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关中灌区小麦玉米绿色高效超吨粮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关中灌区小麦玉米绿色高效超吨粮技术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小麦和玉米是我省两大粮食作物,关中灌区又是陕西小麦、 玉米种植的主产区和优势区,常年种植面积在 1500 万亩以上, 是我省重要的粮仓,故稳定提高关中灌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直 是确保我省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之一。当前关中灌区小麦玉米生 产中仍存在着主栽品种不突出、播种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制约 着区域资源优势的有效利用和品种增产潜力的发挥。小麦玉米绿 色高效超吨粮技术是指在小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以提 高小麦播种质量和提高玉米种植密度为重点,把两季作物作为一 个栽培单元来考虑,依据作物与气候的时空统一性及冬小麦、夏 玉米栽培生理的互补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冬小麦、 夏玉米周年农艺措施进行统筹安排,达到小麦玉米两料产量和效 益的整体提升,进而带动关中灌区,乃至全省小麦综合生产能力 的提升,对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近 5 年来,结合农业农村部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陕西省优势 主导产业(特色粮油)发展项目,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西 安、咸阳、宝鸡、渭南等市 10 多个粮食主产县连续开展小麦玉 米绿色高效超吨粮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每年开展—4— 新品种展示、宽幅播种、机械直播、播期播量、科学施肥、全程 机械化、超高产等小麦玉米绿色高效超吨粮技术配套试验研究 50 余项,关键技术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 507.6 万亩,为关中灌 区小麦玉米绿色高效超吨粮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坚 实基础。 (三)提质增效情况 推广此项技术,小麦、玉米一年两料作物平均亩产将稳定超 过 1000 公斤。近三年专家测产结果表明,亩增产小麦 64.8 公斤、 玉米 75.5 公斤,同时与传统方式相比,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区亩均节约用水 39.3 方,最高可节约用水 50%,农药、肥料减 量亩均节约成本 21.4 元,亩综合节本增效 101.8 元,节本增效 率 5.6%;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区亩均节约用水 38.6 方,农药、 肥料减量亩节约成本 14.8 元,亩综合节本增效 134.6 元,节本 增效率 6.5%。累计亩均节本增效超过 200 元。

技术要点:

