃病害损失

支撑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联系人:单位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路 202 号邮政编码: 250100联 系 人: 赵 鸣、杨媛雪、李 卓联系电话: 18678852619、 0531-66659154电子邮箱: scrczhm@163.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山东省2020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