(一)坚持深耕(松)耙压 做好以深耕(松)、镇压为重点的高质量、规范化节能高效 整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对连续旋耕 2-3 年的田块,坚持深耕 或深松一次,要求深度在 30 厘米以上,同时做到机耕机耙。 (二)做好小麦玉米两料协同生产 小麦生产技术重点: 丰产抗逆优质品种+种子包衣/药剂拌种 +施肥、旋耕、播种、镇压复式宽幅播种+节水灌溉+氮肥后移+—5— 机械收获。 1.播种管理 ( 1)选择丰产抗逆优质品种。选用丰产潜力大(产量潜力 500 公斤/亩左右)、综合抗性强(抗寒、抗倒、抗病)、品质优 良的中强筋或强筋品种。推荐品种为伟隆 169、陕农 33、西农 22、西农 511、中麦 895、西农 20、农大 1108、西农 585 等。同 时要确保生产用种的种子质量高,种子纯度不低于 99%,净度不 低于 99%,发芽率在 85%以上。 ( 2)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为防控小麦纹枯病、全蚀病、 茎基腐病、根腐病等病害和地下害虫,大力推行种子包衣技术, 没有种衣剂包衣的,须进行药剂拌种,杜绝“白籽”下地。对多 种病虫混发重发区,要合理制定杀菌剂和杀虫剂混用配方,进行 混合拌种,起到“一拌多效”的作用。根病发生较重的地块,可 选用 4.8%苯醚咯菌腈(适麦丹)按种子量的 0.2-0.3%拌种,或 2%戊唑醇(立克莠)按照种子量的 0.1-0.15%拌种;地下害虫发 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 40%辛硫磷乳油按照种子量的 0.2%拌种; 病虫混发的地块,可选用 21%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按照种子量 的 0.5-0.6%拌种,或用 27%的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按照种子 量的 0.5%拌种。 ( 3)坚持“四适”播种。一是适墒播种。小麦播种的耕层 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 70-75%。若墒情适宜,可直接整地 播种;若墒情不足,则提前造墒,做到足墒下种;二是适期播种。—6— 从播种至越冬开始 0℃以上积温以 550-650℃为宜,根据品种类 型、墒情、天气等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宜播期。关中西部在 10 月 1 日-10 月 10 日,中部和东部在 10 月 5 日-10 月 18 日;三是适 量播种。要因地、因种、因播期而异,分类确定播量。高产田确 保亩基本苗为 15-20 万;中产田为 18-25 万。晚播麦田应适当增 加播量,做到播期播量相结合;四是适深播种。坚持“适墒适当 浅播、缺墒适当深播”原则,根据茬口、墒情等条件确保小麦播 种深度,适墒条件下,应控制在 3-5 厘米左右。 ( 4)宽幅/匀播高效复式播种。按照“以机落技、以技保粮” 原则,坚持以高效复式作业机具为载体,结合区域生产实际,大 力推广以宽幅条播/匀播、多程序(集施肥、旋耕、播种、镇压、 覆土、二次镇压)复式作业、种肥一体化等高质量机械化节本高 效播种技术,确保种子分布均匀,减少缺苗断垄、丛苗等现象, 实现一播保苗全、苗匀、苗齐、苗壮。 2.冬前管理 ( 1)化学除草。应在 11 月中、下旬至 12 月上旬,选用高 效低残留药剂进行机械化学除草。 ( 2)适时化控。对越冬前麦田群体偏大、旺长趋势的田块, 及时采用合适机械进行叶面喷洒化控剂“壮丰安”,控旺转壮。 ( 3)及时冬灌。在 12 月中、下旬,日平均温度 3-5℃时, 根据墒情及时冬灌。玉米秸秆还田地块,应适当提前 10-15 天。 3.春季及后期管理—7— ( 1)适时化除。在起身期,当日均气温达 10℃以上时,选 用 72%的 2,4-D 丁酯乳油或 75%的苯磺隆水分散粒剂进行机械化 学除草。 ( 2)氮肥后移。基施化肥要依据不同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 按照“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调控;磷、钾肥依据土壤丰缺适量补 充”的技术要求合理施用。一般亩施氮肥( N)15-18kg、磷肥( P2O5) 6-8kg、钾肥( K2O) 3-5kg,其中 40%氮肥作为底肥, 60%在拔节 期施用。 ( 3)及时春灌。因苗看墒及时浇水,群体小时提前浇水, 群体大时适当推后。并结合春灌进行追肥。 ( 4)病虫害防治。具体可参照《水地冬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DB 61/957-2015 相关部分。 ( 5)机械收获。采用机械收割,适宜收获期为完熟期。 夏玉米生产技术重点: 早熟耐密宜机收品种+合理密植+条带 深松精量播种+专用缓控释配方肥与一次性分层机械施肥+节水 灌溉+机械收获。 1.播种管理 ( 1)选择早熟耐密宜机收品种。选用品种要符合以下要求, 早熟(较郑单 958 早熟 3-5 天)、稳产(产量潜力 600 公斤/亩 左右)、耐密( 5000-6000 株/亩),抗倒伏(密植条件不倒伏) 抗病(抗茎腐病、大小斑病、穗腐病等主要病害);如采用籽粒 收获则要求,适期机械收获籽粒破碎率<5%、含水量不高于 25%。—8— 推荐品种:陕单 650、陕单 620 等早熟耐密宜机收品种。 ( 2)合理密植。以密度定播量,采用精量播种的种子粒数 要比确定的适宜留苗密度多 10-15%。要求亩保苗 4500-4800 株, 地力基础较好地块种植密度可适度提高 500-700 株/亩。 ( 3)条带深松精量播种。前茬小麦收获后,应抢墒早播, 适播期一般为 6 月上中旬。选用玉米深松施肥精量播种机具,一 次性完成条带深松、一次性分层机械施肥及单粒精量播种。 ( 4)专用缓控释配方肥与一次性分层机械施肥。测土配方 平衡施肥,施肥量根据产量目标和土壤肥力等确定。在秸秆还田 前提下以施氮肥为主,配合一定数量的磷肥和钾肥,并补施适量 微肥。一般情况下亩纯氮( N) 15-17 公斤,纯磷( P2O5) 5-8 公 斤,纯钾( K2O) 5-8 公斤。采用一次性分层机械施肥方式,选 用专用缓控释配方肥,以深松施肥精量播种机具为载体,结合播 种一并施入。 2.后期管理 ( 1)化学除草。播后苗前,土壤墒情适宜时用 40%乙·阿 合剂或 48%丁草胺·莠去津、 50%乙草胺等除草剂,兑水后进行 封闭除草。也可在玉米出苗后用 48%丁草胺·莠去津或 4%烟嘧磺 隆等除草剂兑水后进行苗后除草。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并注意 用药安全。 ( 2)适时灌溉。 灌溉方式。应采用改大畦为小畦,改长畦为短畦,改大水漫—9— 灌为小畦匀灌,改全田灌溉为隔沟交替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 灌水时期: 出苗水。为一播全苗,播种时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应不低于 80%,否则应浇灌出苗水。 抽雄水。抽雄开花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应不低于 80%,否则 应浇灌抽雄水。 升浆水。升浆成熟期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应不低于 75%,否 则应浇灌升浆水。 ( 3)病虫害防治。具体可参照《夏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DB 61/955-2015 相关部分。 ( 4)机械收获,适时晚收。在不耽误下茬小麦播种的情况 下,一般在 10 月 10 日-15 日左右,用机械带棒收获或者籽粒直 收。

适宜区域:该技术模式适合关中灌区小麦玉米周年两料区应用。

注意事项:落实好深耕(松)和播种管理技术环节

支撑单位:1.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陕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3.陕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

联系人:1.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人:赵建兴 联系电话: 029-87338112 电子邮箱: liangyouzuowuke@126.com—10— 2.陕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 联系人:孙建阁 联系电话: 029-87322640 电子邮箱: liangyouzuowuke@126.com 3.陕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 联系人:杨 林 联系电话: 029-87322640 电子邮箱: liangyouzuowuke@126.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陕西省2020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